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11413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阳初中新课程评价实施方案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为了贯彻落实我市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保证我校课程改革健康、稳步地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具体目标重视四个“以”,以提高教师课改水平为前提,以加强新课程研究为核心,以改革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改革评价制度为

2、关键。我校本学年力争在以下十个转变上取得较好地突破: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向积极主动探索转变;由备课只研究知识向突出研究教法与学法转变;由只讲知识向同时思想渗透转变;由单向传授知识向双向训练能力转变;由注入式的满堂灌向启发式的精讲精练转变;由只重视教法向同时重视学法转变;由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向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转变;由重视尖子生向同时重视中差生转变;由作业题一刀切向同时留必做题和选做题转变。三、落实措施(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1.对教师搞好校本培训。(1)学习时间:每月全校教师集中学习一次。(2)学习方式:全校教师集中听讲座,分学科教研组讨论研究改进办法;以学科教研组为

3、单位学习、讨论,针对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改进办法。(3)学习内容:宣讲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课程结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评价;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4)每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课改体会、教学反思和课改论文;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务处在学期末征集优秀的教学案例,编辑教学案例集,并给有关教师奖励,激发教师的善于积累、敢于探索的热情。2.加强教研组课程改革培训。(1)课标培训。一线教师要首先学好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体现新教材的深刻含义;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分发学科 “新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掌握新课标准要求并和原大纲比较

4、,找出新课标突破点,把新的理念运用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进而创新“课堂教学结构”。(2)教材培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只有学好教材才能在教学中落实好课标。每个学科备课组,每周要集体备课1次;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在学科备课组中,搞一次典型教材研究(即教研组内讲课、说课、评课)。(3)加强听课研究。互相听课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实战演习”。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同科教师一人一佳课一节;西兴片一月一校课必须按要求去学习,教务处每学期组织学科教研组轮听课一次;在轮听课的基础上,教务处每学期要组织35科的公开研究课。3.请进来走出去。请扬大专家教授到校讲座听课指导;邀请其他兄弟学校

5、进行联谊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教师去外校外地听课学习。(二)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认真探索“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学生能力。1.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1)“启发式的精讲精练”是我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方向。(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子。它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各环节所占用的时间;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密度、速度和难度;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3)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运用好以下几个基本教学原则(教学有法):启发性原则、直觉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近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与时俱

6、进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当前我校采用“启发式的精讲精练”教学方法(贵在得法),各科课堂上都要做到精讲精练(厚积精发)。坚决废止“注入式的满堂灌”的陈旧教法,反对由教师自己唱独角戏,庞而杂的一讲到底,剥夺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权利。这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总要求。(4)有的学科有时可以采用“读、讲、议、练”的方法,精心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5)课堂教学做到做好十讲(尤其是复习课):讲重点讲关键讲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记忆网络;讲疑点讲缺漏讲难点,扫清做题中的拦路虎;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方向,恰当渗透中考要求。(6)加强课堂教学时间的

7、控制是当前课改的当务之急。把被教师强占的时间夺回来还给学生,把学生从“灌、抱、喂”中解放出来。因此,必须强化课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时间占有量的控制,一般来说,教师的讲与学生活动的时间比为1:1(即学生课堂各种活动时间总量与老师讲述、评点时间总量各占一半)。(7)任教师都要在提高学生当堂接受率上狠下功夫。每位教师每周检测一次课堂接受率,开展周练活动,教务处每月每班每科检测一次课堂接受率,检测时间可安排在本节课最后或下课后进行,检测结果统计入册,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记分册,(8)每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做到“教书育人,精雕细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毅力、勤奋

8、、决心、信心、上进心、恒心、虚心、细心;注意教学卫生和学习卫生:让学生各种学习活动交替进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用脑方法;训练学生以正确的姿态听课、写字;指导好中学生学习常规中的各个环节要到位;落实好“勤学苦练、规范严谨、独立思考、勇于攀登”双中学风。(9)课堂教学过程要做到进展有序,秩序井然,活而不乱。切忌“一窝蜂似的喊”,而影响全体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降低本堂课标质量。2.在提高学生能力上狠下功夫,这是课改的大方向。(1)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表达能力和“四基运用”能力。(2)一题多解是启发学

9、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好方法,在课堂上讲些这类题目,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讲题时在“变”上狠下功夫。坚持一题多问,坚持一题多变,坚持比较分类,这样就把题做活了,这是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好方法。(4)课堂教学过程要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记忆任务和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从而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记住当堂内容的80%以上;经常提醒学生晚期记忆不可取;政治和历史课堂应培养学生“分析文字题”能力和“记答题要点”能力。(5)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脑、眼、耳、口、手的作用,课堂教学做到做好五个必须: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必须让学生自己思考;能够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必须让学生独立观察并说出观察结果;能

10、够让学生口头表述的内容,必须让学生自己讲出来;能够让学生得出的结论,必须让学生自己综合、归纳得出结论;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或问题,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3.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注意思维过程的训练。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对获得结果的“过程评价”。不但重视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更要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过程与推理证据,即对每一推理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2)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好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类与比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3)每位教师

11、课堂上必须做到“十性”: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程序是问、想、做、评,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可弹性调整为问做想问想做评,灵活运用。激励性。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意见。主体性。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独霸整个教学活动时间,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该让学生表现的必须还给学生。和谐性。特别注意提供一个轻松、平等、互相尊重、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气氛;师生关系正常,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魅力和为人师表魅力;要保持“动而有节”、“活而不乱”的原则,

12、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厉。容忍性。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容忍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幼稚、荒谬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待意见都提出后,师生再共同评价。全体性。全体性就是鼓励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并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激荡性。教师要经常用一些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激荡学生大脑进行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亲自实践。启发性。“废止注入式的满堂灌,采用启发式的精讲精练”是我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方向。精心设疑,重视提问,适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或不拘泥于课本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主动提出疑问,教师做好点评引导。多变性。根

13、据教材不同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方法要多变。实践性。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三)改革评价制度。我校正在进一步思索改进各种评价制度,还未经教代会通过不便公开。(四)加强领导,成立校新课改领导小组。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学校的各级领导。组长:苏光荣 副组长:弋英志 岳志新 组员: 殷勇 杨旺 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各年级学年组长。(五)课改过程中还要注意深入研讨的几个问题。1.如何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课堂中怎样体

14、现?2.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的要求?3.作业怎样渗透“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问题”?4.“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效果”怎样统一?做到做好“一课一思”,找出得与失,利与弊。5.新课改评课,怎样侧重于评析教学过程中新理念的渗透?怎样看教学效果?怎样听学生评价?6.非实施新课改的年级,怎样“穿旧鞋,走新路”?即“使用老教材,采取新课改方法”。7.成功的课堂标准有哪些?失败的课堂特征主要是什么?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