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261214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课题中期报告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整体教学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中期报告书子课题名称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杨和年 课题承担单位 芜湖市第四十二中学 填表日期 2013年11月25日 2013年11月制表一、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研究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一、建立了研究组织和活动制度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小组,由校长室、教科室领导、监督,教研组全体成员具体开展实施,做到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期初有计划的协商、期末

2、有研究的小结和思考,通过课题小组,确保课题的有序和深入,确保正常的研究和商议。二、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1、积极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工作。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精心设计问卷调查42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教师问卷调查表和42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学生问卷调查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逐项分析和研究,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工作方案。2、课题研究工作逐步推进(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开展我们的实验研究,主要的是先更新我们教师的观念。我们认为我们的教

3、师首先就必须得具备与现代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的研究。因此,学期开始,我们先召开课题组会议。一起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试验,如何整理素材等等。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重点,课题组要求成员学习以下书籍: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叶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何乃忠)以及中国教育报。 (2)、开展培训活动,做好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用学校由电教员有浅入深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多针对性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简单的输入、排

4、版、修改到对课件的简单修改,学校大部分教师已经初步掌握课件制作的方法,另外,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对教师进行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培训。学校还订购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电教软件和收集的各学科教学录像,并将其放在校园资源平台上供教师学习交流。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提高自我科研素质,逐步具备一个学者的气质。(3)、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教学。自课题研究起,学校以教研组为主题,以研讨课、公开课、评课、集体备课等为主要活动形式。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示范课。上课时,大家都去听课,仔细听,认真记,反复思。在研讨时,针对本堂课每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不仅使大家在言语交锋中,思维碰撞中

5、进行课题研究的探索,更在不懈地追求中,使自己逐步成为高品位、科研型教师。事实也证明,这些教师不仅自身成长,也以点带面,推动了全体教师的进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三是鼓励撰写教学论文。在上述反思活动中,让教师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信息技术与之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有些教师还没能真正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切入点,信息技术还没能真正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服务,甚至个别案例出现“仅仅展示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已,没能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2、教师制作课件能力不高,课件档次不高,资源库建设力度尚需加强。3、如何进行案例

6、的分析,取其之长,完善不足,显得有缺陷,所以未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更多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4、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同教育教学相关的软件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5、探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修改和完善。三、下阶段的研究设想1、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现有的成果与经验,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各学科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2、继续完善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组织好理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让教师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佳时期,并能根据教材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

7、,灵活运用。3、多媒体课件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向系统的资料库、教学库的方向发展,为教师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4、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进一步明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内容,明确每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课题组教师要认真实施课题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并勤于反思,撰写教案、案例、论文和经验总结。教科室要进一步重视课题研究的全程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课题的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确保课题实施质量,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4)、不断反思,探讨课堂探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确立新的研究重点。课题组的反思活动形式多样。一种是要求教师坚持撰写好信息技

8、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后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的研究习惯。的。二是定期征集优秀课件,发布在校园网络平台,供全校教师学习研究。每学期,我们都要向学校网站至少上传一篇教学反思。三是鼓励撰写教学论文。在上述反思活动中,让教师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信息技术与之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有些教师还没能真正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切入点,信息技术还没能真正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服务,甚至个别案例出现“仅仅展示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已,没能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2、教师制作课件能力不高,课件档次不高,资源库

9、建设力度尚需加强。3、如何进行案例的分析,取其之长,完善不足,显得有缺陷,所以未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更多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4、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同教育教学相关的软件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5、探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修改和完善。三、下阶段的研究设想1、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现有的成果与经验,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各学科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2、继续完善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组织好理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让教师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佳时期

10、,并能根据教材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3、多媒体课件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向系统的资料库、教学库的方向发展,为教师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4、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进一步明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内容,明确每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课题组教师要认真实施课题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并勤于反思,撰写教案、案例、论文和经验总结。教科室要进一步重视课题研究的全程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课题的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确保课题实施质量,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二、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成果主要内容、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

11、1500字左右(可加页)。1、.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教师们对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有所认识,并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也具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但是,还存在以下现状:传统教学仍然在多数教师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滞后制约了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观念的落后导致了两种教学方式难以有效结合、设备设施的原因制约了教师们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工作的繁重使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心无力、教学素材的缺乏影响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部分教师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

12、境下的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的必要性,但还没找到二者结合的最佳切合点,实现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方法还欠缺。2、学校的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利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着力抓好资源收集整理工作,组织发动教师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整理、研制教学资源:(1)互联网上下载。(2)数字媒体资源中获取。(3)把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数字化。(4)自主开发文本素材及媒体素材。(5)资源交流。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学法指导、音像素材等子库,内设优秀课例、精彩课件、优秀论文、教学素材等子库。目前,学校资源库里的课件、试卷、论文、教

13、学素材等资源日渐丰富,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了高效、及时、便利的条件。3、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不断的培训与交流,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掌握了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既强调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又注重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实施启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客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化解知识的难点,为学生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模式与仿真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合作地学习,使学习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14、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4、积极探索适应本校实际的信息技术与农村传统教学模式整合的新途径。从调查数据来看,我校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但是,不少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要么一味地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声、光、电的刺激和热闹的课堂;要么过分地依赖传统教学的经验;要么虽然意识到两种教学优势互补的必要性,可苦于找不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因此,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应该把重点放在探索学科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方法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学校组织开展“春华杯”、“秋实杯”课堂教学比赛,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积极响应,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总结、撰写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心得体会和论文。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所作的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四、所在学校意见同意上报学校盖章 2013年11月25日五、总课题组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评议专家组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