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1518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医人济世同仁堂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在荧屏上热播不衰,让全国观众认识并熟悉了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药业世家白家老号。但了解内情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白家老号的生活原型,就是具有三百年历史、誉满天下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三个字。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药店。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一、同仁堂简介“同气

2、同声济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这副对联已在同仁堂药店悬挂了300多年,作为目前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医世家,几百年来同仁堂一直秉承“济民济世、医国医民”的优良传统,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3、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二、同仁堂的创立、传承与发展(一)创立之初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创始人乐显扬。乐氏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水镇,祖上自明朝永乐年间迁至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卖药为业。据文字资料记载,乐显扬秉性朴诚,居躬简约,喜阅方书,善辨地道药材疑似。他认为,“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唯医药为最。”乐显扬曾为清太医院吏目,毕生博览医药典籍,精研修合之道,怀着医人济世的抱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经验,于康熙八年(1669年)在北京创办药室,

4、因雅爱“同仁”二字,故以此命作堂名。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科考落第后,继承父志,在北京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同仁堂从此登上历史舞台。乐凤鸣在同仁堂药铺创立伊始,不惜五易寒暑之功,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给类剂型配方,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汇编一本名为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的书籍,并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为乐氏家族后继者一直传承发扬。乐凤鸣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了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不仅满足了医药上的广泛需求,而且在社会各阶层迅速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乐凤鸣编制的同仁堂药目一书,使“同仁堂”三个字迅速传遍全中国,不但一般病家、商客从各地云集北京赐

5、顾,连雍正皇帝的御药房也明确指令用药必到同仁堂拣选。同仁堂在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直到1911年帝制结束,历经八代皇帝,近二百年未被更换。至今故宫博物院仍保存着同仁堂制作的紫金锭等药物。由于承办官药且药房独特,是同仁堂在同行业取得了官商一体、财势两旺的医药至尊地位。(二)中道变故同仁堂自清康熙八年创立,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这84年间一直由乐氏家族独资经营。乾隆十八年因经营不善,兼遭天灾之祸,处境艰难,以至难以支撑。此情况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为此,乾隆皇帝特批准同仁堂招商继办,从此同仁堂开始了长达90年的外股参与的经营历史。先由张姓接办,继而外股日增,后又历

6、经典让,乐氏家族濒临危境,最后终于在北京乐氏第十世乐平泉手中恢复了祖业。(三)老铺中兴在乐家老铺的历史上,乐平泉可以说是一位中兴人物。同仁堂在他的锐意经营之下,广交官府、广筹资金、拓宽影响、理家治店、精研新药,不仅将外股全部收回,债务统统清偿,而且营业日渐兴旺,声誉卓著,重塑同仁堂稳固的根基,从此老铺走上中兴之路,直到建国之初。(四)公私合营同仁堂在乐氏家族带领下的中兴道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北京乐氏家族第十三代乐松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乐松生在同仁堂史上是乐家老铺最后一代主管人。可以说,在乐氏家族的历史上,乐松生是一位杰出的人才。乐松生出生于1908年,早年就读于北京汇文大学堂和天津

7、甲等商业学校,1928年进入同仁堂的分支机构天津达仁堂,担任副经理。乐松生性格开朗,重义气,乐助人,轻财好施,广结善缘,为达仁堂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1947年,乐松生在担任达仁堂副经理的同时,代表乐氏家族四大房管理北京同仁堂。当时的同仁堂正处于四房共管的时期,所谓四大房就是乐家中兴人物乐平泉的四个儿子各自所组成的家庭。“四房共管”即每年从同仁堂提四万两银子平分给四房,每房一万两,分三节支付,不再分红。各房可以用乐家老铺的招牌在各地开分号,但不能用共有的“同仁堂”字号。四房当时虽然议定了共管制度,但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政,四房在各地开设的分号多达34家,还常常为了蝇头小利明争暗斗。对同仁堂的日常管

8、理却很少理会。第四方的乐达仁和乐达义(乐松生的伯父和父亲)曾留学英国和德国,在经营方法上比较先进,使得第四房的“达仁堂”营业最为发达,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逐渐脱颖而出,也为乐松生主管同仁堂打下基础。1947年乐松生接管同仁堂时,同仁堂只有员工190人,资金约80万,年产值16万,零售额约30万。由于四房多年的各自为政,使得同仁堂老铺制药所用的设备年久失修,铺面的管理也陷入一片混乱,同仁堂已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为了挽救和发展这个百年老店,也为了使家族“医人济世”的古训得以继续传承发扬,1954年,由乐松生带头、同仁堂乐氏资方向政府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由北京地方工业局代表和同仁堂全体股东代表在公私合

9、营协议书上签字,从此同仁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并开始了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之路。(五)发展现状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 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 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2004年 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同仁

10、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1032工程”。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

11、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三、同仁堂的成功之道文化传承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国共内战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历经十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为何可以三百年不倒?同仁堂的成功之道究竟源自何处?翻开同仁堂的历史,人们感受最深的是同仁堂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还是堂训、自律意识、服务铭,都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不论是乐氏家族的经营还是现代股份制管理

12、,同仁堂的文化都在始终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正因为同仁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身的品牌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才成就了同仁堂今天的伟业。企业使命:济世、养生企业精神: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宗旨: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一)以“仁”文本“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同仁堂文化的精神支柱。同仁堂崇尚的“仁德”精神,本意为仁者爱人,同情友爱,也有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之意,蕴含着同仁堂人坚持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己任,以诚实守信、爱国爱人之心,以仁药仁术之本,取信于民,造福人类的理想追求。同仁堂的创业者尊

13、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服务意识,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自1669年同仁堂创建至今的几百年间,这种诚实敬业的品德,一直深深影响着历代经营者,并将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而今,在相对开放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同仁堂的经营者始终认为诚实守信是企业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同仁堂的员工自觉实践着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同仁堂药店,始终保持着十多项深受人们欢迎的便民活动,如咨询服务,坐堂问诊,代客加工饮片及成药,代客寄药、煎药

14、、送药,登记短缺药品等。特别是一些本小利微的饮片,既占资金又占库房,很多药店不愿经营,而同仁堂却从患者需要出发保持供应不断线。对于经常收到的求医问药的来信,他们设有专人仔细阅读,并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这项服务虽然很繁琐,但他们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时代不同了,历史前进了,但同仁堂的“仁本”思想没有变。如今,同仁堂新的一代经营团队继承了“仁本”理念并融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善待”的思想,包括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这种“善待”文化使同仁堂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大大增强,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以“义”为上同仁堂坚持“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经营哲学,坚信只要把社会大义

15、放在首位,利润自然滚滚而来。历史上,同仁堂就有普施善举、救济百姓的优良传统。今天,这个传统又得到了发扬光大。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同仁堂挺身而出,毅然拿出1000万元平定中药市场价格,并对外公布三项承诺: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药品供应、保证药价不涨。期间共向市民提供了300万副用药,满足了近100万人次的需求,而同仁堂却承担了近700万元的损失。正是这样一次次的义举,使同仁堂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信誉,赢得了市场。从1996年到2008年,同仁堂连续12年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双位数增长。(三)以“质”为根质量是同仁堂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做长、做强、做大”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企业“仁本”理念的集中

16、体现。要“仁”要“义”就必须讲求药品质量,没有质量就谈不到“仁”和“义”。同仁堂历代继业者都始终恪守古训,对质量不敢有丝毫怠慢。现在,同仁堂虽已发展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不但讲求质量的本色没有变,而且讲求质量的方法更加科学,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过去“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数据。与此同时,还将“质量”赋予了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内涵,即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从而使企业更加健康。如果说过去同仁堂的质量更多的是依靠员工的自律意识的话,那么现代化大生产的质量保证则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同仁堂始终保持着“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在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同时,不断融入了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在质量管理上,同仁堂按照国家GAP标准建立了13个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