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4365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精品资源 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违者必究再塑生命精品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3、品读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情感目标:4、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5、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重点: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情况,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拓视野,增加课外积累。教学程序一、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

2、的乐曲。)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二、作者简介(一)教师引入,激起兴趣: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一身的残疾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 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 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美国著名 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

3、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海伦凯勒!与她那伟大成就紧密相连的是这个名字安妮莎莉文(二)交流分享,培养习惯: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搓捻(cu nin):用手指搓。企盼(q pn):殷切地希望。 繁衍(fn yn):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qin x):迁移。觅食(m sh):寻找食物,泛指谋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jn c):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风云突变:比喻变换动荡的局势。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落英缤纷:形容落花

4、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冥思遐想(mngxi):绞尽脑汁,漫无边际地想像。期期艾艾(qqii):形容口吃。三、学习过程(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什么意思?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她原来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结合文中语句作答:第四段,“她”原来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现在她的生命是幸福的,光明的。)2、在海伦心中,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地位?试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第五段: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

5、妮莎莉文老师。)(二)合作探究,赏析研读通过层层推进的几个问题设计,引领学生渐渐理解文章主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1、莎莉文老师为教育海伦.凯勒做了哪些事?(可让学生给文中的三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理由。)学生可能拟出的标题有“认识文字”、“亲近自然”、“理解爱”或“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大自然”、“爱的认识”等等。2关于“爱”的教育: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爱”的?假如你是海伦的老师,请你告诉她“爱是什么”?(教“我”理解“爱”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爱爱的含义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3、安妮莎莉文老师教导了海伦哪些内

6、容?海伦又有怎样的收获?试结合文中语句加以概括。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作者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学会正确拼写单词,“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在暴风雨中感受到大自然恶劣的一面,经受挫折,最终克服恐惧,心灵的成长,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领悟了抽象的概念,逐步理解了爱的含义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4、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塑生命”本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这里是指:(1)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

7、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2)是莎利文老师让“我”回归自然,理解自然。(3)是莎利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利文老师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5、你认为海伦.凯勒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师生一起总结:A、莎莉文老师的帮助:讲究教育方法、善抓教育时机、充满爱心耐心;B、自身因素: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三)体验反思,拓展延伸1、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沙利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的启

8、示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也可以先说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要关心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耐心,要讲究教育方法,要善抓教育时机等。从海伦.凯勒身上,学生可以谈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学会感恩等。2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吗? 展示几位身残志坚的名人照片。教师激励学生: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四)总结全文,感悟人生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

9、视我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关爱他人,让生命得到升华。四、布置作业1、写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屏幕显示)2、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观看影片隐形的翅膀。板书设计安妮.莎莉文:讲究教育方法 海伦 凯勒 :好学的心善抓教育时机 坚毅的心充满爱心耐心 充满爱心再塑生命爱教育爱学生莎莉文老师莎莉文海伦.凯勒光明的使者优秀的教育艺术家再塑生命(板书:痛苦、黑暗 幸福、光明) 自强不息、感恩再塑生命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

10、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从八年级的整个教材体系来看,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时

11、,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为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筛选概括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品读语言。2、领会莎莉文老师博大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3、学习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相对于健全的学生来说,理解盲聋哑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可能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三、说教法学法的设计(一)教法设计: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却不善思考,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优

12、势,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品读语言也较为粗糙,情感体验不够真切、很难与文本的内容产生心灵共鸣,筛选、提炼、概括能力有待提高。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学生思维行为特点,所带班级学生学情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本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结合学生实际,符合认识规律的方法。能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学法设计:1、个

13、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或速读,或精读,或朗读,或默读,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善于与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既突出学生主体性,也体现合作意识。(三)手段选用:教学媒体设计:1、有关画面展示:海伦生活照、邰丽华等人生活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音乐播放:课前播放让世界充满爱,以烘托课堂“爱”的氛围,课堂结束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鼓励学生在困境中自立自强

14、,结束教学。3、有关文字:展示初读课文和重点研讨阶段的学习任务,归纳总结形成板书,直观明了,节省时间。四、说教学构思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理念,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流程为:导入激趣交流资料整体感知探究研读拓展迁移总结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时课前预习1、文海拾贝:自学生字词。2、美文一曲:朗读课文1遍,了解主要内容。4、知识荟萃: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标)(一) 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先放映绿意盎然的画面,配以优美的乐曲。)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

15、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这样设计导语的目的:用图片音乐、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二)交流分享,培养习惯新课标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搜集与作者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速读课文,整体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