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16038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信证券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体正式员工(与公司定立劳动合同的员工。)第二条 员工离职方式一、辞职:员工本人自愿离开公司,要求与公司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二、辞退:公司或部门要求员工离开公司,并与其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三、退休:员工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而退离原岗位,并终止劳动合同。第二章 离职管理权限第一条 公司总部各部门(包括:京、深、沪三地机构)员工的离职流程业务处理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第二条 管理总部、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直属营业部员工的离职流程业务处理,由当地的管理总部人力资源部或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直属营业部的行政岗位负责

2、办理。第三章 辞职、辞退申报第一条 辞职申报:本人需提前30天提出书面报告。报告应包含辞职原因、辞职时间、辞职去向等内容。第二条 辞退申报:相应部门需提前30天提出书面报告。报告应包含辞退员工的基本情况、工作鉴定、辞退理由、辞退时间、经济补偿意见等内容。第四章 审批流程(流程图附后)第一条 辞职审批程序:一、 公司总部各部门副总经理及一般员工辞职:(图一)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公司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部门副总经理及主管级以上人员则需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二、 公司总部各部门总经理辞职:(图一)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

3、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三、 管理总部及所属营业部员工辞职:(一)管理总部及所属营业部一般员工辞职:(图二)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经所属部门负责人或营业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管理总部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管理总部总经理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电脑和财务人员还需经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和计划财务部签署意见。(二)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副总经理辞职:(图三)则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由所属营业部及管理总部总经理签署意见,交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三)管理总部总经理,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总经理辞职:(图三)则由本人

4、提出书面报告,交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四、 直属营业部员工辞职: (一)直属营业部一般员工辞职:(图四)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经所在营业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经纪业务总部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再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电脑和财务人员还需经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和计划财务部签署意见。(二)直属营业部副总经理辞职:(图三)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由所在营业部负责人签署意见,经经纪业务总部签署意见后,交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三)直属营业部总经理辞职:(图三)由本人提出书面报告,经经纪业务总部签署意见后

5、,交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第二条 辞退审批程序:一、 公司总部辞退员工:(一)公司各部门辞退部门副总经理及一般员工:(图五)由部门提出书面报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二)公司辞退各部门总经理:(图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工作表现及绩效考核结果提出书面报告,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二、 管理总部及所属营业部辞退员工: (一)辞退管理总部及所属营业部一般员工:(图七)由所在部门或营业部提出书面报告,交管理总部人力资源部会签意见,报管理总部总经理签署意见,再报公司人

6、力资源部备案,电脑和财务人员还需经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和计划财务部签署意见。(二)辞退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副总经理:(图八)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报告,由所在所属营业部和管理总部总经理会签意见后,交经纪业务总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三)辞退管理总部正总经理,管理总部所属营业部正总经理:(图八)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报告,交经纪业务总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三、 直属营业部辞退员工: (一)辞退直属营业部一般员工:(图九)由营业部提出书面报告,报经纪业务总部签署意见,最后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再报

7、人力资源部备案。电脑和财务人员还需经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和计划财务部签署意见。(二)辞退直属营业部副总经理:(图八)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工作表现及绩效考核结果提出书面报告,由所属营业部及管理总部总经理签署意见后,交经纪业务总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总经理签署意见。(三)辞退直属营业部正总经理:(图八)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报告,交经纪业务总部会签意见,再报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最后报总经理签署意见。第三条 办理期限 员工在正式提出辞职书面申请后,员工所在部门应在3个工作内报知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 离职审批手续履行完毕,各级人力资源部应于2个工作日内通知员工本人,并提供员工离职

8、登记表、员工离职指引。 员工在领取员工离职登记表后,应于5个工作日内将各项业务的交接工作办理完毕。员工在人力资源部为其出具调出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应将人事关系的调出手续办理完毕。第五章 员工离职处理第一条 员工离职处理流程辞职、辞退员工离职审批手续履行完毕后:辞退员工由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或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协助主管领导与其进行离职访谈,请其完成离职人员调查问卷,并填写离职访谈报告。辞职员工由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或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负责与辞职员工进行离职访谈,请其完成离职人员调查问卷,并填写离职访谈报告。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为离职员工(包括辞职、辞退、退休)提供员工离职登记表、员工离职指引。员工持员

9、工离职登记表到各有关部门办理如下业务的交接工作:一、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交接,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二、信息技术中心负责收回电脑设备、取消其上网帐号、公司内部信箱及电话,并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三、综合管理部负责收回文件欠件、办公桌椅、衣柜、文件柜的钥匙、车辆、结清集体宿舍费用,并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四、研咨询部负责收回借阅的资料,并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五、人力资源部负责确定工资、劳动合同、培训、医疗、住房、各项保险福利、经济赔偿等事宜的处理意见,并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六、财务部负责核对电脑交还情况、支付或收取劳动合同违约金及经济赔偿金、结清各种款项,并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七、全部交接手

10、续办理完毕后,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或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为其填写员工离职指引,并办理如下手续。1、解除劳动合同,并出具有关证明,根据相关政策签定专用协议;2、开具工资关系介绍信、行政关系介绍信、档案及集体户口保管转移介绍信。3、办理基本及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转移、支付手续。八、党团关系的转移由公司党委办公室办理。第二条 材料归档及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在公司总部离职员工完成工作交接后,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员工离职的报告或单位辞退员工的报告、公司内部审批文件、员工离职登记表、离职人员访谈报告及离职人员调查问卷在3个工作日内归档备查,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人员相应信息进行修改及处

11、理。 在管理总部或营业部离职员工完成工作交接后,管理总部人力资源部和营业部相关的工作人员将员工离职登记表、离职人员访谈报告及离职人员调查问卷的电子版或复印件于3个工作日内报备公司人力资源部,并协助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人员的相应信息。由人力资源部将员工离职报告或单位辞退员工的报告、公司内部审批文件、员工离职登记表、离职人员访谈报告及离职人员调查问卷五份材料归档备查。第三条 违反规定的处理:一、 员工未按规定的流程及时间要求办理各项手续的,公司将不予办理正常调动手续,未办理的流程则责成其所在部门完成。自员工离职审批手续办理完毕之日3个月内,因员工原因未办理人事关系的调出手续的,公司将予以登报

12、除名。二、 各部门在办理交接手续时,应逐项严格执行,由于交接不利给公司造成的经济及其它损失,追究所在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赔偿。第六章 附则九、本管理办法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十、本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生效,原有规定与本规定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件一:总部员工离职登记表附件二:管理总部员工离职登记表附件三:下属营业部员工离职登记表附件四:直属营业部员工离职登记表附件五:离职访谈报告附件六:离职人员调查问卷附件七:员工离职指引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