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44126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二)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中国古代文艺长廊(90分钟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说,“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政)。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此变化A.是社会急剧变革的体现B.反映了教育对象平民化C.说明新社会秩序已建立D.是法家适时变革的体现解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针对社会的发展和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形成了“处士横议”的百家争鸣局面,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D两项虽与百家争

2、鸣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具体原因,所以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秩序已崩溃,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答案:A2.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中指出:“孔子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梁启超认为儒学的本质是A.强化封建等级制度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C.突出君主专制观念D.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解析:依据题干的信息“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可知,梁启超强调的不是等级制度,排除A项;最容易错选的是C项,认为“归结于君权”就是突出君主专制,而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

3、下”,突出的是封建专制统治,而不是简单的君主专制观念的问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3.春秋战国时“多家学派的思想都主张回到过去,唯独家的思想则主张面对未来,并力主用鲜血来实现”。下列图片中属于“家”代表人物的是ABCD解析:法家主张通过严刑峻法和暴力手段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这是适应当时形势的新政治主张,也是要“用鲜血来实现”的设想,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A、B两项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主体上是要恢复西周时代的礼制,墨家虽代表了小生产者和下层人民的利益,但不利于当时国家走向统一的未来,所以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答案:D4.司马迁说,“(曹)参为汉相国

4、,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材料表明当时A.曹参是一位无作为的相国B.曹参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C.道家思想适应了社会需要D.儒家思想失去了统治地位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曹参作为相国,其主张清静的思想合乎了道家思想,并在百姓遭受秦朝残酷暴政后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都说他的政策好,所以材料主要说明了汉初采取道家思想适应了社会需要,符合题意的是C项;A、B两项错误,材料不是在说明曹参无作为或缺乏进取精神,而是赞扬他能以“无为”让民“休息”;D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才开始确立统治地位,在此之前没有取得过统治地位,所以不能说失去了统治地位。答案:C5.“本质上是

5、无神论的孔子的理性主义,(汉代)已经为虚伪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所冲淡。”下列主张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D.“发明本心”解析:据材料中的“虚伪的宗教信仰和迷信”,可知汉代的儒学具有了神学观,而能体现此观点的是“天人感应”;A项虽是汉代的主张,但不体现神学观;C项是宋代理学的观点,具有唯物性;D项是明代的心学,虽是主观唯心的,但不体现神学性。故选B项。答案:B6.刘禹锡认为:“犹水火异气,成味也同德,轮辕异象,致远也同功。然则儒以中道御群众,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寝息。佛以大悲救诸苦,广启因业,故劫浊而益尊。”在此,刘禹锡认为A.佛教是儒学的必要补充B.儒学与佛

6、教大同小异C.佛教与儒学的功能相同D.儒学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现解析:刘禹锡提到的“儒以中道御群众,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寝息。佛以大悲救诸苦,广启因业,故劫浊而益尊”,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佛教和儒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儒学与佛教属于不同领域,不可能大同小异,也不可能有相同的功能,排除B、C两项;儒学也不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7.有人评价宋代新儒学时说:“在这个新的儒家学说建立的过程中,学者们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明显增长了对自然现象的兴趣。”下列主张中能够说明材料现象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解析:宋代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深刻

7、探究万物的本原而掌握其中的“理”。这种思想的目的在于让人们通过探究自然现象去探讨社会的伦理,所以激发了学者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材料中的“自然现象”;C、D两项是心学主张,反映主观唯心思想,所以错误。答案:B8.下表是历代节烈妇女的统计(董家遵)中宋代至明清时期“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妇女”的数量变化情况。下表数据可用来解释时间隋唐宋元明清节烈妇女61人274人742人35829人12323人A.宋以后妇女的思想开放B.明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D.明清社会风气每况愈下解析:守节的妇女在明清时期明显增多,这与宋以后的理学,特别是明

8、朝后理学地位的上升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能说明社会风气问题。答案:C9.王阳明说,“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以其本,而泛焉以从事终亦流荡失宗,劳而无得。是故君子之学唯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得万物,末得出于吾心者也”。由此可见,王阳明A.强调了正心是正德的根本B.关注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C.重申了“格物致知”理念D.鼓励求知者要勇于“下问”解析:材料中王阳明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在于“人心”,如果不求“本心”而求“外物”,就失去了根本性,最终无所得,所以“德”的根本在于“唯求得其心”,也就是强调了正心是正德的根本,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无关,在材料

9、中不能体现。答案:A10.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解析:无论是先秦时孔子的“仁”和“克己复礼”,还是汉代董仲舒的“大一统”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都体现了对于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先秦时孔子的儒学思想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更没有被尊崇;C项错误,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并没有“君权神授”,这是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后新增加的内容;D项错误,孔子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不能说

10、融合。答案:B11.李贽在题孔子像中说:“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圣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这反映出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A.否定孔子思想的权威性B.肯定儒家学说的教育性C.辩证看待儒学的阶段性D.理性思考儒学的功利性解析:从材料中的“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可知,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即具有权威性;再从“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可知,李贽否定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12.顾炎武说:“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1、然。”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具有A.勇于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B.批判理学虚伪的革新精神C.积极进取的社会责任意识D.揭露封建专制的无畏精神解析:材料反映了两人为天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这是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题意。答案:C13.后汉书贾逵传中记载:“建初元年(公元76年)诏逵入讲白虎观诸生高才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书各一通。”下列对此记载解释正确的是A.东汉贾逵是“纸”的最早发明者B.材料中的“纸”是“帛”的别称C.东汉初已使用能用于书写的“纸”D.材料中的“纸”是东汉时蔡

12、伦改进的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D项的时间与材料信息不符;“素”是书写用的丝绸,可与“帛”同称;“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材料中的“纸经”说明当时已有用纸书写的书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14.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A.文化市场是开放而有序的B.盗印古人书籍风气猖狂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D.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解析:盗印他人书籍,不能说明市场有序,也不能证明社会上盗印成风,故A、B两项错误;材料虽反映的是民间的雕版印刷书籍,但不能因此说明“只在民间”,所以D项也不正确;书籍在

13、市场上出售,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说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故C项正确。答案:C15.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记载A.可以证实唐朝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B.可以作为研究火药攻城的史料C.说明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D.说明10世纪中国已结束冷兵器时代解析:文献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火药发明于唐朝,唐朝时火药应用的范围和技术还未达到结束冷兵器时代的程度,C、D两项均不正确。答案选B项。答案:B16.宋代史尧弼在策问中说:“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

14、之盛跨绝百代。”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有宋代最早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宋代指南针的实用技术大为提高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宋代书画、诗词和京剧等多种艺术繁荣A.B.C.D.解析:材料中的“跨绝百代”是指宋代的文化成就卓越。始于唐代,中的京剧形成于清代,皆不符合时间要求,应排除;虽然指南针不是宋代发明的,但指南针的实用技术却是在宋代得到大发展的,且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所以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答案:B17.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实地观测,于1280年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A.重实验B.重理论C.重农

15、业D.重实用解析: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都非常注重农业生产,大多数科技著作注重的是实用。A项“重实验”和B项“重理论”是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C项“重农业”过于片面。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18.“此著作不仅对中国传统农业经验进行了总结,也对新传入的西方科技进行了借鉴和运用。”材料中的“著作”是ABC D解析:据材料中的“新传入的西方科技”,可知此著作属于“西学东渐”开始的明代,而选项中只有农政全书属于明代的著作,所以答案是D项。答案:D19.论语阳货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史记屈原列传载:“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两部著作评论的是A.离骚B.春秋C.诗经D.孟子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诗”“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