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的2(医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420721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痛分娩的2(医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无痛分娩的2(医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无痛分娩的2(医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无痛分娩的2(医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无痛分娩的2(医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痛分娩的2(医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痛分娩的2(医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痛分娩 (Painless labour),无痛分娩概述,一、分娩镇痛的发展史,1846年10月16日美国Morton医师最先在麻省总医院演示了应用乙醚吸入实施外科手术麻醉,这一天成为近代麻醉学历史的开端。 1847年10月,Simpson医师把三氯甲烷进行分娩镇痛的观察结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至此标志着分娩镇痛历史的开端。,一、分娩镇痛的发展史,1938年美国的Graffagnino和Seyler行腰部硬膜外阻滞完成了分娩镇痛。 1961年Bromage证明了分娩时产痛的脊髓传入通路,推动了腰部硬膜外镇痛技术的应用,二、分娩镇痛国内外概况,(一)国内外分娩镇痛的开展概况 美国,产时镇痛主要

2、以单纯硬膜外镇痛为主,由1981年的9%22%上升到1997年的21%50%。 英国,1970年后,分娩镇痛率达98%。,二、分娩镇痛国内外概况,(二)中国分娩镇痛开展概况 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出生新生儿人数约2000万,可推断我国的分娩镇痛率不足1%,剖宫产率却高达5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率高达60%,剖宫产率却在20%以下。,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一)分娩痛的程度 大多数初产妇和经产妇在阴道分娩时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大约有50%的产妇分娩时感受到剧烈疼痛,认为难以忍受(其中20%的产妇感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可达“痛不欲生”的地步。,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3、,(二)分娩痛的产生机制 第一产程 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及宫颈和子宫下段的扩张。疼痛部位主要发生在下腹部和腰部。在宫颈扩张到78cm时最为剧烈。,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第二产程 来自宫颈扩张的疼痛逐渐减轻而代之以不自主的排便感。特点为疼痛部位确切,集中在阴道、直肠、会阴,性质如刀割样锐痛。,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第三产程 子宫容积缩小,宫内压下降,会阴部牵拉消失,产妇感到突然松解,产痛明显减轻。,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三)影响分娩痛的因素 身体因素 生理生化反应因素 心理因素 文化和种族因素,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四)分娩痛的神经传导通路 腰丛神经 T12或L1L4脊神经前支组成。

4、 骶丛神经 L4 S5神经的前支组成。 骨盆内脏神经 从S2 S4发出,形成子宫阴道丛。,三、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五)分娩痛对母婴的影响,四、分娩镇痛的益处和意义,缓解分娩疼痛的益处 有研究表明,硬膜外镇痛通过阻断伤害刺激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可有效减少儿茶酚胺、内啡肽、ACTH和皮质醇的释放,从而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并减少由疼痛引起的心输出量增加和血压升高。,四、分娩镇痛的益处和意义,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镇痛可真正提高母婴健康和安全。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和胎儿的权利。 分娩镇痛是向传统生育观念发起的挑战。,四、分娩镇痛的益处和意义, 分娩镇痛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倡导人性化服务,缩

5、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是对中国现行医疗体制的挑战,五、分娩镇痛的适应症, 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脊膜炎、脊髓灰质炎、颅内压增高以及有严重头痛者;无隐性脊柱裂;无腰椎间盘脱出;无椎管狭窄史;无脊柱外伤史; 无全身化脓性或脓性感染以及在穿刺部位和其临近组织有炎症者;,分娩镇痛的适应症,分娩镇痛的适应症, 无重症休克及未纠正的低血容量; 无败血症、凝血机制障碍以及全身肝素化者,血小板100109; 无过度肥胖、无穿刺点标志不清;,分娩镇痛的适应症, 无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者; 无椎管内肿物和其他病变或经过多次重复穿刺注药者; 无癔病、情绪特别紧张不合作者; 无贫血(Hb80g

6、/L),恶病质、衰弱者,六、分娩镇痛的方法,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法 精神安慰分娩镇痛法 针刺镇痛 经皮电神经刺激仪 水中分娩,六、分娩镇痛的方法,药物性镇痛方法 吸入性镇痛法 全身使用阿片类药物,六、分娩镇痛的方法,局部神经阻滞法 宫颈旁阻滞 会阴神经阻滞和会阴浸润阻滞,六、分娩镇痛的方法,椎管内神经阻滞法 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术,六、分娩镇痛的方法,连续腰麻分娩镇痛术 骶管阻滞,腰部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术,一、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就是维护产妇及胎儿安全的原则下,通过正确用药,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即可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传递,从而

7、达到避免或减轻分娩痛苦的目的。目前,“无痛分娩”多采用“硬膜外麻醉”。,一、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是国内外麻醉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性的分娩镇痛方法,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 作为“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即运动阻滞最小的硬膜外镇痛。,一、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需要说明的是,“无痛分娩”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它的应用是让难以忍受的子宫收缩镇痛变为可忍受,或只是感受子宫收缩而不痛。通常麻药停止注射后,1小时便可恢复。所以说,称为“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一、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硬膜外镇痛的优点 提高产妇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产妇更安全 减少器械助产的机会

8、 无误吸危险 可以消除分娩痛反射对机体的影响 对产程及母婴无明显影响 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一、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硬膜外镇痛法的缺点和局限 要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 难以避免的操作失败 可能引起低血压、头晕 满意率及镇痛效果有时欠佳,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硬膜外局麻药物的应用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药物剂量 当宫口开至(即进入活跃期)3cm,可于L23或L3 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置管4cm后,先注入1.5%利多卡因3ml的试验量后,给予上述药液1015ml,建立镇痛平面。起效时间1020分钟,持续作用时间6090分钟。,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给药

9、方式 单次间隔给药法 持续输注法 患者自控镇痛法,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腰部硬膜外间断注药法 是手术中硬膜外麻醉最常见的给药方法,它同样适用于硬膜外的分娩镇痛。,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正常过程的分娩镇痛 标准给药方法为: 用药:0.125%布比卡因+肾上腺素1:80000+舒芬太尼1:000000共计10ml的溶液(12.5mg布比卡因+12.5微克肾上腺素+10微克舒芬太尼)45秒以上缓慢注入硬膜外隙。,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产程进展快的分娩镇痛 硬膜外只给一次镇痛药物,即可完成第一产程。 硬膜外隙给予0.125%布比卡因+肾上腺素1:800000+舒芬太尼1:100000的药液

10、14ml(布比卡因17.5mg+肾上腺素17.5微克+舒芬太尼14微克),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潜伏期镇痛 在宫口开至12cm时,硬膜外给予10ml或舒芬太尼10微克待进入活跃期后,才加入低浓度的局麻药物。,腰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术,腰部硬膜外连续注药法 通过容量泵(持续注入器) 持续注入硬膜外的方法。,分娩镇痛的必要性,剖宫产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孕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缺乏正确的妊娠分娩的知识而造成对分娩方式错误地选择。可以通过孕妇学校讲座、宣传展板或发放宣传材料等产前教育方式,使孕产妇更多地获得科学的妊娠分娩和分娩镇痛的知识,有利于正确选择分娩方式,而有效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无

11、痛分娩方法的选择,药物性镇痛为主要镇痛方法约占80%,非药物性镇痛作为辅助的镇痛方法,只占20%的比例。其中,椎管内阻滞法的镇痛有效率最高,达95%以上,其次为N2O吸入法为50%80%。,镇痛时机的选择,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以后,方可实施椎管内阻滞镇痛,过早镇痛有导致第一产程延长之顾虑,并会增加剖宫产的风险,但是,近几年,国外一些文献陆续报道,证实了潜伏期镇痛同活跃期镇痛一样均不延长产程,不增加宫缩素的使用量,也不增加剖宫产率。,分娩镇痛模式的选择,潜伏期产痛较轻微,应以非药物性镇痛(导乐式分娩或韩氏镇痛法)为主,进入活跃期后,产痛加剧,应以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为主。 N2O吸入镇痛法适用于各个产程。,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