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2161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论文护理成效论文: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摘要】该论文的目的:探讨应用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方法: 326例儿科住院患儿的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3例,论文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质量持续改进法。结果:护理质量改进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 05.结论:护理质量改进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关键词】质量持续改进法;儿科护理;成效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2、pediatric care us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 ent.【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pediatric care us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326 cases of pediatric inpatients, randomized single-blind divided into experim

3、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6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with routine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are, plu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method.Results: com-pared th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quality of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was significantl

4、y increased.Experimental group,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their families comparedwith the controlgroup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 05.Conclus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patientcare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ofpatients.【Key word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method; Pediatric care;Effect我国国家标

5、准GB/T19001中“持续改进”的含义是“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向“质量改进及质量持续改进”的过渡,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是新时期医院管理发展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2。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儿科护理质量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患儿326例,其中男144例,女182例。年龄4个月4岁,平均14个月。病程最短3 d,最长25 d。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质量持续改

6、进护理组(实验组)163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6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 2方法1. 2. 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1. 2. 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质量持续改进法,以期不断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1. 2. 2. 1预测管理是保证护理管理者从人、物、技术、时间和信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1)时间预测。预测高峰期到来和持续时间。如2009年初夏的高峰期均提早到3月份,且持续时间延长,而秋季腹泻高峰期较以往推迟。2008年的手足口病流行期。在高峰期应尽量避免护士休长假、培训、外出等;

7、高峰期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应急能力。(2)人力预测。预测高峰期的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员不足是肯定的,因此平时应加强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使其能胜任儿科护理工作。儿科护理最特殊之处是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和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制定儿科护士专科能力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做到新护士都能掌握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特别是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技术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3)物资预测。根据近几年高峰期的状况,提前做好充分的物品添置工作,如最基本的床单位,患儿基本生活用品、办公用品、药品等。防止高峰期时引起护士的忙乱和收治患儿时的时间耽搁。(4)信息预测。了解高峰期疾病的特点,观察疾病谱的动态变化。当有季节性疾病

8、发生的趋势时,应加以警惕,护理管理者应考虑人、物等应急措施,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对。1. 2. 2. 2弹性管理是手段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是医疗保障的重要部分。采用弹性管理的方法,弹性配备儿科护士,即按淡季住院患儿数配备固定的儿科护士,高峰期时,则根据需要增加能胜任儿科护理工作的护士,以缓解儿科固定护士的工作压力。1. 2. 2. 3细节管理是关键高峰期工作量大,护士容易漏掉一些细节。首先,加床一般有固定的床位号,因此加床时最关键的安全因素是床位号要及时贴上且要醒目,及时挂上床头卡,以便核对。强调晨间交接班,安排专人做好床位号、床头卡的核对工作。同时要求护士认真记录输液巡视卡,以便

9、保存。重视护士自身的心理反应,加强交流,了解护士应对高峰期的想法、措施、存在问题,以便加强支持和协调。启用质量持续改进本,发动每位护士登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缓急,护士长每日、每周进行问题反馈,制定改进措施、改进日期、改进情况等,要求护士每日阅读。减少同样问题反复发生,达到护理质量质持续改进的效果。1. 2. 2. 4技术管理是基础护理新技术的应用,如普及静脉留置针。高峰期绝大部分的工作量是输液,护理管理的重点主要在于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我院儿科高峰期住院患儿周围(头皮)静脉置管率达98%,其月静脉置管达312人次。由于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7296 h,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即减少了

10、每日重新穿刺的工作量,头皮针输液过程中因穿刺失败而再穿刺的工作量,由于每日静脉穿刺造成血管破坏而找血管难,穿刺成功难导致的护士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技术进步,让护士有能力完成大量的治疗(输液)任务,同时,可留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护理服务。1. 3评价项目方法设定护理目标,了解服务质量现状,明确患儿的需求。临出院前对每位患儿和家属进行出院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分析判断持续改进的必要性,从而决定护理质量的范围,列出重点护理质控项目。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采用K-WH检验。=0. 05。2结果3讨论儿科是一门集多学科专业于

11、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儿科服务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细节处理。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细节的处理是一门深入浅出的学问3, 4。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是依托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平台,借助护理质量数据管理对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自动监控,以护理质量管理系统为评价,实现护理质量基础数据采集,护理质量自动分析、监控,质量风险前瞻预防,并通过护理项目监督、分析,高效率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达到护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近年来,我院在儿科病高峰期来临前均召开护士会议进行动员,明确护理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的对策,使各位儿科护士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部署和人员安排,并在高峰期过后进行工作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于专业护士

12、要安排一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并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护士来担任。良好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进行来源于良好的工作习惯。众所周知,儿科护理工作琐碎而忙碌,操作技术要求高6。每天不仅要完成固定的日常工作,还要处理临时的、突发的一些事情。因此,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尤为重要。通过临床实践,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得出:预测管理是保证,弹性管理是手段,细节管理是关键,技术管理是基础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护理管理的过程控制取得了成效,使护理人员能从容地应对高峰期儿科病房繁重的护理工作并取得的良好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高峰期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任务。【参考文献】1徐朝艳,郑志惠,

13、张振路,等.个体特征对护士职业紧张与疲劳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6): 530-532.2陈卫春.对当前护理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5): 450-451.3董军,张宏雁.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2, 9(5): 425-427.4王庆林,向月应,张卫兵主编.现代医院整体医疗治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5邵海燕.持续质量改进在晨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6, 21(2): 62.6蔡淑玲.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法防治褥疮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6): 467-468.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