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4406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839页。教材分板:本节课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直观上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注重从数学概念本质的层面上学习理解线段、直线与射线,是“图形与几何”的基础性内容。本节课把线段与直线、射线放一起对其本质特征作出归纳提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射线的特征认识教学,既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又强调了概念认识的系统性。在编排中,采用想象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与射线,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2、通过观察、

2、操作等学习活动,经历直线、射线的表象的形成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思缴,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3、在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观,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在黑板上画三条不同方向、长度差不多的线段。 教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板书:线段)猜一猜哪条线段长?让学生上来量一量三条线段的长度验证猜想。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开门见山进行学习。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线段的长短,让学生初步体会线段的第一个特点有限长。教师:观察一下,线段还有什么特点?学生问答:教师适时板书线段的特点:直、两个端点。教师:读这三条线段要如何区分?根据学生的回答给线段的两个端点命名,给线段

3、命名(线段AB,线段CD,线段EF)。指导学生读一读。练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并命名。学生画后反馈比较、纠错。教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能找到线段?学生举例,如黑板边、书本边、门窗边等。请学生描术具体位置,并指出各条线段的端点。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二、认识直线。1、直观感受认识直线。课件出现孙悟空的金箍棒。谈话过渡:我们都知道孙中山的本事可大了,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的金箍棒不知打死了多少妖魔鬼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他的金箍棒。教师:现在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就是一条什么?(线段)可谁又知道他的金箍棒还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利用课件演示金箍

4、棒向两端变长的功能。演示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金箍棒到底可以变得多长?(无限长)教师:如果金箍棒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长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线直线。(板书:直线)2、画直线,认识直线本质。教师:如果我们把线段CD看作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还可以怎样画?根据学生的描述请学生上来把线段CD向两端延长变成直线。教师:线段CD变成了什么线?C、D两点还是它的端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C、D这时只是直线上任意的两点。教师:谁能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直 没有端点 无限长介绍读法,让学生动手画一条直线,命名后续给同桌听。3、线生活中的直线。教师:实际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线,当

5、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直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例如:高压线、铁路等。如果学生说不出,可利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画面。设计意图: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更形象地感知直线的特征,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同时也能适时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认识身线。1、建立射线的数学摸型。教师演示将激光灯的光线射创教室的墙壁上。教师:墙壁上的亮点与光源之间的光线可以近似看成什么?为什么?(线段。因为激光灯光源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温示将激光灯的光线射向窗外。教师:

6、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窗外,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被任何物体挡住,你还能找到这束光线的另一个端点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激光灯的能量足够大,那么激光灯射出的光线会有多远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特点,接近了学生与抽象的数学概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射线的特征,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谁能用语言描述这束光线的特点吗?先跟同桌说一课,再跟全班同学说一说,了解射线的特点。(师板书:直 只有一个端点 无限长)教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笔直地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成。(板书:射线)2、画、读射线。教师:谁能把线段EF变成一条射

7、线?让学生试着上来把线段EF画成一条射线,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这条射线怎么读?你们能画吗?学生画后展示,针对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辨论中明确: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任意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3、说一说生活中的射线。学生举例,太阳光、汽车灯、手电筒的灯光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4、讨论交流:直线、射线和线段有直么区别?教师提出讨论要求后,发学生表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学习要点:讨论比较出3咱图形各自的特点;把学习表格填完整。图形名形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直线射线线段完成后教师组织点评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

8、探讨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总结归纳三种线的异同点,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的理解。四、综合运作、感知提升。以闯关游戏组织学习。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1、有始有终(线段)。2、无始无终(直线)。3、有始无终(射线)。第二关:火眼金睛。做一做,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第三关:明辨是非,最强大脑。3厘米的线段此5厘米的直线短2厘米。( )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一部分。( )画一条6厘米长的射线。( )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第四关:比一比,看谁本事大。1、先任意画一点A,要求所画的直线都要经过A

9、点。看10秒钟内谁画得多。通过实践体会到: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2、先任意画两点A、B,过A、B画直线。学生操作体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设计意图:以闯关的形式组织了多样练习,使练习内容更丰富,既加深了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板书设计: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 D A C 直 直 直有限 无限长 无限长两个端点 没有端点 一个端点案例解读:一、把握学生认识水平,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结合长度单位认识了线段,感知到线段的可测性。本课便始,以三条线段开门见山地展开学习,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

10、对线段的本质特征作出归纳提炼,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射线的特征认识。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后,把线段CD画成一条直线,把线段EF画成一条射线,直线、射线的认识始终建立在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学生把握直线、射线与线段间的关系。又以“直线、射线与线段有直么区别?”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也强化了对概念的系统性认识。四道闯关练习,层次分明,重在进一步加深对线段、直线与射线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二、重视直观,强调表象。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直线、射线的概念

11、比较抽象,而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处在初步阶段,在学习中还是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借助直观感知来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学习中是很好地和用直观形象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先是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认识直线,再以激光灯的光线认识射线,激发学生想象,使直线、射线抽象的特征变得形象具体,促进了学生对“无限延伸”的理解,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特征明晰之后,又回到生活中与共有相关特点的生活事物作联系,寻找数学摸型,加深认识。三、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强化空间观念的培养。在三种图形的认识中,以线段为起点,重只引导学生通过四个环节的学习,完成对三种图形的认知建构:一是直观感受;二

12、是观察描述;三是特点归纳;最后又通过比较分析,强化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点的把握。学习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学习空间。看,课件温示金箍棒的神奇变化,激光粉的实物照射。想,金箍棒到底可以变得多长?激光灯射出的光线会有多远?说,把线段CD看作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怎样画?用语言描述激光灯光线的特点。画,画线段;画直线;画射线;过一点画一条直线,谁画得多;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议一议,比一比,三种线有什么区别。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富参与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四、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放到学习活动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感到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育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本节课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始终处于无奋之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孩子们多么向往的神奇感器,激光灯是孩子们再边是熟悉不过的玩具,闯关游戏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