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概要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21507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概要(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爱情,公管042赵兵,喜欢与爱情,喜欢 喜欢包括两个重要的因素: 1. 相似的认知; 2.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爱情 1. 依恋 2.关怀与奉献 3.亲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双方家庭的坚决反对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家庭的压力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至双双殉情而亡,?,为什么会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心理学家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这种选择自由与对所选择对象喜欢程度之间的关系: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反之则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

2、的喜欢程度。,怎样看待“一见钟情”?,幸福与一见钟情无关 幸福者有之西厢记 苦涩者大有人在巴黎圣母院 一见钟情产生的基础 一见钟情的双方常常伴有一定的亲近,愉悦,爱慕等情感或生理体验,这应该就是异性相吸的自然基础了。,一见钟情与相识相知,一见钟情,一星期后 结婚,婚后不幸福,恋人皮气相异怎么办?,心理学家认为,促使人们相互喜欢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相似 人们之所以能够相互吸引直至相爱,是由于双方有相似之处。两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有相同是不可能的,只要在几个主要方面相近,就可以深层交往,发展爱情了。 接近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两面三刀个人相处时间长,交往机会多,就会加深了解,为爱情的建立打下基础。

3、 互补,社会性的相似 宗教信 仰,经济 基础,社会地位,性格的相似 兴趣,态度,人格特 征 的互补,朋友,夫妻,互补是指两个人个性特点虽不相同,但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国外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从朋友向夫妻关系的演变过程中,双方初交时社会性的相似性显得十分重要,如宗教信仰,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等;但深入交往后,两个人性格方面的相似性,如兴趣态度等就越发重要;而若要长期厮守,建立家庭,两个人在人格特征上的互补性则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说两个沉默寡言的人结合在一起就会感到生活寂寞无聊,而其中一人如果是风趣幽默的健谈者,那么两个人必会琴瑟和谐。 许多事实证明,表面上十分般配的夫妻未

4、必能白头偕老,而看起来某些方面相差悬殊的伴侣却很可能天长地久。情投意合并不是一定就要脾气相同,脾气相异而互补,也同样可以琴瑟和谐,相濡以沫。,男女青年恋爱心理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一见钟情 男性往往通过展露才华来博得心仪女性的青睐 男性求爱时积极主动,女性则偏爱“爱情马拉松” 男性在恋爱中的自尊心没有女性强 男性的戒备心理没有女性强 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刻板印象”的影响,恋爱与气质类型,多血质型 这种类型的人敏感而感情丰富,情感发生迅速而敏锐,兴趣广泛,能灵活地适度环境。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善于交际,其表露爱情的方式也较为大胆直率,易博得异性的好感受。由于多血质的人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所以他

5、们的爱情生活一定不乏情趣。但这种气质的人注意力易于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在爱情的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稍显不足。 胆汁质型 胆汁质的人心理活动一般较强,心理变化比较频繁迅速,对爱情的追求主动狂热。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毫不掩饰,对异性也非常热情,一旦确立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慕。但这种类型的人有时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造成爱情不能专一持久。,抑郁质型 抑郁质的人腼腆怯懦,不善天同异性打交道。他们的感情深沉而时常缺乏表白的勇气,这使得他们在感情的路上踯躅不前,与心仪的对象失之交臂。但这种气质的人对爱情的体验非常持久深刻,不易改变。 黏液质型 黏液质的人做事很有计划,考虑周到后才会采取行动,他

6、们对异性的追求也是如此。通常他们会对有好感的异性进行周密的考虑,再制定计划,按步骤行动。他们在对爱情的追求上锲而不舍,韧劲十足。,恋爱中的心理冲突,恋爱中的心理冲突起源于恋人的需要 内部需要与外部需要的冲突 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 内部需要的冲突 如何解决恋爱中的心理冲突 (1). 坚持个人需要 (2). 调整个人需要,“曾经沧海难为水”恋爱中的怀旧心理,“怀旧的女孩儿” 如何克服“怀旧”心理呢? 要明确自己挑选恋人的标准和条件,这是克服“恋爱怀旧”心理的前提条件。因为含含糊糊的条件,会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动摇,难以下定决心。 应当认识到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候对方身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暂时的,

7、是可以很快改进的。 既要防止横向同别人的恋人比,又要防止纵向同自己过去的恋人比,以免增加恋爱上新的困扰。 不要过多地回顾过去。过分沉湎于对往事的怀念,会使你迈不开脚步和鼓不起新的勇气去寻觅新的幸福。,怎样克服“外冷内热”的反常心理,什么是“外冷内热”心理 心理学认为,到了青春后期,性意识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时青年们就会逐渐产生对爱情的专一追求。男青年往往喜工期展现自己的才华来博得心仪异性的欢心,也学会了在异性面前如何尽情展现自己的长处;女性在性格上则变得腼腆,矜持,不轻易向方坦露自己的心扉,而是采取迂回间接的方式,含蓄地流露自己的情感,以至出现“外冷内热”的逆反现象。尽管心里很喜欢对方,但却

8、不敢接受对方发出的爱情信号,躲躲闪闪,甚至违心地表示拒绝;也有人明明心里赞同,表面上却不立即表态,或帮意刁难对方,然后从对方的窘态和祈求声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何克服“外冷内热”的心理,“外冷内热”的矛盾心理有时候虽然可以促进人们冷静地思考问题,不至于草率做出决定,但如果考验的时间过长,审慎过度,就会错失良机,与佳偶失之交臂。 那么如何克服“外冷内热”的反常心理呢? 一方面,青年们要对恋爱和婚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择配偶是每一个都要经历的过程,既不能太草率,也不能扑看得过于神秘可怕;另一方面,只要下定决心认准对象,就要有勇气适时主动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心意,克服“难为情”等心理障碍。男女相恋,

9、是很自然的事,总要有一个人“捅破这层纸”,并非都要有男方先提出不可。 祝愿处在“外冷内热”矛盾心理中的女青年们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及时捕捉爱的信息,与爱侣携手充分享受爱情的甜蜜。,怎样克服失恋后的消极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失恋是一种挫折。所谓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干扰或障碍,致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如果个体希望达到的目越重要,那么受阻后的挫折感就越强。失恋,对陷入爱河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促重大的挫折。当一个人失恋后,常常会心理失衡,从而做出各种非理性行为,比如说攻击性增强,迁怒别人等。 如何面对失恋 对于一个具体的失恋者而言,会采取什么行为,不仅与其珍视以往爱情程度有关

10、,而且与其自身的挫折容忍力及自制力有关。一般来说,对以往的爱情看的越重,失恋后的挫折感就越强,采取非理智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的后果也就越严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和自制力不同,失恋后的表现也不一样。挫折容忍力高,自制力强的人,更可能会比较冷静地对待它,而且经历痛苦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一人人的挫折力和自制力的强弱,和其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丰富生活经历,是正确对待失恋的重要因素。其次,失恋后,对已经失去的爱情不应过分眷恋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失恋者而言,最愚蠢的事莫过于不回忆已经结束的爱情。,恋爱是双方感情的融合,不 能有一丝勉强

11、的成分,与其企盼变心恋人的回心转意,不如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敞开心扉,寻找自己爱情真正的春天。最后,要谨慎处理好关急键时刻。当恋爱中的一方明确提出终止关系时,另一方往往会感受到突然,容易冲动。在这一时刻,失恋者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以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失恋,就像沙漏,而泪水和心痛,就是那涓流的沙,每一次思念的翻转,都会引起一次心痛的决堤。看着镜中急剧憔悴的容颜,嘴角的肌肉早已忘了笑的感觉。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症状,别着急,以下三种换恋疗法,经科学实验证明,对一般的失恋者具有显著疗效:,刺激疗法:降低敏感度 罪状加强法:想对方的坏 比较疗法:比比谁更惨,“吃醋”心理浅析(专栏),热恋中的青

12、年男女或已结百年之好的青年夫妇,当看到自己的恋人,爱人与其他异性书信往来,一块儿活动时,常常觉得很不是滋味,这称为“嫉妒”,俗名“吃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吃醋之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不,我配不上他(她),他(她)比我有趣得多,条件好得多,我会失去爱人”等等。另一种吃醋者却与之完相反,这是一种只知自己人,是自私者。他(她) 需要不断的爱情证据。“可能会出现的情敌”的念头激起他或她自私者的强烈怀疑和指责。这种毫无根据的攻击起初是令人委屈和厌倦,后来就会变成侮辱而难以忍受。 吃醋对爱情有利还是有害呢?民主德国心理学博士奇格弗利特回答了与此有关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这样的意见:吃醋意味着爱。“一滴”醋意无疑是男女关系中的调料,但是只能是一滴 总之,经常地不信任对方,是与爱情完全相悖的。醋意如任其表现必然会逐渐地损害最深的感情。,对付醋意有各种各样的药方,第一种情况下 当其中的一方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产生醋意时,其受害者的本身能起巨大的作用。她(他)必须力求说服吃醋者,使他或她确信自己的醋意是毫无根据的,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评价 第二种情况下 这种情况就复杂多了,任何理由都安慰不了那些自私者,对什么解释他都有一连串的反驳。这种状态已经越出理智的界限,变成狂妄,这是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讨教心理疗法医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