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826956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教(新版)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懂得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知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依法享有很多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很多基本义务。3、知道人权就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了解我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初步了解我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大概内容,知道我国人权计划的5大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5、了解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初步了解我国参与的国际人权条约的大概内容。教学重点:懂得我们依法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增强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教学难点:懂得

2、什么是人权,了解我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历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宪法第2章的内容等等。预习要求:读一读宪法第2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权力,同时也要履行义务。请大家说一说,我们每个人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呢,又要履行哪些义务呢?享受的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受教育权,财产权,劳动权,人身自由权等等。履行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公共秩序,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等。2、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3、这个方面的问题。二、增强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很多权利,同时又要履行很多义务。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陆飞爸爸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基本义务。2、出示课本37页的插图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陆飞爸爸在成长过程中,享受了哪些基本权利?又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学生分小组交流,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自己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小组共同合作,思考交流得出答案,然后再全班交流。预设:图1:陆飞的爸爸上小学,反映陆飞的爸爸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享受教育既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图2:陆飞的爸爸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反映出陆飞的爸爸履行了依法

4、服兵役的义务。图3:陆飞爸爸复员后,来到企业工作,反应陆飞的爸爸依法享有工作的权利,有劳动权。图4:陆飞爸爸作为区人大代表参加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园3、出示课本38页的三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这三幅插图,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明,想一想这三幅图分别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下面的表格。涉及的权利谁享有这种权利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景1情景2情景3全班交流,共同探讨这三幅图涉及的权利,并完成表格。涉及的权利谁享有这种权利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景1受教育权6岁的叶知秋父母

5、学校政府情景2言论自由的权利崔鹏程政府情景3贫困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吴丽敏家政府4、教师小结: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人权吗?我们国家又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1、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中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9页的上面两段文字,了解中国人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1)人权制度的建立2004年

6、,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2)人权制度的发展、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人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保障。3、教师引导: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推动了我国人权制度的发展。我国的人权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1)出示课本39页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

7、20年)目录。(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了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内容。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内容以及中国人权行动计划的5大目标。(3)出示中国人权行动计划5大目标,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5大目标的内容。预设: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充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深入开展人权教育。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4、教师引导:同学们,人权跟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为了推动人权制度的实施和发展,特地把12月10日规定为世界人权日。这一天,红领巾小学六一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下面我们一起

8、来看一看。(1)出示课本40页的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插图的内容,再读一读旁边的相关文字,然后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预设:1)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利。2)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文化权利。3)涉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4)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基本生活水准权利。5)涉及到特定群体权利中的少数民族权利。6)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受教育权。(2)同学们,除了我们书上涉及到的这6个人权保护事例,大家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人权保护事例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预

9、设:农村村镇建设中,乡村公路一直通到每家每户门口。很多小区进行改造,通过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条件好多了。小明的爸爸妈妈遭遇车祸身亡,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补助,学校为他申请了一系列的资助,保障了他日常的生活和教育。5、教师引导:同学们,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多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我国参与了哪些国际人权公约?这些人权公约又有哪些内容?保障了公民的哪些人权?6、出示课本41页的活动园内容,学生认真读一读,看一看,并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与对应的内容

10、连起来。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连线的,并且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公约的理解。7、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项公约都都有相应的内容,都保障了公民某一方面的人权,正是因为这些公约和法律法规,我们的人权才会得到保障。四、课堂总结同学们,经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白了我们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有关人权的知识,懂得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人权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附材料:我国宪法第二章的内容讲的是

1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整个条款从三十三条到五十六条。具体详细内容如下: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

12、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中华人民

13、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第四十二条中

14、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

15、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