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31256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1 第十三章 内能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内容:第十三章内能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选择题(123分36分)1(2016宜昌)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2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3(2016绵阳)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

2、变小,势能增大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D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5初温相同的甲、乙两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B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 D温度由乙传到甲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 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D“摩擦

3、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D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8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9根

4、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寒冷冬季,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11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冰粒

5、液化为雨滴B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C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D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12(2016广州)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2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D )A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2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二、填空题(171分17分)1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一种_扩散_现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引力_。14

6、(2016桂林)用燃气灶烧水是通过_热传递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_做无规则运动_。15(2016贺州)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有空气。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下_(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_20_min_(填“30 s”“1 min”或“20 min”)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16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4.2103_J/(kg);初温为30 、质量为2 kg

7、的水吸收2.1104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_2.5_。17(2016枣庄)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大_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 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6.72105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8如图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_右_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_降低_,因为_汽缸内的压缩空气对外做功(或汽缸内空气对活塞做功),自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_。19甲、乙两种

8、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34。取300 g甲和500 g乙分别加热,如果甲、乙的温度分别升高10 和15 ,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Q甲Q乙_310_。20质量为80 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 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_降低_(填“升高”或“降低”)约_5_,内能改变了_1.68106_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要吸收的热量为2.4106 J三、简答题(24分8分)21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

9、对铁丝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2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却不大的现象。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解:新疆地区多沙石,而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沙石温度变化得快,造成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多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昼夜温差小。四、实验探究题(14分10分24分)23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_8_。(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0、,该物质的熔点是_0_。(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固液混合_态。(4)比较t2和t3时刻的内能,_t3_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_。(5)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这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_小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c_(用公式表示)。24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初温、质量_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方法二:_升高

11、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的加热时间_。(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使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_。(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沙子_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水的导热性好_。五、计算题(7分8分15分)25宁宁用电热水壶烧开水,将此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 的水,已知电热水壶的容量为1 L。求:(1)该电热水壶所装水的质量;(2)水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解:(1)m水水V水1103 kg/m31103 m31 kg(2)Q吸c水m水t4.2103 J/(kg)1 kg(100 20 )3.36105 J26吃早饭时,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250 g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 升高到42 ,妈妈至少要用60 的热水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c奶m奶(tt0)2.5103 J/(kg)0.25 kg(42 12 )18 750 J,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Q吸18 750 J,由Q放c水m水(t0t)得:m水0.25 kg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