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耶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69513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耶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耶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耶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耶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耶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耶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耶的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纲摘要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二、乡镇企业管理的重要性1.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2.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的迫切需要4.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深化企业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3.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实现乡镇企业再造新优势的保证三、如何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1.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2.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参考文献:论乡镇企业管理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政策优惠、金融

2、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扶持,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WTO;措施 正文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农民有约9亿多,乡镇企业目前有2000多万家,大部分散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其组织主体为农民工。乡镇企业也是企业,其本质上也是以生产最大化为目标,组织人们共同努力的机构。它的首要法则是生存。为了实现生产最大化目标,企业必须制定政策,实现不同管理部门和不同目标的合理要求。这样企业就不能一味依据权宜之计,要不断适应情况的变化调整政策,但是就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对现有的陈旧的组织观念进行创新势在必行,这些恰恰是乡镇企业过去一直没有很好

3、重视的问题。首先,要关注企业的社会特征和人文特征,企业的员工不是打工者,而是你的雇员,乡镇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使其员工有归属感;其次,企业必须能够发掘组织内部的所有人才,能够做到知人善任,用其长而避其短;再次,能够在不同的职位上考核员工的独立领导能力,确保他们的失败不会殃及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到2000年末,全国60的工业产值和40的实现利税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解决了全国75的劳动者就业问题;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大企业无法

4、替代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继续发展中正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本文试图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着手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1)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2)生产盲目性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3)劳动力密集,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失严重;(4)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等。此外,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我国历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

5、重视不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从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加入WTO在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加入WTO后,市场的“游戏规则”趋向透明,我国中小企业原来所具有的本地化优势将消失殆尽。外资企业准入门槛降低,其非经营风险减小,与国内中小企业将展开激烈竞争,传统的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由于设备老化、技术素质低和经营机制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企业改制难度加大;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将面临国外同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严重冲击。 二、乡镇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企业的生命,强化企业管理,是

6、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形势下,强化乡镇企业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管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目的的活动。企业管理具有二重属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一方面表现为任何协作生产都需要的指挥劳动,因而都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由对抗性生产方式所生产的监督劳动,因而具有同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原理,对于任何社会化生产条件的企业管理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资本主义企业还是社会主义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还是乡镇企业,要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地组织好生产力诸要素,

7、包括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而管理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组织得科学不科学、利用得充分不充分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规定和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 2.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的迫切需要。生产管理型和经营管理型是两种不同管理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含义。生产型管理,实质上是对企业内部生产行政事务的管理,是执行性质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所面临的市场是卖方市场,或者是生产者的市场,它奉行的是以产定销,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所在。而经营管理型则是全部的企业经营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它是一种决策性质的管理,它的指导思想是以销定产,它的

8、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通过强化企业管理这个途径,乡镇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尽快实现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3.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实现乡镇企业再造新优势的保证。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劳动生产率低下;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物能消耗高等。要解决这些难题,强化管理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有力措施。 4.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深化企业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企业改革来说,它为强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是管理的前提和动力;从企业管理来说,它是改革的基础和保证,因为管理的进

9、步有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改革的成果也不可能得到巩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产品开发思路要由能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的顺向开发,调整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逆向开发上来。要研究需求,使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达到高度一致,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开拓市场,就必须使全体员工切身感受到实现这个转变的紧迫性,自觉服从管理的要求,实现管理的目标。三、如何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1 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1)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

10、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熟练水平,加速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设备落后的现状,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 (2)加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企业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就必须首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企业改制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各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3)培养管理创新的能力。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

11、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目前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客观和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这些企业中虽然有的生产经营业绩较好,但由于申请信贷时不能提供健全的财

12、务报表和贷款资金营运分析,使银行难以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发展前景,并增大了贷款风险,因此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针对这种情况,中小企业应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完善会计制度。对于没有条件设置专职会计人员的小规模企业,应从税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聘请会计人员建帐核算。 (5)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小生位”经营战略。一般说来,我国中小企业属地方管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造成了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有相当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为了争夺市场以致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中小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另外,

13、重复建设使得中小企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大企业也没有建立协作体系,因此,在大企业的经济优势面前力单势薄,生存艰难。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小企业应该选择“小生位”战略。“小生位”战略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意思是企业要垄断市场中的某一个小领域,使自己免受竞争和挑战,在大企业的边缘地带发挥自己独到的专长,争取在一些特殊产品和技术上成为佼佼者。“小生位”战略有“自然小生位”、“互补小生位”“服务小生位”等很多种,如企业可选择生产一些小批量特殊专用产品,或者与大企业生产形成互补关系,甚至通过提供特殊的售后服务,也能够在无差异市场上或分出相对

14、安全的经营区域。 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不是干预,而主要是通过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相关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政策。国家各项产业政策中应当有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产业的专门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尤其要重点扶持科技创业型、吸收劳动力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良好机制;要坚持“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综合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促进中小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快

15、速产生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效应。税收政策。由于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政府应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取消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坚持税收优惠按国家产业政策向农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它需要国家扶持的产业倾斜,为各类经济性质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税收政策环境;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税销售额标准,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有固定场所,财务制度健全,遵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偷税行为,都应享受一般纳税人待遇;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消除私有中小企业主双重纳税现象等。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小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在于它们是否能通过优化企业资源的组合以获取持久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这种优势,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愿意承担风险,并且能够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因此,政府可以在政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