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363171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篇一: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 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 目前,众多的企业经营者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只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但企业归根到底来说也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企业员工所组成的。因此如何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这两者的关系就成为了当代企业家一个永恒的课题。本文将试分析这两者的关系,并对如何管理好企业员工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企业文化,大道无形,看不见也摸不着,让不少管理者感到很“虚”,不知道如何下手,文化建设重点在那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够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很多企业的所谓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变

2、成口号式的结果。 从概念上讲,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由此可见企业精神和企业管理哲学是核心,而管理哲学虽然似乎有章可寻,但必须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来形成,企业精神更不是企业领导者说了算的。它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的,领导者有意识的概括,总结和提炼而确定下来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宝贵财富。因此从企业文化的概念中已经可以看出,员工在其中的地位重要

3、。没有了员工的参与,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已。 企业文化离开了员工固然不行,但从员工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企业文化的呢?有相关的调查公司曾经做过一项历时3年的关于员工离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员工离职和钱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大,相反,更多的主要原因是感觉企业没有给他一种归属感,例如和中层领导的不和,其中包括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等因素;员工的工作做好了却没人表扬,没人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每个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比例来看,在工作场所的时间占了一天时间的1/3的,如果加班或者其它原因的话,占的比例更大了,可以说每天在工作场所和同事相处以及进行一些与

4、所在企业有关的活动所化的时间往往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 因此,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氛围下工作是每个员工所希望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如果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向心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必然造成员工“身在操营,心在汉”的状态,员工自己不开心,企业也没有发挥到每个员工的积极能动性,更不能达到人尽其材的作用。正如最近在职场上十分流行的一本畅销书鱼所说那样,每个人不管你是老板还是一般的职员,凡是工作的人都希望能够在“一个新颖而且有责任感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在那里可以快乐、专注、忘我地工作,唤起心中潜藏的活力、热情、能力和创造力”。虽然现实中并不是每种企业文化都认同和提供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所

5、给员工,但每个员工都希望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土。 既然企业文化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和相互依赖,那么如何管理好企业的员工,建立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我认为要达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共同愿景的实现来达成的。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就必须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则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经济价值,而员工也需要为温饱而奔波。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建

6、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确实是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 心理契约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但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自然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能够提供他们一个相对的“乐土”。 综上所述,员工的关系管理虽然表面上看是人的管理问题,即人力资源的问题,但是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也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把握和定位,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篇二:浅析企业文化对员工管理的重要性】 浅析企业文化对员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因人而业兴,无人

7、而业止 唐媛媛 (泰州分支机构银保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一般由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笔者在此强调的则是第三点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简单来说,当我们最初走进了解一家企业时,首先接触

8、到的往往是公司环境、工作氛围、员工的衣着谈吐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精神面貌等,但这只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表象。事实上,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价值观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举止上,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就是要让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使全体员工认同和接受一个企业的共同目标,并遵循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经营服务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原则。 二、企业文化在员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战略引导作用。 (1)为人才招聘把好关。 招聘人才一般要以务实为原则,寻找符合企业价值观念的人才,不符合本企业文化的人才,即使条件再优秀也不宜聘用,否则会增加企业人才的流动

9、性与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 (2)对挽留人才的作用。 企业对待离职人员要大度,做到人走茶不凉。要重视离职人员的信息库建设与管理,要辩证地看待职工的离职行为,本着“以人文本”的理念,这样不但反映了企业的亲和力,一定程度上也为了企业做了宣传,提高企业的声誉,如有员工能过回归可以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2、企业文化对员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企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道理是一样的,社会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法制,但法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除法制之外,还有社会道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固然处于法制的强硬约束之下,但他的多数行为却都是在道德的软约束之下进行的,尽管这种约束可能是无形的和

10、不自觉的。企业管理也是这样,用无形的方式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如何使员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便是企业文化的功效了。 3、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员工起到有力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心情愉快的工作才能更加努力地工作。当我们选择了一个企业为之工作,实际上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企业文化包括物质层面的工作环境和精神层面的企业精神。优良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企业精神会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企业文化的作用正是通过激励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4、企业文化对员工起到鲜明的指导作用。 企业文化包括企

11、业的奋斗目标,企业的行为规范和企业的共有价值观,这些对员工都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企业的愿景是“通过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经营,建设信誉卓著、管理科学、文化先进、效益良好的国内一流保险公司”,我们的价值理念是“诚信天下、勇于创新、精诚协作、追求卓越”,我们的使命是“秉承服务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回馈社会的理念,深耕保险,帮助人们安享健康、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的标语是“工银安盛,与您同行”,这些都明确指导着员工努力的方向,企业规范指导着员工的行为,共有价值观指导员工的工作态度。 5、企业文化对员工起到良好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

12、形成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工作态度。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员工就会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与企业其他员工成功与否联系起来,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三、总结 在企业管理理念的日益更新并呈多样化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的魅力越发彰显,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基业常青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员工管理中,如能对企业文化加以发展一定可以营造出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工作氛围,为工银安盛立足中国保险行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证。【篇三:论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 论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 武汉大学09周末二

13、班 第2小组 一直以来,管理者对组织中员工行为塑造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就发现,对员工行为的正确管理,可以改善和提升士气,进行而高工作效率。也正是得益于继续的探索和实践,行为塑造对于提升组织业绩,促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组织在全球化、劳动力多元化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员工由于种族、国家、文化的不同,管理者发现行为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机制似乎很难再起到预期的作用,员工似乎并没有因为组织制定的奖励或者处罚政策而变得更加努力,或者反过来说,其行为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些传统的激励机制。此外,尽管我们在培训

14、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员工似乎也并不乐意为此买单,培训的初衷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管理者有时候甚至不清楚员工到底想要什么。分析原因,除了机制本身的问题、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外,原有行为管理的作用正在变化的形势下不断削弱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与上述情形相反的是,我们发现一些无形的要素在员工行为塑造方面起到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比如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管理者的身体力行的引导、企业的工作氛围等等,这些似乎都与文化有关。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的关系。 一、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1. 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下,企业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所

15、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比如日本社会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企业内部也大都形成了以团队利益为足以、创新、社会责任的文化;而美国社会由于崇尚自由、民主,在企业内部也形成了尊重、创新和表现的文化。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强调服从,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业,最高决策者的绝对权威都体现的非常充分,企业内部则形成遵从、内敛和务实的文化。强调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非常重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2. 企业文化是经

16、营之“道” “精于术而以道为本,守于道而以术御事”。为人处事如此,企业经营也同样如此。企业的发展应该顺应市场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的规律,从而提升出企业自己的“道”即企业文化。对于真正的企业家来说,不仅应熟悉各种管理方法和手腕等“术”的东西,更应该明“道”,并以“道”来统领“术”,达到“道术合一”。这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境界。“道”之所以远比“术”要更加重要,是因为如果企业一味追求方法,在思想上就会浅薄短视,行动上急功近利,企业经营管理充满了随意性,投机盛行,缺乏整体和长远的战略管理能力,表现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比如眼下全国上下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很多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投入其中,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够做大,但不能做强,无法实现真正的基业长青。 3. 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企业所独有、难以模仿的,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