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448292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科大发201127号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2010年,是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第十个年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是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密围绕中心任务,抓机遇,谋发展,促改革,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立足根本狠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丰富成果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促进教育教

2、学质量全面提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2010年新增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中实现了新突破。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并推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动4个学院首批试点“卓越计划”。继续推动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校际联合培养学生。加强了教改立项的规划,积极遴选与培育教学成果奖,共获得国家级教改项目及子课题9项。以健全教学约束机制为主线,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加强信息

3、化建设和过程管理,提升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水平。二、集中力量加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组织,强化落实”的总体思路,2010年,学校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为契机,奋力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专业学位、学士学位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新突破。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投入2832万元,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支撑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制定系列博士点建设配套文件,完成2007年启动的17项首批博士点重点建设项目结

4、题验收;完成20082009年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工作阶段检查、总结工作。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创佳绩。学校积极做好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今年共新增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自主设立招生的7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1个专业学位类别和6个工程硕士领域,目前,学校工程硕士领域达13个,覆盖我校已有全部工学学科。扎实推进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学校坚持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内涵。2010年对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给予了配套投入;对现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34个硕士点分别计算积点纳入学校总体预算;对23个“2007

5、-2009年重点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批准14个项目继续建设;新增16项校级重点学科(群)培育项目。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推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届毕业研究生发表论文658篇(其中SCI、EI收录53篇),研究生参与申请专利14项,有10名研究生获省部级奖15项,研究生已逐步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注重创新和质量提升,科技产业工作迈上新台阶2010年,学校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创新,强化科研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规范化建设,实现了科研实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格局良好的新局面。科研政策环境

6、建设取得新成就。学校完善了西南科技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西南科技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等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科技管理,完善了政策体系,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稳健运行。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2010年新增国家、部(省)及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立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造过程测试技术”获教育部立项。工程结构和材料动载特性、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非煤矿山安全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应用等4个实验室获得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分析

7、测试中心通过四川省质监局的国家计量认证,学校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共建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签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科研成果、项目及经费数均创新高。2010年,共获各类科技奖6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4项,地市级科技奖5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获各类科技项目立项43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包括4个子课题),省部级项目45项。纵横向科研项目立项经费5566万元。申请专利86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79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58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学校积极实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

8、化,加快了绵阳宝新容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实现与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施水稻品种产业化,积极打造“西科”品牌,大力推广学校选育的水稻品种,逐渐完善水稻品种产业化体系。完成了农业部专项“优质不育系803A及B优系列杂交稻原原种扩繁项目”的建设和验收。学校着力加强大学科技园校内园区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加强对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和学校投资企业的监管,确保学校权益的保值增值。2010年完成学校收益109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5项。学校产业工作荣获四川高校产业工作一等奖。四、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师资队伍

9、建设取得新成绩学校坚持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师资队伍“人才工程”,着力打造创新型教学科研品牌团队,促进师资队伍健康发展。高素质人才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新增正高级职称人员2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6人。新增中级职称人员98人。师资培养工作迈开新步伐。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学校提高了教师外出提升学历学位的待遇。本年度教师参与进修和访问达到30余人次(含半年以上的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各类短期培训240余人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

10、及时调整引进人才的政策,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层次结构和学缘结构。2010年共引进博士学位研究生37人,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23人,海外学历背景的人才2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在完成四川省首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调整聘任方案,有力地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本年度对全校在职教职工校内岗位津贴标准进行了上调,进一步改善了教职工年度体检、慰问等福利,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五、以关爱和服务促进学生成才,学生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坚持“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两条主线,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广泛、灵活地开展学生教

11、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做好帮扶工作,突出育人功能。2010年,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了“济困、扶志、强能、成才”的帮困育人新模式。资助学生17800多人次,资助金额4349余万元。受理助学贷款1282人,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数3000余个,培训勤工助学学生5000余人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导向,着力完善“以课堂教学为先导、以主题教育与名家讲坛为基础、以朋辈教育与素质拓展为着力点、以咨询服务与危机干预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2010级新生全部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对2009级学生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全年

12、接待日常咨询学生700余人次,开展团体咨询20次,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7起。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新环境。学校着力构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坚持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培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开展了包括教育部优秀辅导员培训在内的各类辅导员培训200多人次。今年学校有6人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学校扎实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组织举办了2场大型综合性双选会,10场院级中型招聘会、300余场次专场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通过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鼓励毕业生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和基

13、层一线,75名毕业生被录取为四川省选调生,100余名毕业生应征入伍。应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超过90。以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加强素质教育,激发校园青春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新成绩。2010年,以“第六届学生科技活动节”为主线,共举办了各类学术科技讲座167场,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项共22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活动奖项73项,省级奖项150项。学校同时获得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四川省优秀组织奖。以“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七届社团文化节”、“第七届女生节”为载体,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20余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文体奖励52项。六、突出特色进行体制改革,联合办学水平得到新发

14、展共建与区域联合办学是我校的办学体制特色,学校围绕这一特色,抓住机会,进一步凝练,使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机制更加灵活。学校认真总结委省共建的经验,推进局省共建体制不断深化,积极谋划“十二五”期间局省共建工作,得到了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高度肯定,并于10月13日共同签署了共建西南科技大学协议,掀开了学校局省共建的新篇章。努力推进联合办学,内容更加丰富。2010年,学校联合办学工作呈现出合作单位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学校与遂宁市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董事单位开展交流互访40余次,签订科研合作等各类合作协议80余项;联合科研项目数量

15、超过80项,经费千余万元。与5家董事单位联合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董事单位新外聘专家30余人,新增共建实验室、科研平台(基地)20余个,实习(就业)基地22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2个,新增企业“奖学金”2项。学校以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为牵引,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认真梳理和全面总结了“十一五”的成绩和经验,在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了西南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和西南科技大学章程的编制工作。学校积极争取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完成了西南科技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四川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报告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

16、体制的综合改革等。学校进一步推进二级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七、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学校水平,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学校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实效。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学校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纽约州立大学海事学院等15所国(境)外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与20余所国(境)外大学开展了校际合作项目。共获得国家留基委项目2项,西部项目4项,校际友好学校互惠资助教授交流项目2项,推动了国际化进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70余人次教师在2010年出国(境)进修、学术交流或访问学者。学校共派出58名国际交换学生分别赴智利、美国等国学习,接收6名国际交换学生和15名外国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