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327230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不写作业的共性心理和对策分析接到这两个班的时候我满怀信心的能把他们教好,然而做老师的总是太过自信,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他们的“能”是你所想不到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往往有多重身份,如:教书匠、心理咨询师、垃圾桶、哥哥、好朋友、侦探、秘密保守者等等,孩子们的生活真的又单纯又复杂,当你真正走近他们内心的时候,你才回发现,原来教育从来都不简单,不付出心血和时间,难以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在短短的一学期教学中间,我所带的两个班级由全县倒数第二名考到了第一名,倒数的。确实也真是不容易。其中个般滋味,只有自己能知晓。被通报,被罚钱,上公开课,真的觉得很丢人。然而其中的努力就不说了,正是因为还有点耐心和

2、信心,终于在八年级下半学期的考试中取得第七名的成绩。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更多的是平静,而不是欣喜。因为我始终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成了乒乓球案子的守护者,成了校园里最后一盏亮着的明灯,成了周末园子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与学生沟通,在学习和摸索教学中间如何去管理学生。也算幸运,我在与他们一年的交流中间收获了教书四年所不能匹敌的经验,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成长。如今,我教一个班的时候,就有更多时间去研究学生的心理。 以前的时候没有怎么布置过作业,回家大都要求摘抄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作为周记。这几星期回家,给学生布置作文,头两周学生的兴趣还很高,回家之后大

3、都能有一种作品意识,可是这周回去之后,因为中秋三天假期,我给学生布置了醉翁亭记第一课时的练习册,课文的背诵,还有一篇现代文阅读。布置作业之前学生都答应,能很好完成作业,然而这星期来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来学校之后才在补作业,我看到好几个学生来得很早,在做政治和历史,走的时候拿的作业很多。我坐在堂桌上要求来个学生交一本作业,结果班里仍然有近十个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不尽人意,不是应付就是抄袭,让人看了火冒三丈,我强压住怒火,然后把学生集中到那边的多媒体教室,上起了班会课。 我述说了自己这学期工作的安排经历和这星期回家因为过周清四点四十才从瓦窑沟回家晚上七点才到县城淋雨和受冻的经

4、过,说着说着我动情地几乎要哭了,看着孩子们听得那么认真,我忍住了眼泪。学生们看着我,面容悲戚,仿佛也能理解我似的。我对他们讲我在路上坐车时候的不容易以及中午因为担心他们不能安寝早早到学校来如此云云,他们一言不发盯着我看。趁此机会,又对学生讲了做作业的意义和价值,让人站起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能很好完成作业。学生站起来归结了以下几点:一、从众心理。身边没有人做作业,要是玩手机跟着也想玩。二、惰怠心理。讨厌做作业,认为做作业是负担。三、叛逆心理。家长叫做,就是不做,故意不听话。四、缺乏自制力。诸如在玩手机,玩一会也知道学习,可是忍不住超过既定时间。五、缺乏意志力。玩一会,学一会。结果最后没学好也没玩好。

5、针对以上问题,我分析了内部原因并简要提出一些自认为可行的对策:一、尽快转变思想,要从七八年级那种思想中间抓紧时间转变到毕业班的学习生活中去,万不可没有一点紧迫感。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明白做作业就是对平时学习的训练和补充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对此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要他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的。 三、没有很好的时间观念。拖沓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总是把事情放到最后才去做,应当有一种危机意识,提前安排好自己学习的时间。四、不能很好的坚持和自律。这就需要学生得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不能很好安排的时候可以把作业以校讯通的形式转发给家长,家长共同督促完成。五、习惯问题。常常不是一下两下养成的习惯,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一点一点改变,看到他进步就要适时表扬一下,多家访,看看学生在家究竟干些什么。总之,学生不做作业的时候绝大多数是思想上的惰怠和长久养成的坏习惯,需要学生改正需要做好思想疏导,并且要摸清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