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83427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线电缆设计、制造与管理一、 电线之标准1、国际电线标准之概况电线之标准即规格及测试依据,可说十分纷乱,但都十分重要,有些规格已建立起权威性,变成国际通用,最近各国已将电线之规格标准中度量衡方面趋向统一,即公制化,这是一种潮流,不改不行。国际电线之标准可依订定者的性质来区分: 国家标准,由国家制订标准的专责单位来订定,如 ANSI。 国家工业协会标准,包括电机,电气技术等等。如NAMA、ASTM 、B.S.、JIS、JCS、DDE、DIN 、CSA 等。 国家机构、部门标准:如REA:(美国农村电化管理局)MIL:(美国军方)NTT:日本电信电话公社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如 IEC 公司协会

2、标准:如AEIC:美 爱迪生照明公司协会UL:美 保险实验所协会 公司标准:各大公司本身制订之标准,如IBM、R.C.A.、Bell、AT&T、Motorala、ITT、NEC、Fujisu 等等。 电线公司标准:电线专业公司制定之标准,如General(美奇异公司) 、Western(美西方公司) 、西门子(德) 、住友、古河、藤仓(日本) 、太平洋、华新丽华、华荣(台湾)2、标准应用之要点标准是制造电线之依据,技术研发及业务人员必须充分而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产销。研读标准是一项从事电线业者入门的工作,而标准之取得也十分不易,应当作一种重要资料予以妥善管理,并加珍惜,在应用上要作到。 勤加研

3、读,细心分析。 深入探讨,发现相关问题。 建立取得管道,保持版本最新。 提出修正意见,设法交涉修改。 建立内规,保证标准之达成。 纳入资料管理。 起草更理想之标准。2二、 电线构成之基本设计1、电线设计之依据电线设计大部分都是依据客户提供之资料,资料包括: 规格书:包括构造、性能及测试条件。 样品。 要求条件:如电压、容量、屋内、屋外温度环境、耐燃、耐油、单长、包装、颜色、标示等等。 用途:使用何种场合,何种限制。 用法:使用方式、施工敷设方法。以上在必要时,还要和客户沟通,以便全面深入而详细的了解,稍有不慎,即可误解、漏失,发生严重后果。2、电线设计之考虑因素有了依据后,了解用者的要求,也要

4、了解制造、材料、市场上种种因素,用周全之考虑,考虑之因素略如下述: 市场之趋势。 材料之特性及代用材料之特性。 材料供应状况。 制程项目、检查项目及其次序。 技术能力与工程能力:如制造范围、公差限制、内规、品质水准、品质保证。 成本关联事项:实际用量、损耗、余尺。 加工成式:如充实被覆、管状被覆、卷包和纵包、粗卷和密卷、单一作业和连续作业。 生产计划:如使用哪一台机,哪些单位。 计算公式是否完备,如构造形式、比重等。中小企业生产品种简单,设计人员本身需全盘了解,或有资料参考,大型企业以上考虑因素可能分由不同单位之人员担当,人太多,也会失误,为避免失误,最好经常联系,会同校核,同一性质电线,订出

5、综合规定,以资遵循。3、电线设计之表单模式现代化的企业大多以电脑作管理及资讯工具,有些企业把电线做成标准化方式,依照类别细目,将各电线予以编码,有些不考虑不同之规格及特别要求,制定了一套对内也对外之编码,客户得依此编码定货,此种方法在此地行不通,因此地通用之规范太多,就销售的立场,一般是迁就用户,不能迁就生产工厂,因此想要编码,就要考虑许多可区分差异的方式,如下述编码之要素:种类别(大分类、小分类、细分类)3规格别(规范、导体构成、导体尺寸、电压、芯数、对数、颜色、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等)通常编码要有差异之许纳,以免无法编续,增加或删减,编码大多以数字为主,若混杂以英文字母,就不太理想,如果不纳

6、入电脑,也需要一套编号以方便查询计价等等。通常将设计电线之表单做成卡片,或固定模式输入磁碟中备查,其内容至少应包含:电线编号 过程次序电线依据规范 材料代号或品名、编码电线代号或品名 设备代号、次序规格标称 品检项目、合格规定规格上之构造尺寸 材料用量内规上之构造尺寸 材料损耗量公差 标示、印刷规定颜色 包装规定单长 特记事项如果能将制造条件(制造标准中必要之指示)制程计划(生产计划中必要之指示)制程管制(包括生产中量与质之查核)并入设计表单,或附注参照编号则最为理想。事实上作到十分理想之状况非常有容易,常需考虑变动因素,如果已完全标准化,则可将上述设计资料:即 电缆设计卡制造指示卡制程管制卡

7、一并输入电脑,生产者依生产传票及制程计划由电脑取得综合卡,则作业者极易纳入管理,否则必须人为管理,管理不易完备,作业者得不到相关指示,极易产生错误,产销十分单纯的公司,可能不需要繁复的表单,表单本身之管理,也很重要,例如存档方式等等。依现代化趋势,资料归纳后,表单化,标准化输入电脑管理,在开始时,一是会耗费不少人力,但也可藉此机会得知不周延之处,一并修正,一旦是了电脑,不但节省人力、时间,而且快速、周详,减少重复例行之事务,使人能多从事改善研发之工作,则必可有更多之获益。设计表单因应各企业规模、产品种类、设备而有不同之形式,基本上愈详细愈好,原则上以一目了然为恰当,不论在计价、生产计划、制造品

8、管都能参考依据,即是最佳之设计。4、设计计算公式之举例电线设计之目的,就是把电线构造明白表示出来,而且予以数量化、代码化,由于数量化就涉及到。 电线构造之几何计算式:即将各种电线每一构成之外径、厚度、代码化,由于数量化就涉及到。 电线材料之比重:平均比重划最大值。4 拈入率:计入电线实际材料用量内。在量化方面,一般均以公里(KM)为基准,即每 KM 之重量公斤(KG) 。三、电线之成本及其控制要点1、电线之成本结构电线之成本与其它加工业成本计算方式相差不多,基本上项目都相似,其架构如下: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物料、人工。间接成本:管理、推销业务、运输、研发、其它、水电、保养、折旧。有些项目随着

9、产品生产而变动,称之为变动成本。有些项目是固定开支,不生产也要付出称之为固定成本。基本上,以正常生产为计算基础,即产量基准,由此基准,可统计出某些产品群之成本结构及其特质。上述成本结构及计算方式如下:A原料成本:包括主、辅助各种成本,含损耗量在内。B变动成本:人工费:以该产品耗费之人工时计。 1外工费:以该产品耗费外加工费。 2水电:直接用于制造上。 3物料费:包括包装、杂支。 4其它。 5C固定成本:生产性 人事费、生产部职员薪资。 1折旧:房屋及设备。 2检验费用,分摊到此产品。 3其它、运费。 4服务性管销人员人事费。 1其它部分之折旧。 2其它部分之分摊。 32、电线成本控制要点电线成

10、本、原材料占 4580%左右,甚至 80%以上,可见原材料比例之重,而且,原材料中之铜材是依国际铜价而变动,常常因某种原因而使供需失调,因此铜价不十分稳定,影响成本极大,故大批长期买卖多采铜价浮动方式计价。原材料所占比例大,相对原材料消耗、浪费,也是电线业一大成本问题,5由于电线要全长保证,寿命保证,故在品质上也产生了品质成本的影响,以下叙述电线在成本上控制上的一些要素和要点。某电线成本结构图示成本结构主料 %副料 %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2-1 原料用量和价格的因素a 设计上的问题:电线计价用料,包括:*电缆本身料量(已含绞入率)kg/km*制造时必要之损耗%但在生产时欲会发生以下问题:

11、电缆本身实际用量超过计价量:外径作大,如超过上线。 制造时,为了客户指定每单长要留检查余尺,此项余尺多在交货时剪除,故买卖双方多有另外计价之约定。实际用量若与设计量不合,则须查核其差异,若是比重或计算公式之误,须修正公式,若是外径问题,则须过程控制,或者必要时,可根据统计之结果设计量加乘以相当之系数,由于许多线缆、构造复杂或制造时误差,无法作到设计之量,则系数即成为内规。b 制造上的问题,包括:*不必要之损耗:如过程中多余之损耗。*不必要之余尺。*品质不良:造成多作或重作。*作错规格:造成重复生产或库存。电线生产时所产生之损耗,应详细加分析,哪些是正常损耗,哪些固定损耗,哪些是变动损耗,每一过

12、程式中都应统计,每一种生产形态,种类都应有特定之注明,以便设计时计入成本价内,或在计价时注明状况。*正常损耗:固定损耗:包括正常余尺、开机必须之耗用量,即标准损耗量。*变动损耗:随着电缆订货不同长度,不同规定而产生之损耗。例如某用户订制极为繁复加工之电缆仅 100 公尺,则必然造成相当大之消耗,此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多不计入计价之内。不正常之损耗量,必须每月作统计,分析其原因,予以消除。c 生产管理的问题,包括:*发料之依据。*发料之批量。*退料之对应。6*记帐问题。大部分生产线缆由于品种少数量的状况,造成生产管理上的混乱,往往发料之依据无法十分正确地掌握,发料时又往以把生产的不正常状况,发少

13、了,生产会停顿,发多了,造成费用失控,批量小时还可以很快计出结案之用量,批量大,时间长,如果加上颜色、料号繁多,则极易造成混乱,造成哪一批到底用了多少料,谁也说不清楚,只好算总帐,以盘点来统计,常常盘点是十分麻烦之事,但若工厂配置得当,帐面清楚,则仍可每月盘点。退料也是相当麻烦之事,会造成不必要之搬运,往往时间久了,记不清楚是哪一个订单所退之料,只好综合记帐,记帐是相当有技巧的管理项目,若记帐上了电脑,则来龙去脉必须清楚,一旦生产出了问题,如不良重作、补作、设计量不对、规格弄错等等会造成记帐上的混乱,永远无法知道哪一批货到底用了多少量。d 进料管理问题主要是进料品质和价格是否反应到成本中,进料

14、差异是否影响到上述(a)(b)的因素,也是成本要因之一。e 市场资讯的问题市场资讯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售价波动,波动之趋势如何,是否在计价时计入因数,也是成本要因之一。2-2 标准工时和标准费用计算成本中除了原料之外,其它不外乎变动成本,包括人工、水电、物料、包装及一些分摊,如公用设施工资、保养人员分摊等等,在固定成本上,有折旧及其分摊,人事费用分摊等等。在计算成本中直接成本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依据相当之量产时所产生之工时费用。“工”是标准工资:即平均工资、生产该项产品之平均工资。“时”是标准时间:包括正常生产速度所需要之时间加上正常之余裕时间。*余裕时间=生产全程所需时间 X 稼动率余裕时间,

15、常包括前置时间、准备工作、后置时间,但不包括其它等待时间。此外生产全程所需时间可能还要加上一些额外的时间,例如等待时间,管理不当或机械故障,人员正当之休息休假等等,这些造成之多余时间,可统计出平均数予以量化,可称之为作业率。有些产品需要乘作业率,有些就不需要。一般标准工时多以某产品所需某过程之标准工时累积而求得,其单位为每公里人工小时:即$/km-MN,M为标准工资,H 为标准时间。标准费用包括可予以量化之费用,与上述标准工时有一定之关系,每 KM一定会消耗若干费用,则可依此列出,有些是和某产品有一定之关系,则以某产品之附加值列出。例如某产品之折旧,可依其所用设备而折旧,此法若大设备作小线就划不7来了,也可以依该产品之附加价值,依整体分摊而计算出来。2-3 产品标准成本问题一般成本都是以正常生产时所计算出各种产品之成本,称之为标准成本,所谓正常生产若系单一品种、大量生产、正常生产负载、正常品质,则其成本十分正确,实际上并不能达到上述境界,因此标准成本反应到计价上,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正确迅速的调整是非常必须的,这因应市场状况,经营政策、生产背景、特殊原因、产销双方应立刻作出调整方向和方式,基本上标准成本不仅是作为生产销售之根据,实际上也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数据的基础。2-4 降低或控制成本之途径在今日企业之经营中成本是成败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