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47078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3.96km/h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C.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750mD. 人体电阻值约为几十欧姆2. 电路中有一用电器,其两端电压是6V,通过它的电流是200mA,5min内电流做的功是()A. 6JB. 360JC. 6000JD. 3.6105J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伽利略是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B. 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能制造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D. 原子弹是

2、根据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氢弹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成的4. 2016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地球上探测到来自太空的引力波,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断()A. 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引力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引力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引力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1.8mB. 3.3mC. 4.8mD. 5.5m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 B. C. D. 7. 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

3、、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B. 甲、丁C. 乙、丁D. 甲、丙8.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 18nmB. 18mmC. 18cmD. 18dm9. 下列实验中: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测量一张作业纸的厚度;测量同学百米跑步的速度;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采用相同测量方法的是( )A. B. C. D. 10. 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类似的是A.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一圆锥体的高度B

4、. 用天平测量100ml水的质量C. 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D. 测地图上某段曲线的长度11. 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12. 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cm。13. 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 S.14.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cm15. 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5、。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约为_mm。三、实验探究题16. 课堂上老师运用单摆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小雨看到单摆小角度不停往复摆动。【提出问题】单摆小角度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摆球的质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绳长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系有细线(线长L可调)的小球制作了一个单摆进行了如下探究(摆动角度均较小):(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保持细线的长度一定,使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改变OA(O固定悬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以改变小球摆

6、动的幅度,测出小球在AB间往复运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出摆球小角度重庆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动的幅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度46810t/秒2.02.02.02.0(2)用细线系住一铁球,改变细线的长度,使小球以较小的幅度在竖直面内CD之间摆动,用频闪相机(保持曝光时间间隔相等)拍摄小球由C运动至D的过程中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除C位置外,其余细线未画出),由此分析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越_(选填“长”或“短”),由此可得出猜想_是正确的。【交流与应用】(3)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较大,为减小

7、误差,应_。(4)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为L(不含书皮);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应改为。(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17. (1)如图刻度尺测量的木块A的长度是_cm; (2)小明同学采用图所示的方法测定一枚硬币的直径。则一枚硬币的直径为_cm。 (3)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四、计算题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机C91

8、9 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m,1m3的质量为5kg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C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C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

9、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72.5t客舱内气压8.0104Pa巡航速度920km/h发动机巡航推力3.6104N(1)阳光下,飞机尾翼呈现绿色,是因为尾翼_ 绿光;若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_ m2(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3)在万米高空,机体1m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压的压力差约为_ 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_ (选填”加热“或”制冷“)19. 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回答问

10、题。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

11、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倒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1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1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

12、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图象,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m。(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温度/807264595551474645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选择图2中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B3. C4. A5. B6. C7. D8. C9. B10. C11. C12. 1.2013. 3214. B;1.3615. 1mm;0.616. 无关;长;三;测量摆动2

13、0次的时间,取平均值作为摆动一次的时间;增大摆长17. (1)D;用2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2)BACD18. (1)2.37(2)1.85(3)32s19. 反射;145;B;5.5104;加热20. 10;乙【解析】1. 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1m/s,估测3.96km/h=1.1m/s,符合实际;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估测500kg,相差太大,不合实际,C、课本每页纸的厚度约在0.075mm,估测750m=0.75mm偏厚,不符合实际;D、人体电阻值在2千欧20兆欧范围内,估测几十欧姆,不符合实际故选A正确对人步行的速度、课本每页纸的厚度、中学生的质量、人体电阻值进行

14、估测,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本题考查对生活实际中物体物理量的大约数值的了解,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在解题中还要注意常用物理量单位和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2. 解:I=200mA=0.2A,t=5min=300s,W=UIt=6V0.2A300s=360J 故选B知道用电器两端电压、通过电流和通电时间,利用W=UIt计算电流做功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电压U(V)-电流I(A)-时间t(s)电功(J)3. 解:A、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故A正确;B、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B正确;C、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不可能制造出一种既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