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04060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范文之年味英语作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味英语作文【篇一:年味】 年味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围坐在桌前晚辈向长辈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孩子对压岁钱的那种盼望;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那股幽香;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是年味。 而如今,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的盼望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的忙碌;而我走在烟火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还没有现在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择,也没有那么热热闹闹地吃着丰盛的团圆饭,虽然简朴,但总是那么地有滋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变淡。现在,生活好了,要

2、吃什么每天都有,也不用天天掰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们过年最期待的事便是拿压岁钱,即使那个时候人们都不富裕,每个人给一分、五分、一角、两角,积起来的几元钱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了。而现在,虽然还是像往常一样盼望着有压岁钱,但红包里往往都是一百、二百,甚至五百到一千,而我们却总还嫌不够,随随便便就花掉了。 从前,大年三十,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边说说笑笑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了更多的选择,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提供给大家十几寸的黑白电视,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从前,人们老想到

3、大城市里去过年,图的是大城市里的繁华热闹;而现在,人们都纷纷往乡下跑,只因为乡下才有最纯正的年味。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吃年夜饭,这些习俗虽然还没有在城市中隐没,但现在的气氛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烈了。 现代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那是因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感觉天天都像是在过年,年味便不那么浓了。而他们的精力更多的崇尚过“洋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在过洋节的同时却淡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在刚过完的元宵节,在我看来是有史以来最为热闹,最为重视的一次。那是因为它和情人节是在同一个日子,所以呢,人们都当时在过情人节,只有少数人会记得这个日子是元宵节。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在学习西方文

4、化的同时,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篇二:回忆那些的年味(9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回忆那些的年味(900字)作文 2014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

5、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

6、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

7、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高三:无言的草 篇一:记忆中的年味 记 忆 中 的 年 味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恰如其分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正在变的时代,正在变的庆贺方式,让记忆中的年味更浓、更香、更让人怀念?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从腊八这天就预示着忙碌新年的开始

8、。妈妈会把早就泡好的8种粮食倒在家里的一只大锅中,和往常一样我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寒的冬意!那时一有空就喜欢抢着做灶膛边,你不知道那时一到冬天河里的冰就从河面一直结到河底,那个雪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时候能坐到灶膛边是多么幸福的事,再来几只烤红署,在那个年代,那真叫一个美味啊!接着家家户户都会做炒米糖,那个小小的圆嘟嘟的肚子的机器,每隔五分钟就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出锅,来个七八锅回家拌着熔化的糖块,随意的挫成方块,揉成圆个,一会儿功夫几袋子的炒米糖就在眼前了!外加街上苹果桔子每样来个8个,再买点糖和瓜子,这样孩子们的年货就算备齐了! 接下来就是我扳

9、着手指热切的期待新年的到来。只有过年,才有崭新的棉袄,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心理美滋滋的!除夕了,岁末了。大人们早早的起了床,抓出关在鸡窝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锋利,除夕杀鸡也是要讲究吉利的!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利的。妈妈一整天都是忙碌的,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院子里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经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严的点燃香烛钱纸,祭奠已故的长辈,让他们在另一个国度也过着温暖的年!并祈求他们保佑全家的平安健康!接着放二个爆竹,迎接吉祥的新年!全家老少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富的肴 摆满了桌子!团圆饭少不

10、了鱼,寄托着父辈们的希望,希望年年有余,有头有尾!不过,在那个年代一碗肉是要从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半的,所以每天也只能闻闻肉香!吃团年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赶忙会说“岁岁平安”!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开始响起,孩子们直奔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一只黑白电视早早地就搬到场地中间!不一会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了过来,全村人一起过起了新年!一天天过去,接着就是正月半了,那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拿着烧着的麦穗杆子,从田头跑到田尾,嘴里不停地在说:“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吃的肥头胖耳朵!”这毛虫总也捉不玩,总想着

11、把自家田里的虫子都赶到别人家去。其实孩子们就是玩火把的借口!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又让我想到记忆中过年的味道了!恐怕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那种心境了!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篇二:记忆中的年味记忆中的年味“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曲童谣可能是孩童时期最具期望值最具诱惑力的话了,那时候哪一个孩子不期望过年?在那时候的我们的眼里,过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长大的代名词呢!一切的期盼和欢乐都融入在了过年这个节日里了。 那时候的寒假放的也没有现在早,但总感觉从放假到过年那天总是有过不完的时间,盼啊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盼过年。其实要让现

12、在的我来说,还真的说不出到底在盼着什么,但当时总是感觉那里就是理想的愿景。 从腊八之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过年的事务了,杀猪杀鸡宰羊,为的是庆祝一年的丰收和对自己这一年辛苦的犒劳。那时候,不管作业有多么多,都得在刚放假的头几天废寝忘食的把作业写完,为的是在新年伊始的时候能够痛痛快快的玩几天。因为俺妈就教育我,学就学个扎实,玩就玩个痛快。这一点其实至今还让我受用。其实父母作为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从他们那学到的还真是获益匪浅,尤其是作为学为人表的他们。 作业写完了该干点什么呢?那自然是玩了,在我住的大院里,有三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那时候啊,冬天还能下点雪,每到那几天,雪就像和我们约好了似的如约而至,

13、一晚上的撒盐空中造就了 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那时候奶奶经常为我祈祷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个好大学,那时候在我的心中,大学还是一个梦,一个充满各种幻想的梦哩! 大年三十那天,早上五六点就要起来接灶,辞别了灶王爷,自然要把他接回来过年哪,接灶的仪式没有那么复杂,放一盘鞭就行,这个活动总是我爸爸起来做,听到鞭声我也就醒了,那时候五六点醒来自然是特别早,总感觉到无比的兴奋,小心脏砰砰的跳。这天起来后 程,现在只要贴一个福字就够了;那时候春晚的每一个节目都令人充满期待和向往,现在演员却在担心被吐槽被谩骂;那时候一条祝福的短信要苦思冥想很久,现在仅仅是新年快乐;那时候拼命的赶作业为了好好玩,现在都找不到

14、该干什么;那时候过年能闻到浓浓的火药味,现在却充斥着汽车的尾气味;以前早上起床是被公鸡叫醒,现在是被响着公鸡声音的闹钟叫醒;以前的元宵节能看到漫天的烟火,现在连看到星星都难;以前还能在家过元宵节,现在想在家都难? 那时候的年味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政策越来越到位了,年过的却越来越没味了,不知是长大了思想高端了还是经济腾飞了生活习惯改变了。不知以后的孩子还能不能过上我当时过的那种年。前几天,有个阿姨问我他家小孩学英语买哪种学习机好?我说学英语还得用学习机吗,有字典不就行了。修车老人都对我说现在某些学校学费越来越贵,放学却越来越早,作业也越来越少。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文化水平虽然不高

15、但却很伟大,我们这一代人文化水平很高,却能路不扶人,见人撞人。他们开坦克,我们开宝马,他们轧鬼子,我们压他们。看来是一代比一代强啊! 社会在进步,也要跟上时代潮流了! 致记忆中的年味 2015年2月14日 篇三:记忆中的“年味” 乡村的“年味”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快要过年了,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了。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

16、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小镇上的集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了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了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了生育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了吗?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