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5764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的立意与构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高考作文的立意与构思高考作文一般是不限文体的,尤其是话题作文,给擅长各种文体的考生提供了发挥个性特长的广阔空间。但是,考生所选的文体,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种是记叙类,一种是议论类。即使是散文或杂文,也分为记叙类散文或杂文和议论类散文或杂文。因此,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就按照两大类文体来分别谈一谈考场作文的构思与立意。 一记叙类作文的立意构思 立意构思有三种情况:A.先想好主题,再去想材料;B.先确定写什么材料,再去挖掘他的意义即提炼主题;C.主题和材料同时在脑子里闪现。可见,记叙文的构思有一个特点,在立意是往往连带着选材,在选材时自然应考虑立意。具体方法如下: 1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这就是透过

2、一件事的意义开掘其深层意蕴。如鲁迅的风筝忆自己少年时代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行为。表层意蕴是:“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自由精神的虐杀”。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 鲁迅接着写自己想找机会补过,希求弟弟宽恕自己。可是,当他有一回向弟弟“叙述到这一节,说自己少年时期糊涂”时,弟弟却惊异地说:“什么也记不得了”。 对于这一段兄弟之间地平常事,似乎没有什么深意,而鲁迅却由“受虐者这种忘却地麻木”,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和悲哀“,陷入深深地思考,思考地结果就是:这不单单是兄弟间的宽恕,而是受虐者对自己正当权利粗暴干涉的逆来顺受,它将造就麻木沉默和甘心受虐的民族心态。这便是风筝最后确定的主题。

3、 2由此及彼,转换角度。 所谓转换角度,就是从新的方位审视思考所写的事物,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英国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优雅的文章不是别的,只是各种角度,各种方位下所见的人生图画”。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立意就是基于视角的转换。他在文章里简述了作记缘由后,仅用二十多字勾画了岳阳楼的景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后,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刹住。意思是,正因为“前人之述备矣”,自己要别出机杼,另立新意。于是,作者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设问,明确了自己的观察思考的角度。 正是基于览物之情互不相同这一视角,作者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物境(“淫雨霏霏

4、”和“春和景明”)和情境。由此,自然地写出了“异二者之为”地胸襟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喜所乐,应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与众不同的立意。 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文章的立意并不是决定于题材的大小,有时从一些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往往更能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 二十世纪60年代有一首歌一分钱,现在,人们富了,生活节奏快了,路上见到一二分钱,很少有人去捡。若有人捡了一分钱甚至一元钱交给警察叔叔,也许会被人笑话的。但是,中国青年报上曾经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件小事: 一次,青岛市一个广场上,有个50岁左右的女侨胞,在地上用水果刀剜一枚贰分硬币。那硬币与沥青

5、紧紧地粘在一起,非常结实。女侨胞用水果刀先把硬币四周的沥青一点一点地掏出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硬币取了出来。她把硬币放在手心吹了吹,掏出洁白的手绢,小心地包了起来。许多人目睹了这一过程,却不知女侨胞这样做为什么。女侨胞向大家解释说:“我看见那上面有国徽,整天被人用脚踩来踩去的,心里觉得挺不是滋味的。”到此,文章意旨跃然纸上,小行为表现了一个大主题爱国。 4对比嫁接,引人思考。 有一个学生在马路上捡到十元钱交到交警手里。如果仅仅写这一情节,表现拾金不昧的主题,一显得陈旧,二显得肤浅和幼稚。而一位考生把这一情节与另一情节组合嫁接在一起:交警接到小学生交上来的10元钱后,当面表扬了几句,而等到小学生走

6、了以后,这位交警却拿着那10元钱到执勤岗旁边的一小卖部里买了二合香烟。由此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孩子的纯真无暇常常被大人的私心所玷污。 5由实到虚,附情于物。 所谓“由实到虚,附情于物”,就是说作者借助艺术的知觉,因物兴感,借物寄意,把自己的主观情思移植、投射到某一事物上,让意旨超越事物、对象的本身。这就要求考生借助一定的艺术知觉,因物兴感,借物寄意,把自己的主观情思、思想认识移植或投射到命题或话题中的物象之上,让意旨超越描写对象或物象本身。例如以“井”为话题作文,“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物象,我们如果“实题实写”,必然要写“井”的深浅多少,“井”水的咸淡与否。而新加坡作家尤今却从一口古井感

7、受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他说:“有一类人像古井,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他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都不会多看他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奇的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清,清澈见底;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这类人才美不外露,又大智若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次掏出来的话,都闪烁着智慧的亮光。文章最后说:“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由今的这篇古井,以物象“古井”为载体,附情于物,渲染“古井”与某种人的相似点,让“古井”的“物性”与某种人的“人性”相统一,相融

8、合,虽然使表达的意旨“超然物外”,却又使笔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征。所以,“实题虚写”,一定要注意在“附虚于实”,以“实”写“虚”的时候,做到“虚实融合”,“虚实同一”。 二议论类作文的立意构思: 论说文一般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立论文就是证明所要论证的某一观点(论点)之正确,使观点在特定意义上或一定条件下成为“道理”的论述过程。在立论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技巧,能使所“立”论点无懈可击。 (1)把论点界定在特定意义上。 有一组看似对立,实则皆可成立的观点: I、眼泪+悔恨再来一次 眼泪+悔恨再来一次 若要证明正确,可界定这样的特定意义:在遭受挫折和失败以后,反省主观的行为失误,寻找失败的原因,比盲

9、目的碰运气式的“再来一次”要强得多;反之,要证明正确,则可把命题界定为:一味的伤心和悔恨,甚至一蹶不振,还不如振作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来一次”。语言既有明确性,又有模糊性。明确性是指在一定语境中表意的确定性、疑固性。模糊性是指同一词语、同一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脱离语境的标题或观点,只有在文章论述分析的具体语境中才能界定其具体意义指属,进而达到论点鲜明、论述严密。 (2)把观点规定在一定范围类内。 任何道理都是相对的,都有其成立的条件,这犹如数学上的定义域,某一公理、定理一旦超出这一界定区域便不能成立。因此,展开论证时,一定要给论点确定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请看第组观点: 、金

10、钱是万能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 初看起来,正确而难以立脚,但若给确定一个适用范围,它也就成为千真万确的真理了。这个范围可确定为: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在市场经济中,在商品交换和经济生活中,钱是不可取代的价值符号和财富象征,钱也是一切经济活动中的中介和杠杆。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钱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钱就寸步难行;反之,有了钱,不仅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还可以进行一切形式的市场运作。所以说,“金钱是万能的”。若有人质问说:即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钱可以买来爱情吗?我说可以,如果你的爱情是商品的话;如果爱情不是商品,那就超出了我的命题所设定的适用范围。 (3)把论据规定在同一价值取向上。 有些材料具有多种价值

11、取向,它既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换个角度也可证明另一个观点。笔者曾给学生出过这样一个道材料作文: 据载美国、日本等国曾出价一亿美元索购一尊秦始皇兵马佣,国家没有出让,蔡子民先生发表卖掉几个兵马佣如何一文,主张用卖兵马佣得来的钱开发和保护文物。你同意不同意蔡先生的意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见解。 作文中,大多数学生反对卖,其中有一名学生列举了历史课本上一则史料作为反对卖的论据:沙皇俄国1867年曾把白令海峡彼岸的大片疆土即现在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卖给了美国,但后来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黄金,俄国人后悔了。一此证明兵马佣如国土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其潜在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因而是万万不能出卖的。但

12、令人困惑的是,在为数不多的同意卖的学生作文中,有一篇也使用了这则史料,而使用取向截然相反“沙俄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国内急需资金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国际上面临实力已经超过俄国的美国的对外扩张,沙俄果断地卖掉了白令海峡彼岸的那片疆土,既缓解了国际矛盾,又为发展国内经济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岂不两全美?” 同一历史事实,竟然在不同使用者手里证明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孰对孰错呢?这就要看所证明的现实条件或现实针对性与事实论据产生的背景及针对性是否一致。一致者为是,不一致者为非。所以,使用论证一定要充分注意材料的多种价值取向,使多向性材料的使用价值与所要论证的观点在取向上、背景上和针对性上相互一致

13、,这样才能使论证过程严密不懈,使论证结果确真可靠。 (4)把论证置于对比或比较思维的流程中。 既然任何道理都是相对的,那么,说理文展开论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在思维的流程中通过对比或比较的方法显示出“理”的相对性。请看第组观点: 、时代需要热心肠 冷漠一点又何妨 这又是一组针锋相对的观点。证明比较容易,也易于读者接受。但有一篇关于冷漠的文章,作者认为对“冷漠”不仅不该一味贬损,而且还反问说:冷漠一点又何妨?其中一段便是通过比较显示“道理”的正确性的: 冷漠者显然达不到“雷锋精神”的道德高度,面对苦难很难指望他奉献爱心, 但冷漠者绝少破坏性,帮不了人也害不了人。如果一定要说冷漠是当今社会的病态

14、, 那它与虚伪的包藏祸心的“热情”相比,又要积极有益得多。 通过比较,道理彰然若揭,令人信服。 作文无定法,但也有技巧。尤其是初事写作的人,一方面要通过生活感悟和阅读思考,提高自己思维境界,思维素质和认识水平,并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之库存,使写作过程中有兵可调,有将可用;而另一方面,文章并非材料的堆积,更不是观点与材料的简单相加,而是思想观点与思维材料的有机、有序、有法的统一体。所以,学习写作方法,注意行文技巧,对于中学生学习写作而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育星教育网-H 未经授权,本站资源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