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372196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复习要点归纳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第一、议论文基本知识和框架介绍(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需要证明什么)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论据(是证明观点的材料,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怎样证明)(二)、论点: 1、怎样抓住中心论点? 从标题找(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一个表判断、表肯(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2、) 定的句子或短语。)从开头找(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表明立场。) 从篇末找(层层议论,最后亮出观点,篇末点题。) 从中间找(有时论点在文章中间提出) 自己概括(少数议论文没有直接摆出观点,需要经过认真的阅读分析,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中心论点) 2、怎样提出中心论点? 开门见山式 (提出论点的方式) 用故事、生动的事例提出 用反问或设问句提出 引用别人的话提出 通过对比提出(在文章中讲明对立的几个方面,肯定一面否定另一面,赞成一方贬斥另一方,以此摆明观点,摆明个人鲜明的立场)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三)、论据: 1、包括:事实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事实论据必须确凿、充分、有代表性

3、。) 道理论据(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公认的定理公式等。)2、概括事实论据:(同记叙文中“概括故事语段中的事例”的方法一样,即:人物+事件。)(概括时要倾向于论点)3、增补论据:论据要与观点保持一致,要能支撑观点。论据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事实论据要简明扼要。“增补”有时与“仿写”联系在一起,增补的论据要与原有的材料在形式上保持一致。要能证明论点的。 (四)、议论文的结构:1、最基本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分类: 总分式: 总分 总分总 分总 逐层深入式(层进式)(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概括性第二、论证方

4、法及作用(常考点): 1、举例论证:文章列举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更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文章用了作为道理论据,确凿而有力地论证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强调而有力地论证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更全面、深刻、充分、鲜明,更有说服力。 4、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通俗易懂,更有说服力。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

5、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第3、 常考题型分析 (一)语言特点分析 :(1)“*”字词的作用“*”字词能否删去(替换成):思路: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 引申) 作用 ,(如果删去替换,论证不严密,不全面,观点不明确,不突出)。 (2)“ ”(句段)能否删掉?如果不能,就答:不能。这段论述了,使论证更严密,更全面,使观点更明确

6、,更突出。如果删去,论证不严密,不全面,观点不明确,不突出。 (3)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解释词语的含义;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二)、议论文中标题、句段的作用内容: 1、表面上指实质上指 2.(基本含义),(地)提出引出下文要论证的中心论点论题: 3.、作为论据,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论题结构: 1.题目写作对象;文章体裁;阐明观点2.开头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3.主体部分 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4.结尾 卒章显志(

7、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包括:语言生动形象或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问句.) 或增强文章文学色彩(引用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或增添文章趣味性神秘色彩(引用神话故事传说)】(三)“”是如何论证观点的?先考虑是否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的内容,如果是,就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的观点,先从面论证,再从面论证。如果不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的,再考虑其他(逐层分析)。勤劳是一种恶习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

8、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好,让我用100个例子来证实你们的错误吧!事实胜于雄辩。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他是个程序员,懒得读书,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叫什么来着?我忘了,懒得记这些东西。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可口可乐。它的老板更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味浓郁,但他实在太懒了,弄点儿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世

9、界上最厉害的餐饮企业麦当劳。它的老板也是懒得出奇,懒得学习法国大餐的精美,懒得掌握中餐的复杂技巧,弄两片破面包夹块牛肉就卖,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M的标志。必胜客的老板,懒得把馅饼的馅装进去,直接撒在发面饼上边就卖,结果大家管那叫PIZZA,比10张馅饼还贵。 还有更聪明的懒人:懒得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是他们制造出了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一个一个地杀人,于是他们发明了原子弹;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他们发明了数学公式;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他们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都懒得再说了。如果没有这些懒人,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我都懒得想! 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想

10、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得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现在你应该知道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了吧! 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 1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_ 2你是怎样得出上述观点的?请简述之。答:_ 3本文第自然段中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都懒得再说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和见闻,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_ _ 4你认为“勤劳是一种恶习”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答:_ 5我们常说“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本文作者却说“勤劳是一种恶习”。阅读本文后,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_ 容忍别人等于善待自己“既生瑜,

11、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是缺少了诸葛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和痛惜。缺少容忍,你的心胸就会狭隘,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自己生闷气,又何必呢?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我们这个以宽容为美德而著称的神州大地上,容忍就像串串美妙的音符,把人生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这让我们清醒地知道了一个真理:“容忍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也许你觉得容忍是懦弱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回顾历史,那些不能容忍的人,往往落下自取灭亡的下场。蜀帝刘备因为关羽、张飞之死,失去了一向宽容的美德,而与昔日

12、盟友吴国反目成仇,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命丧白帝城;庞涓因不能容忍孙膑的才智比自己略高一筹,而狠下毒计,但最后自己被孙膑杀得大败,拔剑自刎。可见容忍并不是懦弱,相反,如果你拥有容忍,说明你心胸开阔,不会斤斤计较,能够顾全大局。历史上也不乏其人: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原先是“仇人”,廉颇觉得自己功劳比蔺相如大,官却比他小,因此心中不平,而蔺相如处处容忍,以大局为重,最终使廉颇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蔺相如化敌为友,于是历史上又多出了“将相和”的美谈;韩信,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他辅佐刘邦创下霸业的辉煌,但又有谁能有他忍受“胯下之辱”的博大心胸呢? 容忍,就像潺潺的清泉,洗去你心中的污点;就像和煦的春风,抚平你灵魂的褶皱;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你的心胸开阔明朗。容忍他人,等于善待自己。朋友们,让我们学会容忍,因为它能使你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其妙处何在? 答:_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_ 3本文先后选取了刘备和庞涓、蔺相如和韩信的事例为论据,各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构成了怎样的论证关系? 答:_ 4在可能的情况下,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