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43737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8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弯矩图、剪力图课件资料(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力学(上),直播课堂6 姚志刚,第六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截面内力及符号 2内力图 3荷载和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4叠加法作弯矩图、剪力图 5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6静定梁作内力图 7刚架作内力图 8三铰拱的计算 9桁架的计算,二、本篇讲授的内容,(一)截面内力及符号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在物体各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物体的内力。对内力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 轴力符号:当截面上的轴力使分离体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剪力符号:当截面上的剪力使分离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符号: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当所有外力

2、(包括已知荷点,通过平衡方程求出的所有支座约束反力)已知时,通过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三个内力。截面法是结构力学计算最基本的方法。,+,教材例63(P73) 一外伸梁如图所示。 。求截面11及截面22的剪力和弯矩。,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 2求11截面上的内力 杆上外力均为已知,可求任意截面的内力。如截面11,取左段为分离体,如图所示。,由 由 由 求截面11内力也可取左段为分离体,其结果见教材。 3求22截面上的内力。(见教材),4,(二)内力图 内力图为表示内力随横截面的位置变化的函数的图形。 一般取杆轴线为坐标轴,横截的位置选择用X表示,则梁的各个横截面上的内力可以

3、表示为X的函数,函数图形即内力图。,教材例67(P76) 简支梁AB受一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作用,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析:取左边X长的分离体,X处截面的内力按正方向假设,用平衡方程求解。,qL/2,qL/2,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可求: (2)取距A端X处的C截面,标出 。解得:,M图为二次抛物线,确定X0,L/2及L处M值可确定M的函数图形。 Q图为直线形,确定X0,L处Q值即可确定Q图。,根据内力图的特征,除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M点为二次抛物线外,其余情况均为直线段。因此,可以不需列出函数方程,直接确定直线段内力图的控制点值,即荷点作用不连续点的截面内力连接直线即可。

4、,均布荷点作用段内M图再确定一中间值即可画出二次抛物线。按建筑力学的习惯,M图画在杆件弯曲变形时受拉一侧。 画出M图。弯矩最大值在梁的中点,为 ql2/8 ; 画出Q图。剪力最大值在梁端,为ql/2。,(三)荷载与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 纯弯曲:剪力图为零,弯矩图为一水平直线。 q0: 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为一斜直线。,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P/2,q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抛物线。 集中力: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P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P。弯矩图为一折线,P作用处有转折。,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P,集中力偶: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力偶作用处无变化。弯矩图为水平

5、线,力偶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 ,试画出该梁的内力图。,分析:例中,整体平衡可求解 ,则A、B、C、D为外力不连续点,作为控制截面。 在集中力P,或支座反力处剪力有突变,所以控制截面截取应B左、B右、C左、C右,D右支座反力即作用于CD杆端的剪力。,Q图由控制点A、B左、B右、C左、C右的值之间连直线得到。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2)画弯矩图: 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取AB杆的分离体。 杆上侧受拉。 取CD杆的分离体: (铰支端) 杆下侧受拉。,确定A、B、C、D四点M值: BC,CD间无均布荷载q,直接联直线; AB间有均布荷

6、载q,确定中点值为2.5KN/m,可由三点确定抛物线。,(2)画弯矩图:连接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如图: M图AB段的端点值即MA、MB的中间值由 确定,作抛物线。M图 BD段的端点值即MB、MD的中间值由 确定,用直线连接。 如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二次抛物线,或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三角形的底边,简单拼合,显然不能对齐。,轴力为零不考虑。 杆端作用剪力、弯矩与相应简支梁两端作用弯矩受力情况完全相同,即对应。所以任意分段均可同叠加法作M图。,(3)画剪力图:取控制截面如图。 计算剪力:取分离体如图。 AB:QAB=0(自由端) CD: BC: QBC QCB5-P=-10,剪力图如图所示。 在已荷点和所有反

7、应力的情况下,可以取分段分离体求剪力控制截面值,但如果M图已知,不求约束反力也可确定分段杆端的剪力控制截面值。,A,B,C,D,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P/2,几种常见简支梁M、Q图的记忆,P,(四)叠加法作弯矩图与剪力图,当梁上有几项荷载作用时,梁的反力和内力可以这样计算:先分别计算出每项荷载单独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代数相加,即得到几项荷载共同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上图悬臂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和集中力。 梁的反力和内力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各式中第一项与集中力P有关,是由集中力P单独作用在梁上所引起的反力和内力;各式中第二项与均布荷载q有关,是由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在梁上所引

8、起的反力和内力。两种情况的叠加,即为二项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方法即为叠加法。,剪力图: 集中力P单独作用时为一水平直线,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时为一斜线;两种情况叠加后即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上图。,弯矩图: 集中力P单独作用时为一斜线,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时为抛物线;两种情况叠加后即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上图。 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直杆弯矩图分段叠加,简化绘图工作,适用于多跨梁、刚架的弯矩图的绘制。,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 ,试用叠加法画出该梁的M图。,几个标准弯矩图,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 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 简支梁作用有非

9、中点的P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m,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P/2,(1)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的弯矩图为一抛物线,其中点弯矩为。 (2)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的弯矩图为一折线,在集中力P作处产生折点,其值为。,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m,简支梁作用有非中点的P,P,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5)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的弯矩图为一抛物线,其值端点为零、固定端为。 (6)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 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的弯矩图为一斜线,其值端点为零、固定端为PL。,(五)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简支梁上作

10、用有均布荷载q,其两端作用有 弯矩,用叠加法作弯矩图。,原结构作用有两种荷载弯矩和均布荷载。将原结构分解为由弯矩与均布荷载分别作用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中点M=,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杆端弯矩图叠加上简支梁上对应荷载(均布荷载q或中点集中力P)的标准弯矩图; 叠加:是指弯矩图纵坐标的代数和,而不是弯矩图的简单拼合。 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如下:,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 (1)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全部荷载作用) 控制截面一般取外力不连续点(如:均布荷载q的端点、P作用点和集中力偶M作图点的左、右)。,(2)分段画弯矩图 控制截面内无荷载连直线; 控制截面内有荷载(q或中点P)连虚线,再叠加

11、相应的弯矩图。,剪力图可以由弯矩图取得: 任取杆段AB,荷载及杆端弯矩已知,如图所示。 则: , , 或由 ,分别为荷载对杆端A,B之矩的代数和。,MA,MB,QAB,QBA,P,例610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试画出该梁的内力图。本例同例6-10反向,解: (1)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全部荷载作用);本题的控制截面为A、B、D截面。 A端为自由端,D端为铰支端,AB为悬臂梁,其控制截面弯矩如图,分段画弯矩图:,按 取得A、B、D截面的弯矩值并连以虚线。 在AB段的虚线上叠加均布荷载q的弯矩,如图所示。 在BD段的虚线上叠加集中力P的弯矩,其值为:,(2)由弯矩图画剪力图 AB段:分离体如图所示

12、:,可得:,10,CD段:分离体如图所示:,BC段:分离体如图所示:,剪力图: 用A、B、C、D截面的剪力值取点并连以直线,得到本题的剪力图,如图所示。,A,B,C,D,工程力学(上),直播课堂7 姚志刚,(六)静定梁作内力图,多跨静定梁按几何组成的相反次序求解,可避免解联立方程。 多跨静定梁组成: 基本部分能独立承受荷载的部分 附属部分依赖于基本部分承受荷载的部分,教材例612(P82) 多跨静定梁如教材图所示。已知 。试画出该多跨梁的内力图。 (1)求支座反力,,(2)作弯矩图:用叠加法 求出控制截面的弯矩(A点、C点、E点、F点弯矩为零),连以直线; 在AB段、EF段弯矩的直线上分别叠加

13、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的弯矩,如教材P83(b)图所示即为结果。,(3)作剪力图 分别求出控制截面A、B左、B右、D左、D右、集中荷载左右及F的剪力;连以直线,结果如教材P83图(c)所示。 利用形状特征直接画弯矩图:即利用四个标准弯矩图画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利用形状特征直接画M、Q图,M(kNm),Q(kN),Q,(七)刚架作内力图,1静定刚架作内力图 平面刚架是由梁与柱所组成的平面结构。横杆称为梁,竖杆称为柱。 各杆间由结点联接,主要为刚结点,也有铰结点。 刚架的特点:梁与柱的联接处为刚结点,当刚架受力而产生变形时,刚结点处各杆端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且能承担弯矩。铰结点联接的杆

14、端可相对转动,一般弯矩0。,(1)常见刚架类型 常见的刚架类型有三种基本类型:悬臂、简支,三铰刚架。应熟练掌握其受力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a简单刚架 简支刚架:刚架与地基按简支梁的形式联接(与地基由二刚片规则组成)。 悬臂刚架:悬臂构件与地基固结。 三铰刚架: 两构件与地基由三个铰联接而成的刚架。(与地基由三刚片规则组成)。,b.组合刚架 构件由刚结点与铰结点组合而成的刚架。其结构可分为基本部分与附属部分。,(2)支座反力计算 a.悬臂刚架_悬臂构件与地基固定联接,固定端的反力有: 。由一矩式平衡方程可求: 由 由 由,b.简支刚架_刚架与地基按简支梁的形式联接。有A端反力,B端反力。由平衡

15、方程可求: 支反力,c.三铰刚架,或整体刚架: 取整体为分离体:求 局部为分离体:(取荷载少的半跨求解简单)求 也可利用,C,(3)计算杆端内力 求解杆端内力的基本方法是截面法: a.截取杆端截面,适当选取分离体(构件或节点),b.正确的受力分析: 已知力(荷载及已求出的力)按实际方向画;未知力按正方向假设。 c.选取适当的平衡方程,避免解联立方程,求解各杆端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小结:刚架支座反力求解后,外力均为已知。任取杆端截面切开,取左(或右)部分为分离体,均只有三个内力未知量,用平衡方程可完全求解。已知力:包括已知荷载、已求出的约束反力,及其它已求出的内力;未知力的计算结果为代数值,其符号的正负表示实际方向:正号与假设的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相反。可以极大的简化计算。一般取任意一杆件或结点校核。,(4)画内力图(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的要求: 注明杆端及控制截面值;弯矩图画在受拉面;剪力图、轴力图注明正负;校核:整体及任取局部均应平衡。,教材例616(P90)作如图所示三铰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及轴力图。,(1)求支座反力: 取整体 取ADC分离体,受力分析如图625(b)所示。取ADC分离体, 解 例中Xa=Xb=10kN,计算错误,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