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54764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1].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潍坊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论文)文) 题目: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 姓名: 张洪飞 学号: 8 院系部: 机械工程系 班级 : 2010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 班 指导教师: 杨中秀 二一三年 五 月 潍坊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目录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 【摘要摘要】 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 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 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通过对该零件的图样进行分析到选取制作该零件毛坯 的材料,再对该零件的表面的加工方法的确定及定位基准的确定,和对该零件

2、加工 的各阶段进行了仔细的划分及一些其他因素(热处理,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的安 排,最后拟定了工艺过程。 【关键词关键词】 传动轴;加工工艺;加工尺寸;切削用量 潍坊科技学院论文(设计) 目目 录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绪 论 1 1轴类零件加工 .2 1.1 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2 1.2 主要技术要求2 1.2.1 尺寸精度 2 1.2.2 几何形状精度 2 1.2.3 位置精度 2 1.2.4 表面粗糙度 2 1.3 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2 1.3.1 轴类零件的材料 2 1.3.2 轴类零件的毛坯 3 1.4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3 1.5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3 1.6 轴类零

3、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3 1.7 零件传动轴图样分析 5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6 2.1 确定毛坯 6 2.2 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6 2.3 确定定位基准 6 2.3.1 粗基准选择 6 2.3.2 精基准选择 6 2.4 划分加工阶段 7 2.5 热处理工序安排 8 2.6 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8 2.7 工件的装夹方法 8 2.8 拟定工艺过程 8 3. 选择设备和加工工序 11 3. 选择设备和加工工序 11 3.1 设备的选择.11 3.2 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1 3.3 刀具选择.11 3.3.1 对刀具的要求.11 3.3.2 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15 4.

4、成品的最后工序 16 4.1 尺寸检测.16 42 淬火16 设计总结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潍坊科技学院论文(设计) 1 绪绪 论论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 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 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 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 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该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 退刀槽、

5、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 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 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在当细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承上启下的特点,进行了以能力 主线,实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改革,实施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工程综合实 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即讲解理论和方法要结合工程技术的实际应 用;注重实践性,即多动手进行实践,少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逐步过渡到以工程实际 典型零件的毛坯选择、工艺路线的制定、相关夹具的设计为案例,实行案例教学,利

6、用 研究式,讨论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兴趣。 今机器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它的需求量也越 来越大,本论文就是研究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加工以及生产工艺,以求为其大批量的 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以满足市场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 1 1轴类零件加工轴类零件加工 1.1 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功用:为支承传动零件(齿轮、皮带轮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以及保证装在 主轴上的工件或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 分类:轴类零件按其结构形状的特点,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异形轴(包 括曲轴、凸轮轴和偏心轴等)四类。 表面特点:外圆、内孔、圆锥、螺纹、花键、横向孔。

7、 2 轴的长径比小于 5 的称为短轴,大于 20 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1.2 主要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 1.2.1 尺寸精度 轴颈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它影响轴的回转精度及工作状态。轴颈的直径精度根 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 IT69,精密轴颈可达 IT5。 1.2.2 几何形状精度 轴颈的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一般应限制在直径公差点范围内。对几何 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 1.2.3 位置精度 主要是指装配传动件的配合轴颈相对于装配轴承的支承轴颈的同轴度,通常是用配 合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圆

8、跳动来表示的;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轴为 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轴为 0.010.03mm。 此外还有内外圆柱面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等。 1.2.4 表面粗糙度 根据零件的表面工作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值,例如普通机床主轴支 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 Ra0.160.63um,配合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 Ra0.632.5um,随 着机器运转速度的增大和精密程度的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将越来越小。 1.3 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合理选用材料和规定热处理的技术要求,对提高轴类零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有重要 意义,同时,对轴的加工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1

9、.3.1 轴类零件的材料 一般轴类零件常用 45 钢,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正火、 调质、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对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可选用 40Cr 等合金钢。这类钢经调质和表面 淬火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件能。精度较高的轴,有时还用轴承钢 GCrls 和弹簧 钢 65Mn 等材料,它们通过调质和表面淬火处理后,具有更高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 对于高转速、重载荷等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选用 20CrMnTi、20MnZB、20Cr 等低碳 含金钢或 38CrMoAIA 氮化钢。低碳合金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抗 冲击韧性和心部

10、强度,热处理变形却很小。 潍坊科技学院论文(设计) 3 1.3.2 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的毛坯最常用的是圆棒料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的、结构复杂的轴才采用 铸件。 1.4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轮类零件在切削加工之前,应对其毛坯进行预加工。预加工包括校正、切断和切端 面和钻中心孔。 校正:校正棒料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变形,以保证加工余量 均匀及送料装夹的可靠。校正可在各种压力机上进行。 切断:当采用棒料毛坯时,应在车削外圆前按所需长度切断。切断叮在弓锯床上进 行,高硬度棒料的切断可在带有薄片砂轮的切割机上进行。 切端面钻中心孔:中心孔是轴类零件加工最常用的定位基准面,为保证钻出

11、的中心 孔不偏斜,应先切端面后再钻中心孔。 荒车:如果轴的毛坯是向由锻件或大型铸件,则需要进行荒车加工,以减少毛坯外 国表面的形状误差,使后续工序的加工余景均匀。 1.5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1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 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 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1.6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

12、率和经济效益。一零 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 注意以下几点。 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 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 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 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 4 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选牢固可 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

13、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 基准重合。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工艺规程制订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个零 件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制造,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某一种方法是较合理的。 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设备条件、生产类型等具体情况,尽 量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 潍坊科技学院论文(设计) 5 1.7 零件传动轴图样分析 图 1-1 传动轴零件图 图 1-1 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

14、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 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 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 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 1-1)规定了主要轴颈 M,N,外圆 P、Q 以 及轴肩 G、H、I 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 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 M、N 和外圆 P、Q 的加工。 6 2.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2.1 确定毛

15、坯 该传动轴材料为 45 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 45 钢可满足其要求。该传动轴 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 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2.2 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 M、N、P、Q 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 Ra 值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外圆 表面的加工方案可为: 粗车半精车磨削。 2.3 确定定位基准 包括粗基准与精基准的选择。 2.3.1 粗基准选择 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 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

16、开浇口处。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 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2.3.2 精基准选择 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 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选 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该 零件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 A-B 均有径向圆跳动 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 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粗基准采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热轧圆钢的 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中心 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 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用三爪自定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