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02140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人生的幸福在于本真【篇一:江苏南通2013届高三期末“保持本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江苏南通2013届高三期末“保持本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3届南通高三期末调研作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2、第一则材料强调安贫乐道,第二则材料强调保持心灵纯净,第三则材料强调坚守自我,而三则材料的核心是保持生命的本真,或崇尚简单的生活。 评分建议:考生如果选取前三个角度的任意一个角度写作,均算切题;如果能抓住第四个角度写作,为最佳立意。 【参考资料】 生命的品质序 周国平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

3、之道。人类必须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华秋实、生儿育女永远是生命的基本内核。你从喧闹的职场里出来,走在街上,看天际的云和树影,回到家里,坐下来和妻子儿女一起吃晚饭,这时候你重新成为一个生命。 在今天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这不但是一种生活艺术,而且是一种精神修炼。耶稣说:“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决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生命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 人不只有一个肉身生命,更有一个超越于肉身的内在生命,它被恰当地称作灵魂。外在生命来自自然,内在生命应该有更高的来源,不妨称之为神。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只有外在生命状态单纯之时,内

4、在生命才会向你开启,你活得越简单,你离神就越近。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人生。我自己觉得,我的价值观已经相当明晰而简单,围绕着两个词,即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

5、品质就是好的。 【作文范文】 吾侪本是素心人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如是话。 这何尝不是对于我们今天这些读书人的一种警告?警告我们如何去当一个“素心人”。 钱钟书先生曾评述道:学问就是荒江野庐二三素心人商量谋划之事。这里的“素心人”指的就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不世俗,不功利之人。他们是头脑清醒,难得糊涂却又糊里糊涂之人。 中国文人历史都是才能与命运二律悖反。舍此,于现实中的一些读书人便会懂得了如何在名利场上折腾,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借用庄子中的一句话说:“进退成规成矩,从容若龙若虎。”钱理群教授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语出惊

6、人: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群高素质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圆滑,懂得表演,善于配合,知道如何从体制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确,有些读书人臻于此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名利场上他们不仅出卖了自己,更是出卖了灵魂。 学问本是天下之公器,为人之基本器物,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块难得的净土,本应和名利场相去甚远。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读书人不在怀有一颗“素心人”的心。还记得多年前文坛爆发的“笔盈盈”现象,那些读书人又从自己的灵魂内心中听取不为名利折腾的声音吗?答案不言而喻。 反观现在,值得庆幸的是,去年的莫大师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国家的文坛乃至所有的读书人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徐上峰先生曾在中国作家缺

7、少了什么一文中分析外国作家“耐得住寂寞,在题材和写作方向上多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变。”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岂不是对中国读书人的最欢欣鼓舞的一次证明? 再者,一些读书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在名利场上爬摸滚打,且不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训,他们这样做不仅脏了自己光鲜的外表,迷住了双眼,堵塞了双耳,连自己的灵魂的声音都听不到了。现在是一个大师缺乏的时代,大师的越来越稀罕,正是那些本是“素心人”的读书人在名利场上折腾的结果。真正希望莫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我始终相信,那些能听见自身灵魂声音的“素心人”定会是成大器者。 倾听灵魂的声音,远离名利的折腾 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就是生命和灵魂,人活着就得把命照看

8、好,把心安顿好,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生活,并且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即使圆满的。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这是多么朴素的愿望啊!耶稣也说过:“除非你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活出自己生命本身的特质,倾听自己生命本身的声音才是。但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听不到自己生命的声音,更听不到灵魂的声音了。我们在世事纷扰的生活中,应该找到自己合宜的位置,真心真意的做自己,让生命充满内在的意义。 人在世上,不能整日昏昏欲睡不进行思想,而要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思想者。而要做一个快乐的醒客,倾听灵魂的声音、保持心态的淡定是必由之路。

9、当代人把对财富无止境的追求作为嗜好,原以为这样可以成就人生。生态遭到破坏,子孙的福分被祖先预先享受,人人尔虞我诈。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这样被糟蹋了,“北京咳”成了刚跨入新年的时髦词。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真正的生命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伟大的精神行为。而财富只是外物在我们身边暂时的寄存,这财富会随着我们年纪的增大而成为他人所有,对不义之财的追求又多可笑!在内心深处享有纯洁的灵魂并与这个灵魂对话,倾听的是智慧,享受的是生活。这样,我们不孤独且幸福! 生命由灵魂把握就有欢乐。现代大多数的人们忙忙碌碌地弄钱、花钱,生活中充满了欲望、焦虑、争斗、烦恼,

10、心灵也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堪?其实,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简化生活、心态宁静、注重内心的丰富,追求适合自己天性的活法。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生活,也不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我们的灵魂。 生命的灵魂一旦敞亮,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让生命回归灵魂的单纯,这是生活的艺术,而且是一种精神修炼。这种生活艺术和精神修炼在今天的时代弥足珍贵且不可或缺! 寻回生命的本真 天父耶稣曾说过:“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子一样,否则你们绝不可能成为天国的子民!” 的确,当越来越多的人汲汲于名利;当浮华开始侵入我们的生活;当欺骗、虚伪之风愈乱愈烈?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诘问

11、:“如何才能在世俗中找回自我,又如何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 寻回生命的本真,首先需要我们内心的宁静与朴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生活朴素却愉悦,艰苦却令人神往。的确,我们的快乐来源于心灵而非物质。不禁想到了荣获诺奖的莫言先生,他的创作生涯历经数十年,也许外界的喧嚣曾使他动摇;也许写作的艰苦曾使他彷徨,但他选择了坚守,坚守自己灵魂的朴素与宁静,用对生活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思考充实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以中国诺奖第一人的身份笑傲文坛。显然,要想寻回生命的本真就必须先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在内心的愉悦中生活。 寻回生命的本真,亦需要我们拥有淡泊名利的

12、胸怀。站在历史的海岸,领略古今名人的胸襟,我们看到李太白高声吟唱:“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他爽朗的笑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名利”二字的鄙夷,是对权贵的嘲弄。居里夫人得奖之后将奖章送给孩子当玩具,她如是解释:“荣誉名利这类东西最终只能像玩具一样,万万不可看得太重。”淡泊名利,你不会功于经营;淡泊名利,你不会活在忧愁与烦恼之中,如此,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 寻回生命的本真,还需要我们的刚直与正气。陶渊明生活困顿却毅然高呼:“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朝人张孝祥面对权力庞大的秦桧依旧怒喝:“知他权势大而惧他,我举进士干什么?”李白亦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声声呐喊振聋发聩。

13、这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本色!刚直与正气,你方可无愧于天地;坦荡做人,才能寻回生命的本真! 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在这个越发纷繁复杂的社会,正如周国平所言:“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有几个能听到生命的声音,至于灵魂的声音,就更别想听了。”是的,能听见自己灵魂声音的人越来越少了;相反,投身名利场的人越来越多了;坚守朴素宁静的心灵少了,盲目虚伪的心灵多了。长此以往,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心灵的诘问、时代的考验?朋友,从你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寻回生命的本真,脱身于名利之场,活出自己的精彩、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吧! 与灵魂对话 人生如逆旅,舟车劳顿,却亦落得满身浮尘;人生如落叶,缱绻浮尘,却仍是叶落归根化作

14、春泥。 我从不以名利钱财作为判断幸福的尺度,我从不视平凡单薄的生命为平庸,相反于那些人的周身,我看到的是灵魂的光泽,听到的是灵魂的高歌。 学会与灵魂对话,任凭名利随浮云呼啸而去,淡看人生,享受那云卷云舒的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刘欢的2012年,似是过于“欢乐”,也难怪他将自己年末演唱会取名为“留欢”。在访谈节目中,他是那样毫无保留地批判中国的选秀节目,指责节目组“为利益,不择手段”,这是对音乐极大的侮辱与玷污。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教父的他气愤着,似是无奈于一切的正义在名利两座大山前的无力与苍白,似是因再也寻觅不到“灵魂的歌者”而失落。 “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乘着身旁咆哮的

15、余音,我也似乎触及到了那苍白的丧失灵魂的歌声,似雨打海棠,却飘不进我的内心? 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有那些先哲恰有那种犹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怀与灵魂对话,钟情于灵魂所带给他的宁静与祥和。 还记得当时的漆园小吏庄子吗?楚王邀其做丞相,他却以楚之神龟“宁其生而不曳尾于干涂”“笥之而不藏之于庙堂之上”“留其骨以贵”为拒,自得其乐于山水之间,随性创作。料想当时庄子若接受楚王之邀,那么如今哪里还有那些佳作供我们去领悟呢? 名利于他恰如“浮云遮望眼”,潜心于灵魂的对话中,他衣袖一挥,便弹去了那抹尘埃,收获了永世的芳华。 然而也有人认为“淡泊名利便是无所求”的消极掩饰,果真如此吗?莫言笑之以

16、对“我其实就是讲故事,讲着讲着就拿了诺奖,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没错,对于名利他什么都不知道,但与灵魂对话,灵魂却告诉了他一切,点引他人生的价值所向,并非亦步亦趋的追名逐利。 放眼于历史的长河,趋于名利,吴三桂、汪精卫的事迹我不忍卒看;定神于眼前各种贪污腐败更是肮脏不堪,灵魂的迷失便是人性的丧失。 日月灼灼其华,随晨雾暮钟东升西落;崖间的细草,享受紫梵的轻抚、初露的滋润,又有谁知他们的幸福。 谁说平凡不幸福,谁说淡泊就平庸,与灵魂对话,倾听灵魂的声音。 我欲饮酒罢歌,旌旗蔽空,任凭残阳似血,在那些浮云之上,展现“一览众山小”的豁达与气魄。 2013年,就这样把酒当歌,活出“灵魂的姿态”?与浮云对话 “一切名利、金钱、荣耀等都是浮云?不一定吧?”她望着书本,逐渐陷入了思考中? 咦?她这是在哪里啊?猛然惊醒过来,却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