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中文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449066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化(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英美文化(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英美文化(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英美文化(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英美文化(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美文化(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化(中文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选修课教材En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部分)Chapter 1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Age (5th -15th )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引课:对于中国的文学,从文言文,唐诗宋词,到白话文,我国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然而,对于英国的文学,大家知道了多少呢?早期的英国又是怎样子的?新课:自从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英伦三岛遭遇过三次外族入侵。岛上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此后古罗马人、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及法国诺曼底公爵纷至沓来,在英伦三岛各领风骚若干年。古罗马人的入侵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远的

2、影响,而后两者则不同了。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将日尔曼族语言及文化根植在岛上,而诺曼底人则带来了地中海文明的清新浪潮,所谓地中海文明包括希腊文化,罗马的法律,以及基督教。正是这两次外族入侵所附带的文化影响为日后英国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富足的源泉。英国文学史的上古时期起于大约公元450年,止于1066年,即诺曼征服的那一年。这一时期定盎格鲁一萨克森文明兴盛的时期。这些日尔曼族部落来自北欧,带来了盎格鲁一萨克森语言,也就是现代英语的原形基础,除此之外,还带来了特别的诗歌传统。他们的诗歌神韵中集合了粗狂豪勇的气度及悲情哀挽的风格。总体来讲,流传至今的英国上古诗歌可分为两大类:宗教诗和世俗诗。宗教诗的主题

3、大多以圣经为基础。比如创世纪甲本与创世纪乙本以及出埃及记都源于圣经的旧约全书;而十字架之梦则以新约全书为典故。在十字架之梦这首诗中,耶稣基督被刻画成一位青年战士,勇往直前,拥抱死亡与胜利,而那善良的十字架自身则承受起基督所有的苦难与重负。除了这些宗教诗歌,上古的英格兰诗人还创作了伟大的民族史诗贝尔武夫以及其它众多的短篇抒情诗。这些世俗诗歌中虽然没有基督教教义,但它们唤起了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对环境的严酷及人类命运的不幸的感知。其中流浪者,狄奥尔、航海者和妻子的抱怨是当时世俗诗中的佼佼者。诗文中的语气和基调深受北海恶劣气候的影响,生活惨淡无望,诗人的口气中带出大量宿命论的成份,尽管同时也显得勇敢而坚

4、定。贝尔武夫,英国上古诗歌的典型,在今天被誉为盎格鲁一萨克森的民族史诗。尽管如此,诗中主人公及背景都与英国无关,这首叙事诗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北欧斯堪狄那维亚半岛。最初在公元六世纪末,这首诗是以口述的形式在吟游诗人中传涌。而当今流传的诗文是在十世纪时才以书面形式抄录下来。这部史诗以那位伟大的英雄国王贝尔武夫的葬礼为始末,以迫在眉睫的灾难为背景,述了斯堪狄那维亚的英雄贝尔武夫的卓著功勋一战胜巨妖格伦德尔和他那复仇心切的母亲以及一条喷火巨龙。贝尔武夫不仅是一位光荣的英雄,而且是人民的保护神。这部史诗的主题是为读者展现一幅原始部族的人民在英明而强大(智勇双全)的领袖指挥下战天斗地不向艰苦的自然环境低头的

5、画卷。这部史诗还是将自然界神话与英雄传奇相结合的典型例子。比如,贝尔武夫与火龙的战斗就象征性地表现了有关冬神与夏神的神话,即夏神(在诗中化身为贝尔武夫与冬神展开了最后的较量,为了保住大地的财富一金黄的玉米和艳红的果实一不被严寒战害。当贝尔武夫将丰收的粮果归还给人民时,他自己却永远倒在冬神喷出的气息中。历史上的诺曼征服不仅仅使英伦三岛更换了一位统治者,政治上,它开启了英国的封建主义时期,确立了强大的封建制度;宗教上,罗马天主教廷加强了在英国的势力,此外英国的语言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诺曼征服过后,英国出现了三种语言鼎立并存的局面。法语成为官方语言为国王与贵族们所使用;拉丁语成为教会与学校的主要语言

6、;而原来的古英语只成为平民百姓的语言。至此,不列颠群岛向整个欧洲大陆敞开了大门。在诺曼征服(1066年)之后,英国文学进入了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持续了大约四个世纪。中世纪早期的文学,即从1066年到14世纪中叶,没有什么卓越的成就,这段时间可谓是文学荒漠。然而到了14世纪下半叶,英国文学开始兴盛起来,涌现出一批像吉奥弗雷乔叟,威廉兰格伦及约翰高厄这样的诗人。与英国上古文学相比,其中世纪文学取材更为广泛,叙述、风格、基调、流派更加丰富多彩。民间通俗文学在这个时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为读者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各种生活,尽管其创作思想上有失新颖创见。此外,中世纪文学还大量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的

7、教义原则,这些教义都与人类自救有关。骑士抒情诗也是中世纪盛行的文学形式,这种诗歌以叙述性的韵文或散文歌颂了骑士的冒险以及其它的英雄事迹。这种文学形式发展了富有中世纪特点的主题一一寻找并遭遇巨妖魔怪,并救出心爱的美人。诗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个骑士,他出发踏上旅程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一一保卫教堂、讨伐叛逆、英雄救美人、迎接挑战、或服从骑士首领的命令等等。诗中时常随意地出现一些不真实,甚至超自然的事物,比如神秘与离奇的幻想。流浪精神式爱情是骑士抒情诗中一个重要情节。但由于人物塑造的千人一面,不同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及其身边邪恶的仆从都能从一首诗搬到另一首诗。骑士诗的结构比较松散,并分章节,其语言简单而直白。

8、骑士抒情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展示了中世纪贵族男女的生活及他们理想化的世界观。如果说史诗反映了英雄时代,那么骑士诗反映了骑士时代。在前面提到的三位中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中,高文爵士与他的绿衣骑士的作者约翰高厄创作了当时最精美的骑士文学作品;而农夫皮尔斯的作者威廉兰格伦相比之下更现实一些,他在其作品中描述了他那个时期的宗教与社会问题。然而只有乔叟,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表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幅综合性、现实主义的画卷,在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生动形象的人物。乔叟是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他出身平民家庭,但一生都不是平民;然而尽管他被贵族所接受,可他又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他并

9、不真正属于那个出身即可定身份的阶层。乔叟一方面用贵族式的理想眼光看待生活,一方面又不失以现实的态度来思考。他独到的特点便是能根据特定情境随时由人世转为出世,或由出世转为入世。在14世纪下半叶,当乔叟正向意大利著名诗人彼特拉克与作家卡伽丘(二人是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学习的时候,一切迹象表明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中也开始了萌芽。乔叟强调人权,尤其是追求今生今世幸福快乐的权力,反对神权与禁欲主义。他盛赞人类的能力、智慧、机敏及对生命的热爱。他揭露罪恶、针砭各种时弊,其中也包括对宗教教义的滥用。因此尽管乔叟是一个中世纪诗人,他却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并预示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乔叟一生不断地与各

10、种人物打交道,有上流社会的,也有平民百姓,这多半是由于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博览群书,这使他丰富了头脑中的故事情节,而他的经历则为他提供了人物形象的素材。在他的作品中,乔叟发掘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主题,刻画了人物性格的冲突及其在物质利益上的矛盾,并且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新兴城市资产阶级所反感的阶级出身问题,比如其中一个角色巴斯夫人就被描写成一位新兴资产阶级的主人,维护着自己的独立与女权。简言之,乔吏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上了一个更高的艺术水平,他描写的人物是立体的,有着独特的气质、性格。乔叟还从法国文学中引进(翻译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押尾韵诗章,取代了古英诗中的押头韵。在翻译法国著名骑士诗玫瑰传

11、奇中,他首次将八音节对偶句引人英语,在好女人的故事中,他又首次使用了五音步抑扬格的押韵对偶句,也就是后来的英雄偶句诗体。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他也轻松自如地使用了英雄偶句诗体,这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都是首创。除了乔叟对英语诗体学的贡献以外,他还发展并改进了文学艺术自身,而这些在其它任何中世纪文学作品中都是见不到的。在特洛伊勒斯与克利西达中,他向世界展示了最早的现代小说。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他将诗歌艺术进一步向戏剧与小说艺术靠拢。虽然乔叟是一位扎根在中世纪的诗人,可他的艺术成就早已使他超越了时代,使他成为公认的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约翰德莱顿(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桂冠诗人、评论家)曾将坎特伯雷故事集

12、译成现代英语,他称乔叟为英诗之父。乔叟的风格影响了整个十五世纪英国诗歌作品,以及他的追随效仿者们及那些所谓的苏格兰乔叟专家们一。对文艺复兴而言,乔叟是英国的荷马。埃德蒙斯宾塞尊为自己的导师;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都与乔叟的喜剧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今天,乔叟凭着他的智慧、幽默与人文精神依旧盛名不衰,流芳百世。Chapter 2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Renaissance英国文艺复兴时代引课: 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英国文艺复兴时代又是什么时候?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有哪些著名的文人是你所知道的?新课: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

13、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指 14-17 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后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诸领域展开。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继古希腊之后第二次思想文化的高峰,对欧洲及世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

14、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莫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16世纪由於新航路发现後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英国文学代表

15、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乔叟是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作家,其创作深受薄伽丘影响,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也采取框架式结构,将 24 个短篇故事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讽刺幽默手法表现反封建、反教会主题。 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著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义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而对为了能

16、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 这一时期,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发展得到空前的繁荣。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90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有其他诗体或抒情或叙事或讽刺或探讨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则数斯宾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后(15901596)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徵的伊丽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