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41503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lant pathology)(48学时)一、简要说明:植物病理学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性课程,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教学12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本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等。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拓展性课程。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教育。本课程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病害的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6个知识模块。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

2、害的发生与防治的知识。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本大纲根据课程在生物安全学科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作物病害的与防治的知识和植物病害识别的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采取实验室操作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主要参考书目:赖传雅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

3、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谢联辉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侯明生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北京: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3.5学分。其中: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48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36学时)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2、讲授内容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 植物病害的概念2. 植物病害

4、发生的原因3.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4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1. 病状类型2. 病征类型3. 植物病害症状表现的复杂性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12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地位、分类系统,各类病原菌物的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菌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病原细菌的分类、主要病原细菌种类、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病原细菌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特征。了解病毒与菌物、细菌在形态、结构、组分上的区别,植物病毒的分类、病害特

5、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增殖与传播特点染,熟悉重要病毒属的形态特征。了解植物病原物线虫的主要类群、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熟悉植物病原线虫的结构、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熟悉非侵染性病害对植物的危害特点;掌握非侵染性病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要点。2、讲授内容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物(6学时)1. 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 菌物的营养体;菌丝的变态与菌组织;菌物的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菌物的生活史;菌物的分类和命名。2.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先讲解各门的形态特征,再讲解各门的代表属的形态特征

6、。根肿菌门;卵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3. 菌物病害的特点和诊断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2学时)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形态和结构;繁殖、遗传和变异;生理特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2. 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先讲授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再讲授各类群代表属的形态特征。有细胞壁的G-细菌;有细胞壁的G+细菌;无细胞壁细菌。3. 细菌病害的特点和诊断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2学时)1.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形态、结构与组分;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亚病毒;病毒的分类。2. 植物病毒的主要类群3. 病毒

7、病害的特点和诊断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1.0学时)1. 线虫的一般性状形态与解剖特征;生活史和生态;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2. 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第五节 非侵染性病害(1学时)1.化学因素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植物的营养失调;污染;药害。2.非物理因素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光照、温度、水分、气流失调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4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侵染过程、病害循环、初侵染与再侵染、植物病害流行、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概念;熟悉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和方式,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了解侵染过程各个

8、时期的影响因素、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对植物病害防治的意义、植物病害流行的计量方法、时空变化规律,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2、讲授内容第一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1. 侵染过程的概念2. 侵入前期(接触期)3. 侵入期4. 潜育期5. 发病期第二节 病害循环1. 病害循环的概念2.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3. 病原物的传播途径4. 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1. 植物病害的计量2. 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3. 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第四章 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2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抗病性的概念,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制;熟悉植物病原物

9、的寄生性类型、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了解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2、讲授内容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1. 病原物的寄生性及其类型2. 病原物致病性和致病性分化3.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第二节 植物的抗病性1.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2. 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3. 植物的抗病机制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防治(2学时)1、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要点和程序,新病害鉴定的柯赫氏法则,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概念,植物病害控制原理;熟悉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依据,常见植

10、物病害防治方法的意义、原理和针对的病害对象。2、讲授内容第一节植物病害控制原理1. 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2. 植物病害控制的经济观3. 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控制技术1. 植物检疫2. 农业防治3.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 生物防治5. 物理防治6. 化学防治第六章 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4学时)1、目的要求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掌握主要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熟悉主要作物病害的病原特性和主要症状,了解各种作物病害的危害性。2、学习方法要求4位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一种作物病害,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精读教材、参考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写出具体作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状

11、况、病害病原物的特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病害综合防治措的资料,做成讲演稿,并在课堂上介绍和讨论(每种作物病害35分钟)。3、可选择的作物病害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等。实验教学,12学时实验一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描述和记载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植物病害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2、材料与仪器 各种类型的病害蜡叶标

12、本、液浸标本,幻灯片等;放大镜。3、内容与方法(1)观察5种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的病害标本。(2)观察8种病征类型(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煤状物、索状物、菌核、菌脓)的病害标本。4. 作业 把给出的病害标本进行归类(症状类型或/和病征类型),并说明归类依据。实验二 菌物形态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1、实验目的通过对各主要菌物的观察,区分不同病原菌物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基础。2、材料与仪器植物病原物的玻片标本;显微镜3、内容与方法 观察各类代

13、表性病原菌物的营养体、繁殖体(形态特征)。 4、作业(1)绘重要作物病害的病原属的形态特征图。(2)列表描述所观察菌物的特点。实验三 主要作物病害病原及症状特点(验证性实验,3学时)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认识主要作物病害症状、病原物特征。2、材料与仪器 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蜡叶标本和液浸标本,菌物性病害病原物的玻片标本。3、内容与方法 (1)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观察;(2)菌物性

14、病害病原物的形态特征观察。4、作业(1)描述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2)描述所观察菌物的形态特征。实验四 植物菌物性病害诊断(综合性实验,3学时)1、实验目的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病原及其所致症状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所选的1种田间菌物性病害进行诊断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掌握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鉴定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2、实验方法原理对病植物的诊断应该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资料记载的病害症状往往是典型的。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植物病害,经常出现非典型症状,这是由于诸如温湿度条件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病害症状出现的时期(初期、后期)不同、复合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应包括

15、:1.田间的观察和调查:观察病害群体在田间的分布,详细记载病株的特征(色泽、质地、状态),调查与观察病区地形、土质、及发病前后的天气,了解植物的品种、种苗来源、前作、长势,农事操作(肥水管理、农化品使用)等。2.症状的识别和描述:详细观察病植株的外观反常现象以及病组织上是否有病症出现。真菌性病害伴有霉状物、点状物、粉状物等病症;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多呈水渍状,并伴有菌脓和细菌溢出现象,由此根据病症即可初步辨别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通常病部形成虫瘿、根结等特征;病毒病无病症,但是通常具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可作为该类病害的初步诊断依据。3.查询病史与了解有关资料4.采样检查及病原物鉴定:对一些病害,仅凭田间观察到的症状不容易直接判断是哪种病害。应在田间采样到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疑是真菌性病害,有时可直接制作临时玻片(制作方法见本书实验二十三中玻片标本的徒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