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61898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现场急救技术.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 伤 现 场 急 救 急救中心 关丽宏,创伤是当今人类一大公害,约占全球死亡率的7,据统计创伤是美国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据2007年相关统计我国一年就有20万人死于严重创伤,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占GDP6。而另一组数据更令人惋惜,若救治及时而有效,35的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严重交通事故伤员有2/3以上在25分钟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严重创伤的愈后80决定于院前急救。,概 述,概 论,创 伤,创伤急救,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现代医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院前急救,医院急救

2、,后续专科治疗,创伤急救医疗体系,创伤急救体系,一、通讯指挥系统,二、急救网点,三、医院急救,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初级创伤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通讯指挥系统,急 救 网 点,医 院 急 救,院前评分和分拣 创伤基本生命支持,第一节 创伤的院前急救,院前评分和分拣,(一) 创伤指数(TI),59分为轻伤;1016分为中度伤;17分为重伤。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分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CRMAS评分法,总分910为轻伤,78为重伤,6分为极重度伤,创伤评分,1昏迷评分,2呼吸频率,3呼吸困难,5.毛细血管充盈,4收缩血压,上述5项相加为

3、创伤评分,低于12分者生存率很低,GSC评分 1415为5分 1113为4分 810为3分 57为2分 34为1分,2024为4分 2535为3分 35为2分 10为1分 无为0分,无为1分 有为0分,90mmHg为4分 7089mmHg为3分 5069mmHg为2分 049mmHg为1分 无脉搏为0分,正常为2分 延迟2秒以上为1分 无为0分,创伤的现场急救时间窗 1 黄金1小时 指从受伤瞬间至伤后1小时以内的时间,是以院前、院内抢救的连续性为基础的提高创伤生存率的最佳时间窗。 2 白金10分钟 伤后10分钟内如果出血被控制,不发生窒息,即可避免 很多创伤患者死亡。,3 抗休克30分钟 失血

4、/创伤性休克要在30分钟内得到有效干预。 4 钻石4分钟 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5 结论 心跳停止的病人要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基础心肺复苏。 可控制的出血、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该在白金10分钟内完成。 休克应该在抗休克30分钟内得到有效干预。 胸、腹、盆腔等内脏损伤出血,以及严重的颅脑损伤等应该在黄金1小时内进行确定性的救命手术。,批量伤员分拣方法,所有轻伤, 用绿色标记,步骤,创伤基本生命支持,止血,通气,搬运,固定,包扎,创伤,基本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对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应紧急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及进行呼吸支持,对心脏骤停者进行连续心脏按压,第二节创伤急救技术,止血 包扎

5、 固定 搬运,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 保存有效血量 防止休克 挽救生命 现场及时有效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伤者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止 血,5钳夹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1指压法,4止血带法,3填塞止血法,指压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钳夹止血法,止血带法,止血带法: 不常规使用,只作为控制大出血。 止血带压迫静脉,因此有时会使得出血增多,肢体肿胀 连续止血带使用不超过60分钟,否则损伤神经、肌肉、血管。,上止血带的位置:,按照原理: 应在四肢出血部位的近端, 离伤口 35厘米。 实际上:上肢:上臂上1/3 下肢:大腿中上 注意: 前臂、上臂中部、小腿不宜上止血带。 上

6、止血带之前将患肢抬高23分钟。 一定用衬垫保护局部软组织 注明结扎时间 连续使用超过 50分钟, 放松一次,每次30 秒1分钟,止血带法,止血带,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有利于转运伤员。,包扎法(1),1包扎的材料,绷带 三角巾,(1)绷带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3)便捷材料包扎法,2包扎的种类,包扎法(2),使用绷帶卷的一般原则,采用适当宽度的绷帶卷 由內而外 由下而上 遮盖上一周的三分之二,外露三分之一 在伤肢外侧固定绷帶卷,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绷带包扎法(1),回返包扎法,“8”字包扎法,绷带包扎法(2)

7、,三角巾包扎法(1),三角巾包扎法(2),固定术(1),注意事项 1:伤口先止血包扎, 有生命危险应先稳定病情后再固定 2:固定材料应超过骨折断端上下两个关节 3 :夹板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用衬垫垫上, 尤为肢体弯曲处和骨隆突处,固定术(2),3固定材料 夹 板 敷 料 颈托、颈围、脊柱板等器具 就地取材,如木棒、树枝,颈托是一种承托颈部的装备。其作用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但套上硬颈套并不能完全制动,因此,在运送伤病者时,仍须格外小心,颈托使用,4固定方法,固定术(3),固定术(4),固定术(5),固定术(6),搬 运,徒手搬运方法(1),徒手搬运方法(2),徒

8、手搬运方法(3),第三节 创伤急救,一、脊髓损伤急救,近年来通过改进早期现场急救固定技术, 减少和避免了很多搬运中的二次损伤,大 大改善了患者预后。,创伤性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可导致终生残疾 的原因之一 ,坠落伤是首要的病因,胸髓损伤 胸髓横断时双上肢感觉正常,损伤平面以下的肋间肌、腹肌等躯体肌及下肢肌肉均瘫痪,皮肤反射、腹壁反射等均消失。,临床表现,现场处置 处理原则 首先评估及处理伤员的气道、呼吸、循环等危机伤员生命的病情。 正确移动伤员。需要翻转时采用 “原木滚动法” ,搬抬时采用“水平搬抬法”,转运时需要专用担架及固定设备稳妥固定后转运。,二、颈椎损伤的固定和搬运,颈椎骨折与脱位占脊椎损伤

9、的20-25%,常见第1颈椎和第2颈椎、第4-6颈椎.寰椎、枢椎损伤易损伤呼吸中枢,多数伤员死于现场,临床常见的伤员主要是颈椎不稳和半脱位。,现场诊断,受伤后颈后疼痛,局部压痛明显,伴有枕后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第3颈椎以下的损伤,除颈后疼痛外,颈前也有疼痛,可出现脊髓受损症状,导致截瘫。 清醒的伤员叙述颈部和背部疼痛,肢体麻木或无感觉,脚趾、手指疼痛剧烈或肢体不能移动。 意识不清的伤员可按疑似伤员进行颈椎固定。,现场处置,1头颈部制动、躯干制动,防止移动。必须移动时,先用颈托固定颈部,以免加重损伤。 2. 采用“原木滚动法”和“水平搬动法“搬运患者。,颈椎损伤固定和搬运,3如果伤员没有意识,

10、则开放气道,检查呼吸,采取必要的生命支持。注意手法,避免加重损伤。 4转运时用专用的脊柱固定板,固定设备有头部固定器、颈托、约束带等。,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度地进行“原木滚动” ,稳定受伤脊椎,避免脊髓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 头锁 胸锁,头肩锁 肩锁 胸背锁,俯卧位翻法,交通意外受困于车内的伤病者,三、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分为颅伤和脑伤,颅伤指头颅软组织伤,有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和颅骨骨折。脑伤分开放和闭合性两类,常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颅骨骨折,脑损伤,(1)脑震荡 受伤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持续数秒钟、数分钟或更久

11、,但一般不超过30分钟,有逆行健忘,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2)脑挫裂伤 有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有继发的脑水肿或出血,意识回复后有头痛和功能障碍,常有明显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颅骨变形,鼻子、耳朵流出清亮或血性液体,多为脑脊液外流导致耳漏、鼻漏(颅后凹骨折);“熊猫眼”(颅前凹骨折),瞳孔不等大或光反射消失。,现 场 诊 断,3 硬膜处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受伤时有短暂意识障碍,多有意识好转期后中间清醒期。后因颅内出血使颅内压增高而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继而对侧也散大,器官功能随之衰竭而死亡。,较重的颅脑损伤病例几乎

12、都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出现剧烈头痛、高热、颈项强直,以及克氏征阳性等神经定位体征。,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方式和受力大小不一而差别悬殊,但大多数办不同程度昏迷,创口及伤道内出血、局源性脑症状及并发感染,特别是火器性颅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2 气道管理,防止窒息。固定头颈部,防止移动。,5 治疗颅内高压 采取头高位,甘露醇静滴,或速尿静推减轻脑水肿。,现场处置,1 头部止血、包扎。,3 严禁堵塞耳鼻,头部偏向耳漏的一侧,防止脑脊液返流。,4 对症处理 头皮有活动出血时可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必要时输血、补液防止休克,需将伤员迅速转送到有神经外科的医院。,1,昏迷的伤员采取头侧位,以利口腔

13、、呼吸 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排出 。,2,开放性颅脑损伤后应迅速有干净敷料包扎伤 口,以避免污染,外流的脑组织切勿回塞路腔内。,3,转送要点,四、胸部损伤急救,胸部损伤包括胸壁、胸腔内脏器和膈肌的直接性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继发性病变,如肋骨骨折、连枷胸、血气胸、纵膈气肿、心包填塞等。,胸部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1 病史 详细询问受伤的时间、地点、致病方式、处理经过,但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抢救,如开放气道、控制大出血、解除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等。,现场诊断,2 临床表现 (1)胸痛 咳嗽或呼吸时会加重胸痛。 (2)出血 可以是伤口流血,也可以是内出血。 (3)咯血 (4)不同程度的呼

14、吸困难及反常呼吸。 (5)休克 心脏和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心包填塞以及心脏功能衰竭均可导致休克。 (6)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 常见肺、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的裂伤。,现场处置,五 腹部损伤,腹部损伤范围较广,凡横膈以下、盆底以上躯干部的损伤均属腹部伤,包括腹壁、腹腔内脏器(肝、脾、胃肠等)、盆腔内脏器(直肠、子宫、膀胱等)、腹膜后器官(肾、胰、腹主动脉等)和横膈、盆底本身的损伤,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伤和闭合伤两大类,实质脏器损伤 主要表现内出血。出血多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同时很快出现贫血征象,出现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现场诊断,(一)判断内脏损伤性质,(二)腹膜后器官、膈肌和其他部位的损伤,伤员采取仰卧屈曲的体位可减轻腹壁张力,从而减轻疼痛。 开放伤有肠管脱出时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外加无菌敷料包扎,或外罩盆、碗包扎。原则不应将内脏塞入腹腔,避免污染腹腔。,异物刺入腹腔时不能将其立即拔出,应妥善包扎固定后送至医院采取手术处理。诊断不明时禁用吗啡、哌替啶等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检查腹部体征。如果腹膜刺激征更明显,提示空腔脏器进一步破裂。如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甚至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提示有严重的内出血,需立即处理。,现场处置,急在分秒之间 救在生死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