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7661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列宁学校:廖文林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把句子读通、读顺,通过反复读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2、能力目标: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意识。3、德育、情感目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学会并且能恰当地运用。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教法预设:自主探究、读中体会。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预设: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非洲木雕的图片2、板书课

2、题3、区别“卖”和“买”4、提出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欣赏木雕2、学生齐读课题。3、通过观察区分形近字4、自由畅谈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3、出示四字词语,学会运用。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2、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互评。3、学生圈画四字词语,完成运用。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读课文,理解梗概1、引导读文。2、提问:课文中有谁?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

3、件什么事3、教师小结1、学生逐段读文。2、自主畅谈学习收获,完成填空练习。让学生读懂,并在读中感悟,通过一读再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例描述课前:出示一组非洲木雕的图片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非洲木雕)咱们来欣赏欣赏。师: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主要出自非洲民间艺人之手,这些木头经过民间艺人一番奇妙的构思后,就创作出一件件充满非洲风情的工艺品。瞧,这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刚才我们见到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这些木雕大多有象征意义:大象表示长寿、阳刚和力量;变色龙象征瞬息多变。非洲木雕雕刻手法粗犷,

4、是一种原始状态,带有大自然的神韵。不精工细作,就这样寥寥数笔,就有了神,看着它,就觉得一股原始的自然之风扑面而来。在人物雕像中,有全身像,也有头像,大的有一米多高,小的如拇指大小,各显风姿。由于非洲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所以老一辈艺人们通过木雕艺术,不断地对后代进行传统教育,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部落里的长者通过教授他们雕刻,使新的一代懂得怎样通过木雕去“阅读”和“写作”家史。这些木雕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一、抓住卖买的区别,引领学生走进课题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借助白纸黑字的神奇, 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中游交界处的大瀑布前到卖木雕的少年哪儿看看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师:课题的第一个

5、字读什么?指名读“卖”mi师:哪个字和“卖”特别像?生:买。师:说说怎么区分?生:卖是出售,买是购买。师:你第一个回答问题,好样的!说说字形上的区别。生:“卖”的头上有个十字,“买”没有。师:好极了。刚才我们运用了抓字意和抓形近字的方法记生字这就是良好的语文意识师:现在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生读)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二、初读课文了解生字师;要想知道这些就得认真读课文,在阅读中找到答案,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语文意识.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注意:1、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2、遇到生字用“”圈起来,遇到四字词语用“”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在下面画上“?”(

6、目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语文意识)师:1、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碰到自己不会读的地方去请教拼音或同学和老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媒体;出示词语学生字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同桌互读并根据认读情况给对方加“”出示四字词语这篇课文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谁愿意来读读?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清晰可辨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爱不释手 语无伦次学生读帮助理解第一行: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举世闻名,现在作者身临其境,觉得它跟传说中一样美,所以说“名不虚传”,也可以说“名副其实”,

7、如果一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是你看了却很失望,你就会说“哎呀,徒有虚名!”你看,找近义词和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游人如织”的“织”是什么意思?在电影电视上看过古人织布时梭子来来去去的样子吗?游人像织布的梭子来来去去,就是比喻(游人多)。像“游人如织”这样带有比喻的成语在我们汉语里很多。你能说一说吗?老师也带来一些,一起读一读。(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繁花似锦 胆小如鼠 光阴似箭 面如土色)第二行:这四个词课文里都是形容什么的呀?哪些词说明了木雕式样多?哪个词说明木雕设计巧妙?哪个词形容木雕雕得跟真的一样?(这可不是比喻哦)齐读第二行词语。第三行:“释”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放下。那么“爱不释手

8、”的意思就是喜爱得舍不得把他放下像这样抓住重点字理解词义可是个好方法。齐读。练习填空。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四个字的词语是不是都掌握了。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三、再读文,理梗概。师:课文中有谁?(少年、“我”)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逐段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展示我在非洲南部旅游时,对(栩栩如生的木雕象墩)爱不释手,但由于( 行李太重 )而放弃(感到遗憾 )。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一个木雕小象 ), 让我很感动。课后小结差距大,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集聚效应等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周围已形成成熟建材商圈的商业价值,因地制宜的进行家居建材广场的建设。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该项目必将切实发挥商业区在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促进该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