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383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学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邓砚云副组长:尹富贵(支部书记)、谢奕祥(副校长)、何敬贤(副校长)成 员:黎文军(政教处主任)、张成职(教务处主任)、 吴敏东(总务主任)、黎明海(教务处副主任)、孔令锋(总务副主任) 卢维年、苏福英(高三班主任)高考信息员:黄敏桂岭中学高三科任教师名单 姓名性别任教科目职务江涛女语文(理科)莫晓园女语文(文科)张成职男数学(理科)教务主任彭枫男数学(文科)陈艳眉女英语(理科)卢维年男英语(文科)英语教研组长文科班主任周媚女政治宋兆仍男历史黄广幸男地理林其昌男物理左启凤女化学苏福英女生物理科班主任陈威男体育20112012学年度高考备

2、考、复习工作计划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高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2011年高考中,参加考试人数119人,上二本线3人(均为文科班学生,其中1人郑燕游为美术生),上三本线8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使我校2012年的高考抓早抓实,力争高考高于2010年高考水平。根据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和策略指导思想: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同心同德,科学备考;树立信心、迎难而上, 发扬传统,团结拼搏,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二、目标定位发扬团结拼搏精神,增强质量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敢于超越突破,努力争取本科上线人数有所突破(今年参加高考人数为?人),力争一本上

3、线?人,二本上线?人,三本上线?人,专科上线率比2011年有所提高,要求各班、各学科教师围绕学校总体目标,根据实际,确定班级和学科的目标,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落实。努力争取实现今年的高考奋斗目标。三、具体措施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运作。高三年级是高考复习迎考的实体,全体科任教师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及时制订调整备考计划,把握教学过程各环节首尾相接、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正确处理好讲授新课与复习巩固之间的关系,把握“两纲”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熟悉文本,认真指导学生打好基础,融会贯通。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知识的积累、迁移,能力的培养形式,充分发掘学生个性特长,扬长补

4、短,全面发展。复习迎考进程表:阶段时间复习内容、形式第一轮学年初至二模前(2011年10月1日2012年2月28日)抓知识、能力点,夯实基础,系统复习,形成知识、能力网络。第二轮二模后至六模前(2012年3月1日至5月10日)专题复习,突破重点,查漏补缺,综合训练第三轮六模后至高考前(2012年5月10日至6月4日)回归文本,回归基础,释疑解难,关注热点,摸准信息。2011年高三模拟考考试时间安排表:模拟考次数时间备注第1次2012.1.112012.1.12第2次2012.2.242012.2.25第3次2012.3.72012.3.8贺州市一模第4次2012.3.312012.4.1第5次

5、2012.4.122012.4.13贺州市二模第6次2012.5.42012.5.5第7次2012.5.232012.5.24第8次2011.6.22011.6.32、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强化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备考工作领导小组,重视加强高三年级的管理,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努力营造紧张有序、务实、高效的备考氛围;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和行为规范的自觉遵循者。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与高三年级挂钩,指导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协调科任教师的关系。深入了解备考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备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三年级主管领导:何敬贤加强

6、高三年级部的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过程的良好运作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1 抓住“四个节点”。学年初开学到期中考试:指导学生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树立高三意识、高考意识;教师在授课中的安排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基础为主,起点较平。期中考试到学期结束前:工作重心是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各学科加强能力训练。下学期开学到四月底前:完成各学科的第二轮复习,提高综合能力,进行考试技能、技巧的训练。五月初到高考前:学生处于飞跃时期,重点是强化能力训练,加强答疑和分类指导,强化心理训练。2 执行“五个坚持”坚持抓好教学常规。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沟通会议制度、备课组长例会制度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着重抓好备课

7、组专题研究工作和高三教学会议的组织工作,做到“四个优化”A、优化具体备课,提升备课质量。经过具体备课,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各科质量。各学科中要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优势,加强互相切磋,把老教师的专业深厚扎实与青年教师的思维灵活敏捷结合起来,通过集体备课优选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B、优化专题复习和试题讲评。专题复习的任务就是运用归类法,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各章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的内容予以纵横相连,形成前后贯通、左右并串、条块分明、全面系统的专题知识网络。试卷讲评要体现针对性、明显性、系统性、启发性特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复习效果的大敌,指导复习时一定要避免。C、优化专题试题,提高测

8、试质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做完所有的试题,教师必须精选题目,举一反三,使学生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没有必要让学生重复地做。要求学生做的习题,教师必须事先预做。D、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四个转变”。变方法介绍为思路的选择;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课,突破高考重点和热点;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坚持高三任课教师一月一会制度。力争使高三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并努力在教学常规的内涵和外延作一些开创性的探索。坚持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要求各科以书面文本形式在高三年级教师会议上对2008、2009、2010、2011年四年各学科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命题立意所在,掌握常见题型,

9、预测高考中可能出现的新题型,以此指导日常教学工作,及对本年度高三的教学提出积极的建议。坚持改变教学方式的尝试。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听课制度,对高三课堂教学进行督促指导。听课核心除了突出“上课内容与高考考点相关度”、“课堂密度与效度”以外,重点解决“满堂灌”问题,坚持摒弃保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免抑制、窒息学生的思维,把课改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坚持月考制度,以月考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考后分析,实施质量监控。每一次重大考试后,对每个学生、每个班级进行成绩统计分析,除平均分外,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更关注对每一个学生高三全程学习成绩的具体分析,绘制图表直观把握,从中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调

10、整方案。班主任要做好每位学生尤其是临届生的书面分析,任课教师要提出临届生成绩提高的具体措施。坚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充分调动教师能动性相结合。成立班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实行高三教师弱科辅导制度,每周一至周四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教师放学后在办公室或教室辅导、释疑。3、高度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利用,加大考研力度。按照教学常规组织研究高考改革及命题趋势,切实抓好教研、考研工作。逐步落实学科教学教研化、考试研究课堂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备“教纲”、备“考纲”、备“考点”,讲课时要体现、突出高考考点,做到省时高效,注重能力的培养,防止题海、疲劳战术。充分利用我校现代化媒体技术的优势,参加

11、区内高考备考会,充分加强信息交流,多方收集高考信息,重视信息的分析,整理和利用。把考试研究贯穿到日常教学、备考工作中去。教务处有计划地组织各任课教师集中研究高考动态,研究近年高考考题的命题特点,把握高考考题的稳定性、连贯性和变化方向。同时重视研究本届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备考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考的阶段性总结,不断创新,再创佳绩。4、降低备考着力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指导。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思想、学业和心理需求,降低备考着力点,班级管理上“抓两头以促进中层”,重视潜力生的稳定和转变,降低着力点,消除备考中的消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备考保驾护航,在管理中出效益、出成

12、绩。教学上,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继续实行“抓中档、挑两头”的策略,确保中档题拿高分,拉动低档题多拿分。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备考中实行分层次指导:对上层临届生,采用家教式的组织,导师式的指导,重点扶持,着力培优;对中层游离生,指导他们寻找缺漏,弥补不足,采取针对性训练,着眼于提高,上限游离明显;对下层潜力生,着眼于打基础,固本扶弱,不断提高他们的学科基本能力。从实际出发,协调师生关系,特别是在冲刺阶段,师生更要同心同德,加强沟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寻找自己的弱项,突破个体局限,全面提高学习质量。5、培优扶差,加强弱科辅导,促进各科平衡发展。进行弱科辅导是高考备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年,

13、我们在2010年高考备考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让学生明白参加弱科辅导的意义,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耐心帮助学生清楚自己有无弱科,哪是弱科,积极主动参加弱科辅导,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存在弱科的“临届生”一个不漏地愉快参加辅导。各学科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落实专题,分工协作,使针对性辅导确有实效。加强优等生培养,对每次大考后的文理科班前十五名学生实行动态圈定,重点辅导,提高竞争意识,确保临届生有新的突破,提高上线率,实现我们的目标定位。6、切实抓好考前心理辅导,强化学生思想教育。高考的激烈竞争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使部分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4、甚至心理障碍。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善于望闻切,消除学生复习迎考中出现的急躁和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信心和毅力及备考复习效率。7、重视特长生的培养,为高考增添亮点。特色圈定体育、美术等方面特长生的培养对象(今年我校体育生2人;艺术生3人,其中艺术1人上本科),制订具体辅导计划,进行术科专业训练,选送美术生到有关专门学校集训,以提高术科基本技能,争取在特长生方面有所突破。科任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和挂班领导交流情况,及时解决学生训练过程出现的实际问题,保证术科成绩与文化科成绩的平衡发展,争取特长生上线人数及上线率比去年有较大的提高。

15、8、进一步加强备考常规工作,确保备考有条不紊。(1)视导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6日到4月13日),视导小组成员按教务处安排听毕业班各科任教师的课至少一节,走访学生,了解情况;第二阶段(4月20日到高考前),视导小组成员随机听课,并及时将信息建议反馈给教师,及时解决备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2)加强阶段性总结及考纲的学习研究。每月定时召开一次毕业班工作会议,总结前阶段备考工作,密切关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布置下一阶段的备考工作任务。对考纲的学习研究,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方式,以个人自学为主,并把自学贯穿于平时的备考当中。(3)分层次召开学生会议。开好毕业班学生高考誓师大会、分层次会议、学生座谈会等会议,关心学生的成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前途,看到出路,从而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复习迎考之中,有足够的信心和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