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841537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2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训练28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9浙江稽阳联考)苏联经济发展状况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这样形容苏联(俄)某一时期:“尽管战时的条件艰苦,但在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工业企业国有化改革后,工人和农民真正感觉是为自己劳动而不是被迫劳动,基于共同体思维来组织战时经济激发了人民劳动的热情,其中包括劳动人民自发进行的义务劳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斯大林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尽管战时的条件艰苦”“工人和农民基于共同体思维”“义务劳动”,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是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物资匮乏,义务劳动是战时共产主义政

2、策的内容,故A项正确;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此时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斯大林时期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挫伤,不符合“工人和农民真正感觉是为自己劳动而不是被迫劳动”,排除C项;戈尔巴乔夫时期不符合“战时的条件艰苦”,排除D项。2(2018江苏泰州中学期末)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下列能体现列宁这一主张的是()A农业上实行了余粮收集制B商业上取消一切自由贸易C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重工业上有计划优先发展答案C解析新经济政策实

3、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该措施叫国家资本主义,C项正确;A、B两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属于斯大林模式特点。3(2019浙江五校联考)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B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C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D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利用

4、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有关,它是在1921年俄共(布)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已经被镇压,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排除C项。4(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联领导人认为:“我们不

5、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为此,苏联()A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B提高农产品价格C借鉴西方工业化经验D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D项正确。A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排除B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处于对峙的状态,无法借鉴西方工业化经验,排除C项。

6、5(2019江苏苏州调研)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92%,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7%,到194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经济产值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从4%跃升到19%。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A新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B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相适应,因而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故选C项;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在位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而题干中的时间19261940年间,

7、属于斯大林领导时期,故排除A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并没有影响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当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处于隔绝状态,故排除B项;题干问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惊人的原因,D项是题干意思的归纳和概括,而不是在阐述原因,故与题意不符,排除。6(2019河南联考)1954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许多州、边疆区和共和国的集体农庄在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后剩下来的粮食,不能满足集体农庄在公共经济的一切需要。”这表明当时苏联()A对农民征收赋税较重 B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C农业集体化弊端凸显 D农村存在着粮食短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后剩下来的粮食,不能满足集体农庄在公共经济的一切需要

8、”,这恰恰表明在当时的苏联农村存在着粮食短缺的问题,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材料无法表明,排除;材料只是提到苏联粮食的情况,无法表明农业集体化弊端凸显,C项错误。7(2018河北枣强中学期末)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在理论上取得决定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答案D解析“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说明赫鲁晓夫改革试图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9、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突破,故A、B两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故C项错误。8(2018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文章光荣与混乱并行中指出: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该文指出了赫鲁晓夫()A没有批判斯大林体制B对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C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答案D解析由“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可以看出,赫鲁晓

10、夫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批判,但是批判不够彻底,故排除A项,选D项;B、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9(2019四川射洪中学月考)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该表反映了()A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B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D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答案A解析由图表中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工业利润总额和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有所提高的现象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排除B项;C项中“得到较大提高”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D项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早于

11、图表中的时间段“19611970年”,排除。10(2018河南周口期末)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A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B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C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D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答案C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在美苏争霸时期处于优势地位,20世纪勃列日涅夫受到欢迎,体现出苏联人民想重回大国的愿望,故C项正确;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只是航天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拖垮了苏

12、联的经济,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体制,故D项错误。11(2018陕西城固期末)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A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B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C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D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答案D解析“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五年内赶上美国”的口号显然不符合实际,苏联存在的问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显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故D项正确;该改革措施并不是“对症下药”,故A项错误;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是赫鲁晓

13、夫改革,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属于浮夸风,苏联改革并不是受之影响,故C项错误。12(2018山西大同期末)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苏联民众产生这种反映的原因是()A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B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斗争C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人民对戈尔巴乔夫获奖的冷漠、反对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由于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不

14、关注民众的生活问题,而这也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提供了机会,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民众的态度,与意识形态无关,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C项错误。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9浙江十校联考)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调动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可以看出

15、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苏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故C项错误,A项正确。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式确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压抑了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14(2019山东青岛调研)1921年,苏俄政府规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到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据此可知苏俄()A改变了十月革命的奋斗目标B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C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大力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限度的恢复资本主义,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这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