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83739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 ESD)设计一 防电磁波干扰设计1.EMI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即电磁干扰。传播方式有辐射和传导.2.重要的规章: 美国的 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西德的 VDE (Verband Deutscher Electrotechniker)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 的 CISPR(Committee International Spe Ciai Des Perturbations Dadioelectriques)3.管制程度商业用的产品要符合 Class A.一

2、般家庭用要符合 Class B4.防止电磁干扰的对策零件选择 适当电子零件可减少 23dB电路 Layout 电路板 Pattern 设计改变噪声 FILTER 电源的噪声可采取 1 OW PASS FILTER接地 高频回路采取多点接地之原则CABLE 采用屏蔽之 CABL EConnector 采用屏蔽之 Connector外壳 金属壳, 塑料壳表面导电材料处理:无电解电镀, ZINC SPRAY, 铝蒸镀, 导电漆喷涂,以及用金属箔贴附或直接以导电性塑料料成型.5.导电性须考虑因素温度,湿度,老化及 Impact 试验, 黏着试验须合乎 UL746C 的规定, 结果在程度 4 以上(剥离

3、在 5%以内)6.表面电阻的定义比电阻 Rr=V/I * S/ l 电阻 Rs=Rr/t ()7.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iveness)电场之屏蔽效应 SdB=20 log E1/E2 磁场之屏蔽效应 SdB=20 log H1/H2 其中 E1, H1 是入射波长强度, E2,H2 是穿透波长强度 SE=R+A+B R: 反射衰减:R=168+10log(c/p * 1/f)A: 吸收衰减: A=1.38 * tf*c*p B: 多次反射衰减 : 通常可忽略其中 , c 是相对导电系数, f 是频率, p 是相对导磁系数, t 是遮蔽之厚度. 材料 相对导电系数(C) 相

4、对导磁系数(P) C * P C/P银 1.05 1 1.05 1.05铜 1.00 1 1.00 1.008.防电磁干扰设计屏蔽层如有孔洞等之开口会使屏蔽电流收到影响, 为了使电流顺畅, 可把长孔改成多个小圆孔.含排列孔的屏蔽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孔的最大直径 d , 孔数 n, 孔间距 c, 屏蔽厚度 t, 噪声源和孔之距离 r, 电磁波频率 f, 其中 d, n, f 越小越好, c, t, r 越大越 好.外壳间接缝对屏蔽效应的关系1.必须保持导电性接触,故不可喷不导电漆。2.接缝重叠宽度要比缝大 5 倍。3.导电接触点间距要小于 /20 1.5cm电磁场产生的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所组成,但

5、磁场对健康的影响相当大电场辐射可以阻隔, 但磁场辐射会穿透大部份物质,包括水泥和钢筋.一般的家电产品的磁场强度平均在 5 milli Gauss 以下( 1mG=100nT)9.防电磁波材质不同的材质及材料厚度对于频率的吸收有不同的效果。 同一厚度的铁的吸收损失比铜的吸收损失大.10.如何抑制电磁波干扰首先要明确了解需要什么规格, 各个规格所限制的频带及其级别不同, 其对策也不尽相同.抑制 EMI 的发生,首先必须抑制其发生源, 然后再极力防止其感应到成为其传播,辐射天线的 I/O, 电源电缆上, 并避免信号电缆和数据通过框体的缝隙附近, 这样就可以减少电路的直接辐射和从电缆, 框体缝隙的二次

6、辐射。来自数字设备的辐射有差动方式和共态方式1.差动方式辐射是由于电路导体形成的回路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产生的, 这个回路起了辐射磁场的小天线作用。 该信号电流回路在电路动作中是必要的, 但为抑制辐射,必须在设计过程中限制其大小。印刷电路板为了抑制辐射, 必须最大限度降低由信号电流形成的回路的面积。 在电路图上将传输高频(500kHz)周期性信号的全部轨迹找出来, 使其路径尽量短地配置组件, 并在驱动这高速周期性轨迹的组件附近个别地配置分流电容器.共态方式辐射是当系统的某个部分的共态方式电位比真正的地线电位高时发生的, 当外部电缆与系统连接而被共态方式所驱动时, 即形成辐射电场的天线。共态方式辐射

7、是从电路结构或电缆发生的辐射频率由共态方式电位决定, 与电缆的差动方式信号不同。削减共态方式辐射, 和差动方式时相同, 最好是抑制信号的上升时间和频率。 为了降低辐射设计人员能控制的仅仅是共态方式电流而已。1)使得驱动天线的源电压(通常接地电压)最小2)在电缆中串联插入共态方式扼流圈3)将电流短路到接地(系统接地 )上4)屏蔽电缆抑制共态方式辐射的第一步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驱动天线的共态方式电压。许多降低差动方式辐射的方法也能同时降低共态方式辐射。选择电子组件时, 要注意选择具有必要最小限度上升时间的组件。时钟速度若降低一半谐波的振幅将下降 6dB, 上升时间若长一倍, 振幅将下降 12dB, 显

8、然放慢上升时间是抑制噪声发生源的有效手段.二 静电防护(ESD)设计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静电放电的简称。非导电体由于摩擦,加热或与其它带静电体接触而产生静电荷, 当静电荷累积到一定的电场梯度时(Gradient of Field)时, 便会发生弧光(Arc), 或产生吸力(Mechanical Attraction). 此种因非导电体静电累积而以电弧释放出能量的现象就称为 ESD。1 .影响物体带静电的因素1.材料因素电导体 -电荷易中和,故不致于累积静电荷。非电导体- 电阻大,电荷不宜中和(Recombination ),故造成电荷累积 .两接触材料(非

9、导电体)之间的相对电介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越大, 越容易带静电。Triboelectric Table当材料的表面电阻大于 109 ohms/square 时,较容易带静电.0 ohms/square106 ohms/square 导体106 ohms/square109 ohms/square 非静电材质109 ohms/square 易引起静电材质防静电材料之表面电阻值导电 PE FOAM 104106 ohms/square抗静电袋 1081012 ohms/square抗静电材质 10108 ohms-cm2.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低, 物体越容易带静电:ESD

10、的参数特性1.电容ESD 的基本关系式 :V=Q/CQ 为物体所带的静电量,当 Q 固定时,带静电物体的电容越低,所释放的 ESD 电压越高。通常女人的电容比男人高, 一般人体的电容介于 80pfd500pfd 之间. 2.电压ESD 所释放的电压, 时造成 IC 组件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体通常因摩擦所造成的静电放电电压介于 1015kV, 所能产生的 ESD 电压最高不超过 3540kV 的上限。 人体所能感应的 ESD 电压下限为 34kV3.能量W=1/2 *CV2 典型的 ESD 能量约在 17 milijoules, 即当 C=150 pfd, V=15kV 时W=1/2 * 1

11、50 *1012 * (15 * 103)2 =17 * 103 joules (焦耳)4.极性物体所带的静电有正负之分, 当某极性促使该组件趋向 Reverse Bias 时, 则该组件较易被破坏.5.RISE TIME ( tr )RISE TIME-ESD 起始脉冲(PULSE)10%到 90%ESD 电流的尖峰值所须的时间.Duration- ESD 起始脉冲 50%到落下脉冲 50%之间所经过的的时间使用尖锐的工具放电, 产生的 ESD Rise time 最短, 而电流最大.3. ESD 产生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1.先期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 , 产生 RF

12、辐射波.2.先期电场放电(Pre-discahrge E-Field)3.电场放电崩溃(Collapse )4.磁场放电(Discharge H-Field)5.电流释出,并产生瞬时电压(Transient Voltage)2.电子装备之 ESD 问题1.直接放电到电子组件由电压导致的破坏(1)以 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DEVICE 为主(2)当 ESD 电压超过氧化层(如 SiO2)的 Breakdown Voltage 时,即造成组件破坏.(3)由电场引起由电流导致的破坏(1)以 BIPOLAR ( Schottky , TTL) DEVICE 为主(

13、2)当 ESD 电流达到 25A 时, 因焦耳效应产生的高热( I2t), 将 IC JUNCTION 烧坏.(3)由磁场引起2.直接放电到电子设备外壳当带静电的人体接触电子装备的金属外壳时,若该装备有接地,则 ESD 电流会直接流至地线,否则有可能流经电子组件再流至 GROUND, 造成组件的破坏。由于 ESD 电流是经由阻抗最低的路径向地传,若是接地线的动态阻抗比箱体到地面/桌面的阻抗低,则可能有箱体传至地面,此时可能对电子线路造成辐射干扰.3.间接放电间接放电-是指带静电体不是直接放电到所接触的设备部门, 而是放电到临近的金属件,使 ESD PILSE 造成电磁场辐射影响电子组件 .3.

14、ESD 防护设计(其中 1,2 项和机构设计无关)1.组件层次(Component Level)2.电路板层次(PCB Level)3.CABLING 层次对于箱体内部的 Flat Cable 和 Power Cable, 要注意:1).避免使用过长的 Cable.2).为了防止感应 ESD Noise, 必须避免让 Cable 太靠近外壳的接缝处.3).避免使 cable 与金属外壳内面接触, 以免当外壳承受 ESD 时, 对 Cable 造成干扰.4).对 Cable 做屏蔽(Shielding)处理4.箱体层次(Housing Level)最应该注意的是外壳的屏蔽(Shielding)和接地(Grounding). 在 Shielding 方面,ESD 和EMI 的要求完全相同,ESD 必须注意的是:1).凡是可从外部接触到的金属件(如 Switch) ,都必须与外壳相连, 不可 Floating, 以避免:a使 ESD 电流流经 PCB b因电荷饱和产生二次放电或辐射干扰。2).避免使用过长的螺丝,以免 ESD 对内部造成辐射干扰.3).在塑料外壳的缝隙设计上, 应尽量拉长缝隙长度, 以免 ESD 放电或造成 ESD 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