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54902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上)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复习提纲(沪教版)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2、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3、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2 78% ,

2、 O2 21% , CO2 0.03% ,稀有气体0.94%,杂质0.03%.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 、N2 、CO2、H2O等。8、大气污染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烟尘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NO2、CO,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我们既要处理工厂废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9、O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1

3、0、O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燃烧的现象点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C + O2CO2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点燃2Mg +O2 2MgO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点燃4P + 5O22P2O5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点燃3Fe + 2O2Fe3O4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2)支持燃烧:炼钢、发射火箭、氧炔焰等。12、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液化

4、蒸发氮气、液态氧。(物理变化)MnO21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2KMnO4K2MnO4+ MnO2 + O2 ;(2)2H2O2 2H2O + O2 。(可用排水法收集O2 ,因为O2不易溶于水)14、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1)产生途径:人、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等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体的分解;(2)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洋的吸收作用。1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发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16、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

5、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17、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 H2CO3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H2O + CO2(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CaCO3+ H2O ,该反应可用于CO2气体的检验。18、CO2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19、CO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CaCl2+H2O+CO2,可用向上

6、排空气法收集CO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20、CO2与人体健康:CO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点燃通电21、电解水: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O2),体积比为2 1 ,2H2O2 H2 + O2 ,2 H2 + O22H2O 。22、硬水与软水:溶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溶有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用玻璃棒搅拌,泡沫较少、白色垢状物较多的为硬水;反之若出现大量泡沫,是软水。23、水的净化:(1)静置

7、;(2)明矾净水(明矾是絮凝剂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3)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开:一贴、二低、三靠;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4)吸附:用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5)蒸馏。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4、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液体固体,气体容易压缩)25、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NH4+和阴离子如Cl、CO32,阴、阳离

8、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HCO3)。26、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27、相对原子质量70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 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国际单位是,常省略不写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MrCa(OH)2 = 40+(1

9、6+1)2 = 74 。28、元素名称、符号:记住常见20种元素名称及其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氢H氮N钾K锌Zn碳C氯Cl镁Mg铜Cu氧O硅Si铝Al银Ag硫S碘I钙Ca汞Hg磷P钠Na铁Fe锰Mn29、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H元素与人体健康:九上78页30、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合价K+1Ca+2Cu+2OH1Na+1Mg+2O2NO31Ag+1Ba+2Al+3SO422H+1Zn+2Si+4CO322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

10、合价口诀:单质元素全为零,化合物中和为零。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亚铁正二、铁正三,亚铜正1、铜正2; 负二、四六硫二四碳;氧为负2氯负一。负一硝酸、氢氧根; NO3 - OH- 负二硫酸、碳酸根;SO42- CO32- 正一价的是铵根 NH4+离子符号:Na+ K+ Zn2+ Cu2+ Ca2+ Mg2+ Fe2+ Fe3+ Al3+ Cl- S2-31、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Fe3O4四氧化三铁,P2O5五氧化二磷,Ca(OH)2氢氧化钙;(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3碳酸钙,CuSO4硫酸铜,

11、NH4NO3硝酸铵。3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本章基本概念:元素九上75页、单质、化合物、氧化物76-77页第四章 燃烧 燃料33、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34、灭火的方法:(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35、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1)若火势小,可自行用灭火器材扑灭;(2)若火势大,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可燃物性质。自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

12、进,寻找安全出口,切勿轻易跳楼!点燃36、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点燃C + O2CO2;(2)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少,不仅浪费燃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和碳黑污染环境。2C + O22CO 。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燃烧蜂窝煤比燃烧煤球好。37、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爆炸极限3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

13、元素种类守恒:化学反应不可能产生新元素的规律;(2)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反应X+3O22CO2+3H2O,X的化学式应为C2H6O 。(3)物质质量守恒:反应A+2BC+2D,现有5g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 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5+108=7 g。39、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8.8 g,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100 44 x80% 8.8g , 解得x=25 g 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5 g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42、金

14、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金属之最: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铬:硬度最高的金属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钨:熔点最高的金属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合金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43、金属的化学性质点燃(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