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83554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辊道窑设计计算指导书辊道窑的设计计算包括:窑体主要尺寸计算,燃料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通风阻力计算等。一、原始资料收集设计前必须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如下:1、产量:年产 150 万 m2瓷砖。2、产品规格: 4004009(mm)3、年工作日:300 天4、燃料:半水煤气,热值 5100.6kJ/m3,压力 0.10.16MPa,供气量 800m3/h。5、坯入窑含水量:26、原料组成:中粘性土,低粘性土,风化长石各占 30。还有适量低温溶剂原料。7、烧成制度(1)温度制度烧成周期:60min各带划分:各段温度与时间划分如表 1。表 1 各段温度的划分与升温速率名称 温

2、度/ 时间/min 升温速率/min 长度比例/窑前段 40350 8 22.8 13预热带 1001050 20 26 33烧成带 1000124512 16.25 20冷却带 124580 20 45.16 34合 计 60 100(2)气氛制度:全窑氧化气氛。(3)压力制度,预热带-40-25Pa;烧成带8Pa。二、窑型选择选择全窑氧化气氛辊道窑,利用余热干燥生坯和进窑坯,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传统链条传动,磨擦式联接辊筒,传动平衡,维护方便,无级调速,控制灵活。三、窑体主要尺寸的计算1、窑内宽:这里以 400mm400mm 产品进行计算,取内宽 1.9 m,可并排 4 片

3、砖。2、内高取:第 14 节、20-29 节:582mm;第 5-20 节;825mm。3、窑长:按式(12)计算窑容量: 窑容量= 同一列砖砖距取 40mm,则:装窑密度= (m 2/每 m 窑长)故窑长 L=240/1.45=165.5172m利用装配式,由若干节联接而成,设计每节长度为 6360mm,节间联接长度 8mm,总长度 6368mm,节数=166/0.6368=26.06 节,取节数为 27 节。因而窑长度为:L=636027=171720mm各带长度:窑前段:17172013%=22323,取 4 节,长度=25472 (mm)预热带:17172033%=56667.6,取

4、9 节,长度=57312 (mm)烧成带:17172020%=34344,取 6 节,长度=38208 (mm)冷却带:17172034%=58384,取 10 节,长度=63680(mm)四、工作系统A通风系统在第 5 节窑顶及两侧下方各设置一对抽烟口(主抽烟口),设置抽烟风机 A 抽出烟气(抽烟管中间设置热交换器);A 风机抽出烟气部分送入窑前段(在第 4 节窑顶、辊道下部设置进气口),部分经烟囱排出;在第 1 节窑顶、辊道下部设置一抽风口,由窑前段抽风机抽出烟气经烟囱排空。由助燃风机 B 供应燃烧器的燃烧空气;由急冷风机 C 供应第 19 节急冷空气。在第 2123 节窑顶部、下部各设置

5、一抽热风口,第 21 节为主抽风口,由抽风机 E 抽出热风部分送入窑下面干燥器(在窑下干燥器的第 19 节一侧窑墙设置一进热风口),其余热风经烟囱排空。第 27 节窑顶部、底部各设置一排风扇,以 450向窑内吹入冷空气。热交换风机 G 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器,空气被加热后送入窑下干燥器(在窑下干燥器的第 3 节一侧设置一进气口),在干燥器第 1 节一侧设置一抽风口,由干燥器抽风机 F 抽出废气经烟囱排出;在干燥器第24 节一侧设置吹冷风机。在第 518 节,节之间辊道上、下方各设置档板,上方采用耐火纤维板吊挂,下方用高铝砖砌筑;12节、16 节在靠近窑尾处再增设一档板。在进窑口,第 3 节靠近窑

6、尾处,第 3、4 节,18、19 节,21、22 节,节之间设置闸板。B燃烧系统1、烧嘴设置在第 516 节和第 18 节,每节分别在辊上、下各设置两对烧嘴,辊上下烧嘴及对侧烧嘴均互相错开排列。在辊道上方每个燃烧器对侧窑墙分别设置一个火焰观察孔。2、煤气输送装置煤气由升压风机升压,通过管道、阀门、总管煤气处理系统,送至各节烧嘴,助燃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阀门送到烧嘴。总管煤气处理系统:汽水分离器过滤器过滤器调压器。煤气总管尺寸,参考引进窑尺寸,考虑本厂煤气热值较低及为了较好稳定煤气压力,内径选取偏大值,故内径取 200mm。C、检查处理系统第 13 节,每节分别在两侧辊上、下各设一对检查处理口,

7、上、下对侧互相错开;第 4 节、17 节在两侧辊下方各设置一个检查处理口,位置靠近窑尾方向;第 516 节和第 18 节,每节分别在辊下方设置一个检查处理口,对侧错开;第 1923 节,每节分别在两侧下方各设置 3 个检查处理口,对侧相对。五、窑体材料整个窑体由金属支架支承,窑体外壳除第 48 节的顶部外,都由金属板构成,第 24 节全部由金属板及支架构成。支承钢架结构仿制引进窑,省略设计计算。窑体材料的选择如表 3 所示。表 3 窑体材料的选择1、窑前段(1-3 节)(1)底部及下侧壁材质 使用温度/ 密度/gcm-3导热系统/W/(m) -1厚度/mm隔热层 耐火混凝土 900 0.350

8、.81(20400)膨胀缝 矿渣棉 700 0.012 0.45(20) (2)顶部及上侧壁(内壁:金属板)隔热层 矿渣棉 700 0.012 0.45(20) (3)中间辊筒部位孔砖 轻质高铝砖(PM)-1.0 1300 1.0 0.66+810-5t 填充层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150 0.07 0.10.3 2、冷却段(1923 节)(1)底部及下侧壁隔热层 耐火混凝土 900 0.35-0.81(20-400)膨胀缝 矿渣棉 700 0.012 0.45(20) (2)顶部及上侧壁(内壁:金属板)隔热层 矿渣棉 700 0.012 0.45(20) (3)中间辊筒部位孔砖 轻质高铝砖

9、1300 1.0 0.66+810-5t 填充层 陶瓷棉 1250 0.07 0.1-0.3 3、预热段、急冷区、过渡区(4-11、17-18 节)(1)底部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300 1.0 0.66+810-5t 65隔热层 硅藻土砖 900 161膨胀缝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07 0.10.3 10(2)顶部:使用悬挂式吊顶结构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800 1.0 0.66+810-5t 300隔热层 蛭石 800 0.1 0.0520.058 膨胀缝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150 0.07 0.1-0.3 150(3)侧部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300 1.0 0.66+81

10、0-5t 113隔热层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3 0.10.2 197检查处理口 轻质高铝砖 1400 1.2 0.66+810-5t 压顶砖 (4)烧嘴周围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400 1.2 0.66+810-5t 隔热层 温石棉 600 2.3 0.07 (5)中间辊筒部位耐火层(孔砖) 轻质高铝砖 1400 1.2 0.66+810-5t 填充层 陶瓷棉 1350 0.07 0.1-0.3 (6)膨胀缝及结合处膨胀缝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07 0.1-0.3 节间弹性连接 硅酸铝耐火纤维板 1350 0.3 0.1-0.2 4、烧成带(12-16 节)(1)底部耐

11、火层 轻质高铝砖,(PM-1.0) 1400 1.0 0.66+810-5t 130硅藻土砖 900 0.35-0.81 130隔热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2 0.1-0.3 100(2)顶部:采用悬挂式吊顶结构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400 1.0 0.66+810-5t 300隔热层 蛭石 800 0.1 0.052-0.058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150 0.07 0.10.3 150(3)侧部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PM) -1 1400 1.0 0.66+810-5t 113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1350 0.3 0.10.2 119隔热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2 0.10

12、.3 78检查处理口 轻质高铝砖 1400 1.2 0.66+810-5t 压顶砖 (PM)-1.2 (4)烧嘴周围耐火层 轻质高铝砖 1400 1.2 0.66+810-5t 隔热层 温石棉 600 2.3 0.07 (5)中间辊筒部位耐火层(孔砖) 轻质高铝砖(PM)-1.2 1400 1.2 0.66+810-5t 填充层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07 0.10.3 (6)膨胀缝及结合处膨胀缝 硅酸铝耐火纤维束 1350 0.07 0.1-0.3 节间弹性连接 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1350 0.3 0.1-0.2 六、燃料燃烧计算1、空气量(标准情况下)当 QDW5100.6kJ/

13、m3时,用经验公式:理论空气量 =0.209*5100.6/1000=1.066取空气过剩系数 1.66 实际空气量: =1.22592、烟气量(标准情况下)当 QDW5233.8kJ/m3时,用经验公式:理论空气量 0.173*5100.6/1000 +1=1.882实际烟气量:V g=1.882+(1.15-1.0)1.066=2.0419(m3/m3煤气)3、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 已知 ta=tf=20 ),c f=1.32kJ/(m3)设 tth=1500,查有关表得 cf=1.635(kJ/m3)T=1545.26()求得温度与假设温度相对误差:1545.26-1500/1545.2

14、6=2.9%,所设合理,取高温系数 =0.85,实际温度 tp=0.851564=1329,比要求温度 1245高出 68.25,基本合理。热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包括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和冷却带热平衡计算,这里仅以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为例来说明其计算方法,冷却带热平衡计算在此略去。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的目的在于求出燃料消耗量。热平衡计算必须选定计算基准,这里时间以 1h 为计算基准,0为基准温度。A热收入项目第 1-3 节热源为烟气余热,即利用烟气带走显热,所以 13 节不列入热平衡计算中,但是计算时,应以第 3 节坯体计算坯体带入显热,以第 4 节烟气温度值计算烟气带走显热。1、坯

15、体带入显热 Q1取烧成灼减 5入窑干制品质量 1500000*17.87/300*24*0.9*0.95=4354入窑制品含自由水 2,湿基制品质量 4443制品入窑第 4 节时温度 t1=250,入窑制品比热容C=0.84+26*10*250=0.905()4354*0.905*250=9850922、燃料带入化学热及显热 Qf煤气低热值 QDW=5100.6kJ/m3入窑煤气温度 tf=20,20时煤气比热溶 Cf=1.32kJ/(m3)设煤气消耗量为 xm3/h=x(5100.6+1.32*20)=5127x3、助燃空气带入显热 Qa助燃空气温度 ta=20,20时空气比热容 Ca=1.30kJ/(m3)助燃空气实际总量 Va,总 =Vax=1.23x(m3/h)=Va,总 cata=1.23x1.320=31.9x(kJ/h)4、预热带漏入空气带入显热 Q。取预热带空气过剩系数 ,漏入空气温度 ta=20, C a=1.3漏入空气总量 x(2-1.15)*1.066=0.906x0.906x*1.3*20=23.6xB热支出项目1、产品带出显热 Q2烧成产品质量 G3=G195=435495%=41363 (kg/h)制品出烧成带(第 16 节)温度 t2=1245制品平均比热容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