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117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初二语文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二. 重点、难点: 大自然的语言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奇妙的克隆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科学道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的写法。 三. 新课讲解: (

2、一) 大自然的语言 1、字词: 衰草连天shui 连翘qio 纬度wi 销声匿迹xio 蓑衣su 阻 挠no 忌讳hu 悄然无声qio (1)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了。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10)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11)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2

3、、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20 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 年赴美国留学,1918 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 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 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 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 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 年 10 月,他被任命为中国 2 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 我国五千年气候

4、变迁的初步研究 、 物候学等。 3、通读初知: 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3 段):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 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 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 段12 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深入剖析: 第一部分: 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 “再过” “不久” “于是转入” “到了” “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 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5、 ” 举了三个例子。 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 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 第二部分: 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是活生

6、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 杂得多,灵敏得多。 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 件对生物的影响。 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 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 因素则是时间因素。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

7、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 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 。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 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 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

8、便向低处流。 第四部分: 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 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 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 ,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 、两个“还 可以利用来” “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 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

9、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 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5、整体把握:语言特点 第一、二段中,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 切动人。 )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 (3)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 象。 )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 用词形象、典雅。 )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

10、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 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 “风雪 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 (9)用“传语” “暗示” “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4 (10)用“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 典雅。 (11)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 十分形象生动。 作者以优美生动的写

11、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 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 6、小结: 本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运用 举例子说明,使人清楚明了,确信无疑。此外,本文用词形象、典雅。 (二) 奇妙的克隆 1、字词: 囊nng 胚胎pi ti 蟾蜍chn ch 脊椎j zhu 两栖g 繁衍(yn):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2、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 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

12、显易懂。 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 “一个细菌经过 20 分钟左右就可一分 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 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 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紧承前文, 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 。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 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 味。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要介绍和说明。这一节作者没有以

13、 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 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 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两条线索有机 结合,大大增强了说明效果。 (3)克隆绵羊“多利” 。这一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 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节从三个方面写“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

14、义。 但是,作者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而是对克隆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 思考。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 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3、问题探究: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 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 ,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和引资料。举例子:列举葡萄 枝、仙人掌

15、、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引资 料: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 么一回事。 (3)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 ”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 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 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 。 (4)克隆技术的弊端: 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4、语言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1) “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

16、过 385 天 59 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 10 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 (2) “在 189 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 过难关,经过 80 多天培养后长成 8 厘米长的鲫鱼。 ” (3) “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 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 (4) “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 (5) “经过 247 次失败之后,他们在 1996 年 7 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 小绵羊。 ” (6) “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 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