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32660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皮肤的结构与分析一、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全身皮肤面积为1.52.0平方米;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皮肤表面柔软光滑,但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其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组织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长毛的开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皮肤的结构极其复杂,含有大量的细胞,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网,以及毛发、皮脂腺、汗腺、爪甲等附属器。1、表皮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平均厚度为0.07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受

2、。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的。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角质层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也就是表皮细胞的表面,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经常受摩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足底等处。眼睑部的角质层最薄,皮肤比较娇嫩。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

3、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在做皮肤护理时,利用磨砂、去死皮等手段,将过厚的角质细胞去除,能使皮肤细嫩而富有光泽,同时也提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达到理想的护肤效果。但是,眼睑部角质层很薄,不能做人工脱屑,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力量也要轻,避免拉松皮肤。、透明层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关,光线可以透过。此层可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透过,起到保护作用。、颗粒层颗粒层位于透明层之下,由24层菱形细胞构成。这些

4、细胞几乎接近死亡,正要蜕变成角化细胞。细胞内含有细小颗粒状物,有折射光线作用,可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棘层棘层位于颗粒层下,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细胞之间的棘突相连,细胞间隙中有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各种刺激。、基底层基底层位于棘层之下,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1)基底细胞呈圆柱状,单层排列,它直接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吸收营养,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末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2)黑色素细胞呈树枝状,稀

5、疏散布在基底细胞之间,有分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深层组织。外界紫外线越强,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越多。人的肤色的深浅是由皮肤中含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的。冬季日光较弱,皮肤中黑色素颗粒较少,皮肤比较白;夏季日光暴晒后,皮肤中含的黑色素颗粒较多,肤色会变深。2、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第一页真皮中的纤维结缔组织有3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它们使皮肤具有良好的柔韧和弹性。其中胶原纤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起抗牵

6、拉作用,弹力纤维有较好的弹性,可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如果真皮中上述3种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下降,就容易产生皱纹。基质是黏的胶状物,填充在纤维组织和细胞之间。它的主要成分是黏多糖,还有一些蛋白质、盐分和大量的水分。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组织的60%,若低于60%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起皱纹等缺水状态。真皮中的细胞主要为产生各种纤维组织和基质的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真皮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乳头层,下层为网状层。乳头位于真皮浅层,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束细小,排列方向不定,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网状层位于真皮深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纤维束粗大,排列方向与皮肤表面平行

7、,交织成网状。此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脂腺、汗腺、毛囊等。当皮肤划伤深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感觉,皮肤会出血。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疤痕。3、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等作用,脂肪细胞被分解后还可以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皮下脂肪的厚薄还对人的体形有很大影响。如脂肪堆积过厚,会使人看上去臃肿,皮下脂肪过少会使人显得瘦弱,缺乏线条美。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皮下脂肪的厚薄,保持健美的体形。

8、4、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有皮脂腺、汗腺、毛发、爪甲。1、汗腺根据汗腺分泌物的不同,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1)小汗腺分布情况:除唇红及指甲等处外,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尤其以手掌、脚底、前额、腋下等处最多。结构:小汗腺由腺体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腺体位于真皮的网状层和皮下组织内,导管起自腺体,向上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形成汗孔。功能:小汗腺可以分泌汗液,其主要成分为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具有润泽皮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作用。(2)大汗腺分布情况:大汗腺分布在液窝、乳晕、肛门及外阴、外耳道等处。结构:与小汗腺相同,导管开口于毛囊。、功能:大汗腺在青春期时开始发育,分泌物为浓稠的乳状

9、液体,含有蛋白质、糖类和脂肪。2、皮脂腺分布情况:除手脚掌外,皮脂腺遍布全身,以头面部最多,其次为前胸和背部。结构:皮脂腺由腺体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腺体位于真皮浅层,为梨形小叶,导管开口于毛囊。功能: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经导管进入毛囊,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皮脂为油状半流态混合物,含有多种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脂化胆固醇等。皮脂与皮肤表面的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可以滋润皮肤、毛发,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皮脂呈弱酸性,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受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分泌旺盛。皮脂分泌量过多,使皮肤呈油性状态,即油性皮肤。若毛孔堵塞,皮脂积在毛囊内,不

10、能顺利排出,会形成粉刺、痤疮等皮肤问题。若皮脂分泌量少,不足以滋养皮肤,皮肤会呈现干性状态,也就是干性皮肤。3、毛发人体毛发可分为长毛、短毛,毫毛三种。它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长毛包括头发、腋毛、阴毛等;短毛有眉毛、睫毛、鼻毛等;毫毛柔软色淡,除手、脚掌和指趾末节外、遍布全身。 第二页毛发露在皮肤表面的部分称毛干,皮内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为毛球。毛球下端呈凹陷状,真皮组织伸入其中,构成毛乳头。毛乳头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为毛发生长提供营养。毛球下层与毛乳头相接处为毛基质,是毛发生长区,含有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并输送到毛发细胞中,使毛发呈现较深的颜色。黑色素颗粒少则毛发呈灰色,

11、无黑色素颗粒毛发呈白色。毛发中含铁呈多时呈红色或褐色。包围在毛根的上皮组织称毛囊,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毛囊上皮细胞构成。毛发的生长分三个阶段:生长期、体止期和脱落期。生长期毛发颜色深,毛干粗而有光泽;休止期毛发细而干硬,色淡无光。头发的生长期为26年,休止期为23个月。每天正常脱发一般不超过100根。精神紧张、长期失眠或营养不良,会影响毛发生长,造成脱发。4、甲甲覆盖在指趾末端,为半透明状的角质板。由甲板和甲根两部分构成。甲板是暴露在皮肤外的部分,其下为甲床,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甲根为隐藏在皮内的部分,其下皮肤为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甲母质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产生新细胞,形成甲板。如甲母质遭到破

12、坏,甲就不能生长。如甲根部皮肤发炎或起皮疹,甲会因营养不良而变薄变脆或凹凸不平,影响手部整体美。二、正常皮肤的分类及特征皮肤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主要是根据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的多少和它们之间的比例大小,而把皮肤分成四大类: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和混合性皮肤。1、中性皮肤:中性皮肤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皮肤,肌肤状况安定,但在成年人中比较少见,多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特征:(1)皮沟稍深,皮丘细小且排列整齐。 (2)毛孔细小,纹理细腻,皮肤光滑滋润有弹性,表面不粗不粘。 (3)化妆后不易掉妆。 (4)皮肤易随季节和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局部性地变油或变干。中性皮肤的人由于皮肤状况良好,很

13、容易疏忽皮肤的保养,但欲保持随时都安定的皮肤状态,每天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再好的皮肤都会老化。同时中性皮肤的人要注意保养品的选择,要配合季节和年龄,并避免过于清爽或过于滋润。2、干性皮肤特征: (1)极浅,大部分单侧皮沟消失不见,皮丘隆起不明显。(2)毛孔极小,几乎看不见,纹理特细腻,皮肤干燥无光泽,较粗糙,缺乏娇嫩感。(3)清洁后皮肤有紧绷感,易老化,容易长黑斑及细小皱纹,但不易出粉刺及面疱。(4)附着力强,化妆后不易掉妆。(5)皮肤对外界刺激缺乏抵抗力,夏日晒后皮肤往往发红易起皮屑,冬天遇冷又容易干裂、脱皮。3、油性皮肤特征:(1)皮沟较深,皮丘的形状较大而且排列不整齐。(2)毛孔粗大明

14、显,皮肤纹理粗糙,表面肥厚,油光满面,易生粉刺及面疱,但不易起皱。(3)附着力差,化妆后易掉妆。什么是干燥性油性皮肤?干燥性油性皮肤是一种油多水少的皮肤。多由于油性皮肤护理不当,清洁过度却不注意保湿而造成。也有部分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混乱而导致,此类皮肤的特征与油性皮肤相似,但皮肤粗糙,缺乏水分,故皮肤既因多油脂而易长粉刺、面疱,又因缺水而易生细小皱纹,是比较难处理的一种。护理上对这种皮肤既要加强清洁,去除毛孔深处的油脂及污垢,同时要注意保湿,赋予皮肤大量的水分。4、混合性皮肤特征:T形区域(额头、鼻子、人中、下巴)呈现油性皮肤特征,两颊部位呈中性或干性特征。分类:包括中性混合性

15、皮肤和干性混合性皮肤,以后者居多,在亚洲人群中占到80% 左右。皮肤主要分成上述四种类型(或五种),但一个人的皮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年龄、地域、环境、气候、季节等因素均会影响甚至改变皮肤类型,故在分析皮肤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灵活应用。 第三页三、特殊皮肤护理1、粉刺、面疱皮肤粉刺与面疱医学上又称“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脂腺与毛囊的慢性炎症,其形成原因复杂,发生率与复发率高,青春期多见,时好时发,反复多年不愈是本病的一大特征,且稍有不慎,即容易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病因病理(1)内在因素:雄激素分泌过盛。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皮脂。 促使毛囊口角化,上皮细胞增生,雄激素中的睾酮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双氧睾酮,与毛囊受体蛋白结合即能刺激毛囊皮脂腺角化,角质变厚,角化细胞相互粘连,不易分离致管口阻塞,皮脂产生与排出平衡失调,这是产生粉刺的主要原因。 局部面疱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