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9449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酸碱中和滴定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开课教案授课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课时)授课班级:高二(1)班授课教师:黄秋红授课时间:2014年11月 19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掌握酸碱滴定实验的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理解酸碱滴定实验的指示剂的选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从滴定过程中待测液的pH的变化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过程与方法。(2)认识酸碱滴定中酸碱指示剂选取的过程与方法。(3)通过测定液体体积仪器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定量实验中“准确性”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

2、化,养成细致认真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未知酸或碱浓度的测定,养成全面思考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感受“准确性”在定量实验中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判断酸碱滴定终点的方法;酸碱指示剂的选取3.仪器的简介及操作2教学难点:判断酸碱滴定终点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实际运用四课 时 数: 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步入情境】: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需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如果有现成的溶液,我们怎样测定其浓度呢?倾听、回想、思考、生疑。揭示本课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3、趣。【设问】:现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一瓶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你能用什么方法测定它的浓度呢?思考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引入新课】:我们知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那我们能否运用酸与碱反应的原理来测得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酸碱中和滴定。【板书】 第2节 酸碱中和滴定【讲解】将书打开翻到48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那我们来看一下酸与碱的反应原理。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板书】一、酸碱反应原理:HCl + NaOH = NaCl + H2O 【提问】它们反应时两者的物质的量是怎样的比例关系?当两者恰好完全时,盐酸的

4、物质的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师:如果我将硫酸改为盐酸呢,比例关系是怎样的?等式该如何表达?师:氢氧化钠的用量是硫酸的两倍,所以在硫酸的物质的量前要乘以2。师:如何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这个关系式呢?【板书】c(HCl) V(HCl) =c(NaOH) V(NaOH师:在这个等式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要求出的也就是未知的,现在只要知道其它三个量是不是就可以求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其中盐酸的浓度是已知的,我可以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的量,然后测定用了多少已知浓度的盐酸是不是就可以求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完成的书中49页的例题。回答: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

5、或者 用一种已知浓度的碱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 回答:1 : 1生: 2 : 1 生: 2n(H2SO4) = n(NaOH)生: c(HCl)V(HCl)= c(NaOH)V(NaOH)使学生从一元酸、二元酸的角度理解酸碱反应原理。【例题】:用0.1032mol/L 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书中49页表中所示。计算滴定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审题,找出已知V(碱)=0.025L V(酸)=0.02784L C(酸)=0.1032mol/L 求:c(碱)=? 然后,与教师共同完成解题过程。熟练酸碱滴定的

6、计算【设问】:同学们分析上面的例题,要想比较准确的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 思考后得出:准确测定两种溶液的体积;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我们怎么才能比较准确测定盐酸的用量的,这就是下面要讲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 巩固上面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板书】二、中和滴定的操作【讲解】滴定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下面主要介绍滴定管。1.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展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由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归纳: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7、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碱溶液。 观察、思考、并产生疑问: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结构上有所不同对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设问】: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结构上不同呢?提示同学们从玻璃的主要成分及碱的化学性质等角度考虑。教师强调:注意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氢氟酸以及Na2SiO3、Na2CO3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思考、讨论得出:碱液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碱式滴定管用乳胶管结构代替。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设问】滴定管的0刻度在哪儿,为什么不选用量筒呢?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

8、比较等思维能力,明确为什么要使用滴定管。【设问】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追问)怎样选取择指示剂?展示几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讲解】人体视觉对于颜色的变化敏感度,对由浅色到深色更易被察觉到,所以颜色的变化应该是由浅到深更为合适,因此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哪种指示剂更为合适小结:在学生回答后总结:1中和滴定不选用石蕊作指示剂;2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倾听、思考为什么?并准确记忆。明确指示选用的原则,并为学生思考留有余地【过度】现在我们就用酸碱滴定的装置,测定这瓶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板书】2、操作步骤: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

9、、赶气泡、调液面。滴定: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数据处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观察、记录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小结: 1、酸碱反应原理:HCl + NaOH = NaCl + H2O2、中和滴定的操作(1)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2)操作步骤: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滴定: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作业:书中53页第10、11题 认真记下作业。板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课时)一、酸碱反应原理:HCl + NaOH = NaCl + H2Oc(HCl) V(HCl) = c(NaOH) V(NaOH)二、中和滴定的操作1.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碱溶液。2、操作步骤: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滴定: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数据处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