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龙舞宾州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28608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龙舞宾州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百龙舞宾州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百龙舞宾州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百龙舞宾州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百龙舞宾州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龙舞宾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龙舞宾州(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龙舞宾州,课 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文化鉴赏 项 目:舞炮龙 姓 名:谭晶晶 学 号:201113401150 学 院:设计学院 年 级:2011级 专 业:艺术设计,我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宾阳的炮龙节,让大家更加了解我的家乡,也让大家参与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宾阳炮龙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2008年6月宾阳炮龙节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吃灯酒是宾阳人民欢度炮龙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这天也是正值正月十一那一天。“灯盏花开欢盛世,酒香人醉乐绵绵”,这是古人赞颂宾阳灯酒节的诗句,也描绘了太平盛世喜庆丰年的美好景象。灯酒本是“丁酒”,是一年来有喜得贵子

2、(民间也叫“添丁”)的人家为了表示庆贺,献出阉鸡等好菜好酒宴请邻居街坊共同庆祝,同时希望来参加的各家各户也人丁兴旺,来年喜得贵子事业兴旺发达。到现在吃灯酒则是人们共同出资,“丁酒”仍是原来的“丁酒”,可是赋予了灯酒会时人们联络感情,规划创造美好未来等更多新意。,寓意,起源于北宋年间的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中国狂欢节”,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当日晚上主要街道上群龙劲舞,鞭炮齐鸣。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被视为新年神物。开始的点睛仪式,一个阿婆拿着一只鸡,咬破鸡冠,把血蘸在笔上,涂在龙的眼睛和舌头上,随后开始舞龙。令人称奇的是,舞龙者都是赤裸上身。在点睛仪式之后,人群中马上有人点燃鞭炮扔向龙身炸龙,噼里啪

3、啦的鞭炮不停从各个方向扔往龙身,而袒胸露背的舞龙者则快速舞龙躲避。在炮龙老庙,二十条巨龙左腾右挪,开始向周围街道进发。每到一处,无数的炸龙人紧紧围追;每家每户也从房顶点燃鞭炮,从高空炸龙,舞龙者则不停奔跑躲闪。,简介,表演要求,1.点睛仪式,由法师带领近十位佛家弟子,呈上贡品,诵经念佛,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最后用朱砂点开龙眼,寓意龙眼已开,炮龙已被“点活”,将给众人带来吉祥好运。 2.开光仪式上需要的贡品非常多,需要三支香(持戒)、上等珠宝、鲜花(禅定)、12盏灯笼(智慧)、水(纯净)、新鲜的水果、乐器 3.仪式队伍壮大腰鼓队健身队齐上阵,表演形式,鞭炮炸龙,主要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4、炮龙在炮光中游舞时,很多胆大的游客纷纷挤到炮龙周围,伺机钻龙肚。传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则能喜结良缘,所以很多人乐此不疲地钻龙肚。炮龙走过之后,许多居民依然兴致不减,一些男子脖上挂着一串串鞭炮,在街上如同玩杂技一般,点燃鞭炮,在头顶旋转几圈,然后抛向空中。许多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点燃鞭炮后如同跳舞一般,在原地旋转几圈,然后不慌不忙将正在鸣放的鞭炮扔向空中、地上。舞龙结束后,人们把被鞭炮炸得只剩骨架的龙头当柴火烧,再在上面支起一口大锅,在锅里放上米和各种佐料,熬成“龙粥”,给大家喝,慰劳舞龙的勇士。据说喝了龙粥能去百病,幸福安康。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

5、对人们的影响,舞炮龙改变了当地人日间的健身方式,它对舞龙者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其中壮年居多。临近节日,被选拔出来的队员就会集中训练,每天会训练12小时左右,老年人对舞龙的技术和配合起着传授作用,人们把健身方式转变成舞龙,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各街道的比拼与促进人们选择舞龙作为健身的一种方式。为了能表演最精彩的舞龙节目,平时积极参加身体锻炼,舞炮龙不仅是一种观赏,它更是对健身的必要要求更高。,热闹非凡,喜爱理由,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舞龙文化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舞龙,作为宾阳发人我更应扬,更应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炮龙文化,了解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我觉得舞龙也可以在校园中流传开来,可以不放鞭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举行各高校的舞龙比赛,以此吸引广大师生参加,从中得到锻炼和不一样的感受。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但丰富师生的生活,更让大家对我们民族文化体育项目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舞炮龙是我从小就一直就知道的,也喜欢它所赋予的寓意,我爱我的家乡,也爱炮龙节,所以更要把它的与众不同告诉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