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3338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完整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政治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完整版) 单项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 1.题型特点: 单项选择题是一种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辨别能力的题型,主要考查识记和理解水平较低的基础知识,侧重于知识的再认能力。单项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组成,题干通常是一个不完整陈述和缺少某些成分的句子,一般情况下,单项选择题可以变形为简答题。单项选择题的主要特点是答案具有唯一性和最佳性,因而也是较为容易的题型,同时也是同学们选择准确绿较高、得分较多的题型。 2.解题思路和方法 单项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忆-选-查 (1)审-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形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

2、“问为什么”就“答什么”。注意,题干长的要先审题肢。 (2)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 (3)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被选题肢,选择正确答案。 (4)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对照备选题肢,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要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在复习中对基础的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的准确、扎实、到位。 简答题的解题思路 1.简答题是对题目要求做出简要回答的题型。在闭卷考试中,简答题是偏客观性试题。其功能在于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学生的得分率一直比较高。在开卷考试中,简答题属于

3、主观性试题。其功能是考查学生在记忆和再现概念、原理等知识点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得分率明显下降。 简答题一般设问比较明确,要求答案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2.简答题的类型 (1)直问直答式:即问题简短,直截了当,立意明确。例如,请你总结一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社会的共同特点? (2)举例说明式:题目要求举出例子,并用例子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点进行说明。如,说明执法机关对于任何公民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 (3)材料分析式:即通过对材料的思维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题目。其中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 (4)辨析式:实质是辨析题的简写版。如,列宁指出:“技术

4、愈向前发展,劳动力就愈供过于求。资本家就愈能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列宁这一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须注意的是,初二的案例分析一般都属于辨析题型,只不过都不是对观点的辨析,而是对行为的辨析。) (5)其他形式:有填表、填空、填图、连线等。 (6)组合式:其他题型与简答题的合成。 3.答题要求与步骤: (1)答题步骤: 第一、审设问,确定立意范围; 第二、审情境,提取有效信息,明确立意; 第三、按要求组织答案。 (2)组织答案要求: 第一、条理清楚; 第二、表达准确; 第三、内容完整。 4.题目素材类型与解答要点: (1)案例评析(第二课、第九课) 要点:第一、是xx行为,属于xx行为,有xx

5、危害,违反xx法律法规,应承担xx法律责任; 第二、我国法律做出xx的规定,说明公民的xx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公民xx权利的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xx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第三、你从这件事或案例中受到什么启示? 应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a.在我国,公民的xx权利受法律保护,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b.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 c.同时,也要依法律己,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xx权利。 d.自觉履行xx义务,敢于、善于同侵害xx权利的违法行为做斗争。 (2)案例评析(第十一课) 要点:第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 第二、a.公民的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b.义务教育是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c.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性保证实施,任何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e.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等等。 第三、(反面)xx没有尽到法律规定的xx责任,侵犯了xx的xx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面)xx正确履行了法律规定的xx责任,对适龄儿童和少年的义务教育权利给予有力的保证。 第四、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

7、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受教育权利,依法同侵犯自已受教育权利的违法行为做斗争,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3)青少年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第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义务教育是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家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法定责任的角度必须认真、自觉受教育义务。 第二、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尤其要履行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最基本的义务。 第三、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丰富和完善

8、自已,才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第四、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是合一的,不可分割,我们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同时,作为义务,受教育是不得放弃,必须履行的。 第五、我们今天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父母的辛勤劳动供子女上学实在不易,当代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把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理想的追求,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全面发展,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4)成就说明: 要点:第一:成就的内容:50年来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某顼具体工作的成就,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计划方面、保护环境方面等。 第二:成就的原因:社会主义本质,

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的实施等。 第三:今后的打算:继续坚持上述内容。 (5)榜样指路: 要点:向xx学习, 第一:树立崇高远大理想 第二:牢记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第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第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历史使命: 要点:第一:历史使命是什么? 第二:如何承担起历史使命? (7)社会热点: 要点:主要是抓住相应的知识点。 辨析题题型解析 辨析题是近年在中考中的新试题。早年曾经有过辨析题、判断说明

10、题,可以说辨析题的出现是一种能力要求的提升。辨析题是在辨别题、判断说明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从解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上要高于前者。辨别题一般只判断观点的正误,抑或在增加改正。判断说明题,一般是先对观点进行判断正误,再进行说明。 而辨析题则明显提高了难度。首先,在题目上,或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从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后再对观点做出判断。评判与判断不同,判断只是说出是对还是错,而评判要说明对的道理和错的原因。 在分析简答题时。我们已经就辨析式简答题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在此则对可能在说明题类型中出现的辨析题,或通俗地说,辨析题作为大题如何解答。 分类 辨

11、析题可以分为正题和反题或错题两大类。所谓正题,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所谓反题或错题是指观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题目。 在考试当中,反题较为常见。形式也比较多样。归结起来大部分属于如下四种: 1、判断标准错误。我们做出某个判断一般要有一个标准。比如,说一个人的身材比较高。其标准是平常人的身材高度,而不是其他标准。当然因为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例子(小马过河的故事) 2、条件不充分。做出一种判断,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判断正确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一旦条件不满足或不充分,就会导致判断失误。 3、顾此失彼。我们得出结论,应该考虑全面。但有时在一些问题上会出现片面夸大一个方面或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

12、略了另一个方面。导致结论错误。 4、多观点辨析。即在一道题中出现两种以上观点。这种题,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多题来做,逐一分析评判。 解题思路和要求 1、认真审题,不急于判断 2、紧扣考点,层层分析 3、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案例分析解题方法 案例分析是考法律必考的题型。一般在简答题中有一至两道案例分析式题目、分析题或说明题(即习惯称的大题)中有一道。 案例分析,即是对事例(一般是行为)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分析的一种题目。其实,可以看作判断说明题,只不过,一般的判断说明题是对观点做出判断说明,而案例分析是对行为进行判断说明;一般的判断说明题是以事实或客观规律等作为判断依据,而案例分析则以法律规定做为判断

13、依据。 案例分析的解法最具模式化。基本上是三个方面内容:判断、评析、引申。 判断:是根据法律规定对行为做出性质、情节进而量刑的判断。 评析:是分析行为是如何构成了法律规定的行为,尽数法律依据。 引申:是从案例本身归纳出的一些做事原则和方法,即我们所说的行为要求。 也就是说,案例分析的答题要包含以上三个方面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案例分析题往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相关的多个主体的行为,其中也包含即是违法行为也有守法、护法行为。答题中要一一分析解答。 分析说明题解题方法 分析说明题是中考中难度最大,最能体现能力考核的题型。对知识的把握、思维能力水平都有较高要求。解分析说明题主要从题目的思维模式

14、下手。 分析说明题的思维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归纳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归纳能力,即对所出示的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该题型一般采取“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设问形式。也有的题目采取多问的形式,进行逐层分析。例题(略) 2.演绎型:考察学生的演绎能力,即要求学生就所给的结论性知识找出论据材料,或应用所学结论性知识解释、分析、说明材料内容。题目通常采用“用xx材料说明xx结论”、“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对xx问题谈谈你理解(或认识)”等设问。 例题(略) 3.延伸型:即题目由一个问题延伸出另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需要学生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熟练和到位。 例题(略) 4.混合型:即一道题当中,混合有归纳、演绎和延伸等几种形式。这类题目属于高难度题目,主要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非常熟练和理解深入,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跨越,因此,在中考试题当中比较罕见。 开放题的解答方法 开放题,严格地讲一般不属于单独的题型,这里把它单独拿出来主要是因为这类题目学生往往不好把握。开放题,从题目本身看有几大特点:一是情境设置多样性(即题源素材广泛,难于捕捉);二是设问参与开放性(即题目设问基本无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余地很大);三是答案多元性(所谓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就得分)。 对开放题应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要紧紧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