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831774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书信的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书信写作的格式和礼仪规范。 2.根据自己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选择得体的措辞和语气。 3.在书信中敞开心扉,真诚地表达,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 二、写作指导: 千百年来,书信作为一种与特定对象互传消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应用文,在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互致书信的双方大体分三类: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团体之间、组织团体之间。从功用上看,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又分为家书类书信,朋友、同事之间的问候类、请托类、规劝类、借贷类、庆贺类书信等。专用书信主要有求职信、感谢信,还有邀请信、较少新等各类公函。在所有类型的书信当

2、中,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莫过于亲人或朋友之间的书信了。人们常在信里介绍近况,讲述经历,描述感受,诉说情感,交流看法,嘱托叮咛,商讨问题等,内容写法不一而足。 写信人可根据内容需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专用书信的写法类似于应用文,在内容和写法上,要遵循常规要求。但无论写给谁,都要根据写信双方的身份关系,选择得体的措辞和语气,或自然亲切,推心置腹,或彬彬有礼,委婉含蓄,或严肃郑重,简洁平实。 本单元着重练习给亲人、朋友、偶像写信,在信中倾诉心曲,或真诚歉意,或遥致敬意。学习掌握书信写作的格式和礼仪规范,学会根据写信对象,以恰当的措辞和语气,表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 三、

3、书信的格式: 尊敬的五柳先生:-(称呼:顶格写) 您好!-(问候:空两格) 再次捧读五柳先生传,我有好多话相对你说。-(正文:空两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我第一次读你的诗。那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傲的背影,伫立在山水田园之间,一种无名的力量吸引着我,走进你的世界。 - 此致 敬礼!-(祝颂语:此致空两格敬礼:顶格) XXX年月日-(署名和日期:另起一行后半行) 四、例文: 致五柳先生 尊敬的五柳先生: 您好! 再次捧读五柳先生传,我有好多话相对你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我第一次读你的诗。那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傲的背影

4、,伫立在山水田园之间,一种无名的力量吸引着我,走进你的世界。 你来往于山野田间,信手采撷美丽的诗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那样天然,那样悠闲,让我领会到你寄情田园的随性和洒脱。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又让我看到了你躬耕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读多了你的诗,我才发现田园中的你并不总是飘逸的,你也有常人的烦恼。 你不同于“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打铁,是他改善心情、表达生命态度的一种方式。他不在乎有没有来买铁器,因为他出身贵族,家境富足。而你不一样,躬耕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休闲,你不愿融入那浊流汹涌的官场,你甚至不愿提起你那个做过县令的

5、曾祖父陶侃。正因为这份高傲和自尊,你选择了下田劳作,早出晚归。从你用写诗的手拿起农具的那一刻起,你注定成为一位卓尔不群的田园诗人。 不少向往田园的人,花费巨资,在山野间盖起庄园别墅,然后住进去写写所谓淡薄隐逸的诗。只有你,肯贴近土地的肌肤,倾听它的呼吸;只有你,肯真正与弄人为伴,以田园为家,身居陋室而笔耕不辍。你描绘的山水画卷,欣赏起来很轻松,走进去才觉路途遥远。 我想看清你的脸啊,原来是一张黝黑而多皱的脸,但你笑得那么轻松,深邃的眼里透出柔和的光。从你的诗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洞穿世事的老人,一个寄情山水田园的的智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一心一意第耕种,一心一

6、意地写诗。读你的诗,静看水流尽处的云缓缓升起,我明白了什么叫自由。你是一只倦飞的鸟,流云才是你真正的伙伴,青松才是你栖落的枝头。你在孤松下盘桓的身影,采菊时无心的一瞥都成为永恒。 你将质朴的情感化作动人的文字,我喜欢听你轻吟:“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五柳先生,谢谢你,让我懂得,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状况之下,都要保持内心的那份纯净和坚持。 此致 敬礼! 王晓玲 *年3*月2*日 点评: 从文章中看出,作者不仅学过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甚至还熟悉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不仅了解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还能从诗文中读出诗人孤傲不羁的个性。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在诗人飘逸轻松的外表下,透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读出来诗人躬耕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顿。甚至从“抚孤松而盘桓”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作者将嵇康打铁和陶渊明躬耕相对比,赞赏陶渊明的困顿艰辛的劳作中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坚守。由此看出,作者不仅爱读书而且勤奋思考,善于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语言和精神的养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