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826877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必修四单元测试卷(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卷(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这表明()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新时代产生了新思想,体现了;新时代要坚持新思

2、想,重视了先进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曲折性”,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的超前性,与材料无关。2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直至十九大再次申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这说明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归宿要善于在相对运动中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理论的不断进步,基于时代的变化发展,符合题意;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运动

3、是绝对的,排除。3精准扶贫包含精神扶贫的命题。在政策引入和产业扶持的同时,扶贫干部和基层干部还应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引导乡风民俗,抵制陋俗恶习。精神扶贫的依据是()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C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D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精神扶贫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B正确,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D与材料无关。42018年7月11日新华网载文,近年来,中央企业中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投)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优势,通过发展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交出

4、了一份不俗的答卷。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B C D答案B解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动,不是上层建筑的变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种改革的性质是改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推翻,故正确,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5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5、。国务院机构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体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印证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国务院机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符合题意;不同社会形态下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不同,错误;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错误。6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6、,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之所以重视农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是因为()它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将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它能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它适应并服务于新时代农村的全面振兴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解决。重视农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符合题意;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排除;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7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于2018年12

7、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回顾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充分肯定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正确;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表述错误,排除。正确选项为A。82018年是改

8、革开放40周年。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深化党政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调整上层建筑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需要,符合题意;错在“根本动力”;党政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与材料无关。9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

9、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牛鼻子”,把握住矛盾观点的精髓A B C D答案A解析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说法错误,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矛盾观点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0发展两岸关系,要使两岸民众具有“获

10、得感”;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也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作为政治理论话语体系中一个带着鲜活生活气息的词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屡屡提及。强调民众的“获得感”,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民众获得感的增强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A B C D答案D解析强调民众的“获得感”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是生产的发展,观点错误。11“健康中国

11、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 B C D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体现了树立群众观点,入选。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是在调整生产关系,符合题意,入选。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12一棵树,做成三个木桶。一个装粪,就叫粪桶,众人躲着;一个装水,就叫水桶,众人用着;一个装酒,就叫酒桶,众人品着。

12、桶是一样的,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这说明()A事物价值大小要受到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的地位不同而不同C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其价值观必然是不同的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同样的桶,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不同,说明事物价值受其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的地位、阶层,B、C与材料无关;人的需要有正当与否、合理与否的区别,D错误。13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1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取决于人们价值判断的改变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做到了按规律办事,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主观的,排除;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1956年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60多年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修改的依据在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14、独立性,不能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理论要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修改的依据在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理论要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主要矛盾的变化其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错误。15“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国藩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纪鸿、曾广钧、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其中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作用、实现人生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