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40983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6-全国通用-(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8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卷6一、书写展示1.积累经典,写好汉字。请用楷书认真默写,大小匀称,注意标点。甘瓜苦蒂,我劝天公重抖擞,二、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西安碑林中的书法mi b shng shu_:瞧,王羲之的书体潇洒qng xi_,欧阳询的字体gng jng yu l_,颜真卿的楷书dun zhung xing wi_柳公权则x q_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艺术大师们留下的ji zu_,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gung ci_。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橱窗 圣诞树 百练成钢B.幅度 赤裸裸 落慌而逃C.捆绑 饮事员 饶有趣味D.拘留 逛庙会 司空见惯3.下列四类词语中

2、,所列举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词语中含有数字的:举一反三 千方百计 不拘一格 五花八门B.ABCC式的词语有:波光粼粼 专心致志 生机勃勃 行色匆匆C.词语中含有近义词:无缘无故 旁敲侧击 追根求源 粉身碎骨D.词语中含有反义词:古为今用 舍本逐末 无独有偶 革故鼎新4.下列描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这些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B.我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万户飞天”“鲲鹏展翅”等飞天神话。C.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D.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3、5以下是字典中“虚”字的义项,请据词定义,填写序号。A空;B不真实的,跟“实”相对;C心里怯懦;D徒然,白白地做贼心虚_ 座无虚席_ 虚度年华_ 虚张声势_ 6.朗读下面的句子分别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请填写序号。A悲伤,哀求 B思念,感激 C轻蔑,嘲讽 D惊讶,生气他听后吓坏了,说:“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_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_“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_有一家外国报纸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_ 7.活学活用,按要求填空。(1)【学会劝告】请你运用平时

4、积累的名言、诗句来劝告别人。劝人多读书,你会说:_;劝人莫浪费,你会说:_;劝人守信用,你会说:_。(2)【学会解释】原定周六你和小林一起去看电影,可是不巧,周末兴趣辅导班的老师要求临时调课,你不能如期赴约了。请你打电话向小林解释一下。三、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zh zhuo)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5、在工作卓(zhu zhu)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sh sh)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yn yng)退,逐渐变得眼花耳呜,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_”,变成一条条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_。(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执著_(zh zhuo) 卓_(zhu zhu)有成效侵蚀_(sh sh) 隐_(yn yng)退(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指_,“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

6、更可贵的东西”是指_。(3)按课文内容填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_”,变成一条条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_。这四个“变成”写出了居里夫人_。(4)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的身体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请用“_”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居里夫人还美丽吗?为什么?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眷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

7、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眷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啧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

8、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堂堑丛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对,就是开得旺!只

9、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竖塾。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盟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1)联系上下文,连线匹配划线字的读音,再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xi 儿童不懈春何在:_ji 使出浑身懈数:_ (2)文章在叙述中不断地转换地点,先写_,再到_,最后在_和孩子们一起看花。文章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实际上主要是写_。(3)看到儿童,作者想到的诗句是“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你想到了哪句关于儿童的古诗呢?(4)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0、。A句:这句话中,作者把_比作“魔术匣子”,把_比作“小天使”。句中_、_等词让读者感受到这里的孩子很多。B句:这句话中,作者把那几棵大海棠树比作了_。这样比喻传神地写出了_。文中的孩子怎么形容这些海棠花?_你能用什么四字词语或诗句来形容这些海棠花?_C句:改写句子,意思不变_。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_ (5)在作者眼里,花儿的生长和儿童的成长是有相同之处的,你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请在文中找出。(6)下列哪两项是冰心奶奶的作品?_朝花夕拾 小橘灯 童年 寄小读者四、作文题目:感谢你(您),我的_提示:在漫长的六年小学学习生涯中,你一定得到过不少关爱和帮助吧,有的来自可亲的父母有的来自可

11、敬的老师,有的来阿可爱的同学或朋友清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写,并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书写规范,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叙事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在4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1.趣味成语:成语接龙莫名其妙一(妙_)一_一_一_ 2课外阅读:请根据“精彩语段”填写相关信息,“小说类型”请填写序号日本儿童文学 四大名著 革命题材小说 外国长篇名著精彩语段书名作者主要人物小说类型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依我的计算,我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岛上,是在9月30日。鲁滨孙漂流记_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

12、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_徐光耀_但是,这天上课前,小豆豆去了一次厕所,终于忍不住又往下看了看。就在这时候,那个宝贝钱包“啪”一下掉了进去可能是本来就没塞的缘故吧。小豆豆惊叫一声:“啊”_小豆豆_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蛛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_3阅读并回答问题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汤问)(1)这个故事主要讲“薛谭学讴于秦青”,意思就是_。(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秦青歌唱技艺之高,请用“_”画出。(3)联系上下文,写出句子的意思: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4)成语“响遏行云”沿用至今,用来形容_。(5)这篇古文告诉我们_。(6)我知道_、_也是出自列子汤问中的。答案解析部分一、书写展示1.【答案】天下物无全美不拘一格降人才【考点】字形【解析】【分析】书写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