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阅读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349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阅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阅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阅读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

2、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

3、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

4、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1)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答: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2

5、)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答: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3)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4)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答: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5)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蒲公英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答: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雪地里的迎春花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

6、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

7、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

8、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A)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

9、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

10、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B)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1)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10分)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丢失发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 (2)文中写母亲“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这个细节表明了什么?(10分) 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答到“担心”即可,没答“担心”扣5分) (3)文中划线(A)处属于 外貌 描写,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10分)说明了父亲为了家人一个人在外不仅辛苦劳作,更是节衣缩食,让人看了心疼,使父

11、亲的形象更加高大。(4)文中划线(B)处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一句有何含义?(10分)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4分),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亲。(3分)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3分)讲故事的人莫 言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

12、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B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

13、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

14、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选文为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有删改)(1)选文主要回忆了作者成长中的哪三个故事?

15、请简要概括。“我”多算买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被母亲批评);“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母亲默许“我”去集上听书。(2)选文第三、四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相关细节的词语。批评、默许、担忧(忧心忡忡)。(3)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甲: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乙:每当我劳动归来,进大门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踏实。甲句中“一就”表示两件事紧紧相连,细致准确地突出了“我”对母亲的牵挂;“一块石头落了地”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牵挂。(或:“一就” “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些词语的运用,细致准确、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我”对母亲的牵挂。)(4)从选文的第一段中,你读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位正直、有尊严、爱孩子、有远见(会教育孩子)的劳动妇女。儿子占了人家小便宜,她觉得丢脸,体现她正直的个性,不愿因此被轻看的尊严;她爱孩子,但更重视人品:一毛钱事小,但贪小便宜、缺少同情心关乎品质事大,所以孩子的行为更让她难过。这是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有远见的表现。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生,最珍奇,最可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