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10781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也为服务于三角洲,辐射于三角洲,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与上海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上海自身的优势,在长三角的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有效地吸引了国际外资的引入,把握了国际市场。关键词: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发展引言: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南部沿江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东北地带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总共16个城市,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约1,占全国总人口不到6。区域内工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开发能力较强,民营经济十分活跃。2006年长三角的生产

2、总值已达到39 52572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189,长三角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域,被共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1。长江三角洲是江、浙、沪两省一市行政区域内整体的进行区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随着整体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区域优势逐渐明显突出,形成特有的区域特点。而长三角以上海市作为整体发展的中心,各个城市区域互相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城市寻求自身的优点协调发展。上海的主导作用辐射于整个长三角,为长三角区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一、 上海在长江三角洲所处的地位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中心地位。长三角与上海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三角的经济发展顺利,上海的经济就得到

3、支持。上海城市发展融入并促进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各地就能实现共赢。反之,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就受到制约。上海的经济辐射作用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作用表现在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离上海最近的昆山通过接手许多上海的三线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着重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这位周边城市带来了很多商机,带动了周边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发展。在上海的经济辐射作用下,江浙两地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加大,产业升级更是不断加快。同时,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作为临海城市,拥有一个良好的区位条件,促进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在进出口商品提供了便捷,加大了国际之间交流,变相提高了长三角

4、科技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中国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国家,遵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量的出口贸易,形成贸易顺差,而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出口最多的国家,这与长三角的快速发展脱离不了关系。一方面上海城市发展也离不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依赖整个长三角广阔的市场、协调的产业、有序的制度。纵观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市场来看,200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国1622。长三角市场能够普遍联合,对上海来说获得了一个邻近的、广阔的市场。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的涌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以及大量的外商投资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表1 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2002年)城

5、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百万)GDP(亿美元)增长率(%)人均GDP(美元)工业产值(亿美元)零售额(亿美元)出口(亿美元)实际外资(亿美元)长三角75.6231012.630563337755923178上海630013.365310.94911102424632150南京65885.615712.82762238636015苏州84885.825114.543174195518548无锡47884.419112.84368295545117常州43753.49212.4268414130276扬州66344.56811.11494812283镇江38472.76812.3253988181

6、05南通80017.810711.1137210636252泰州57915.06111.61211701942杭州165966.421513.2340129063855宁波93655.518113.23327242568212湖州58172.6518.51988552174嘉兴39153.38513.825709530255绍兴82564.31128.0258717833294舟山14401.01812.3180115940资料来源:2003年 上海、江苏、浙江统计年鉴二、 长江三角洲发展进程中上海的作用(一)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城际交通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面临大海,直接接触世界经济。作为

7、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能积极地走出去,把自身设立成重要国际节点,构建国际网络,在全球范围获取信息和资源。过去十多年中,长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尤其是公路交通,全区高速公路网将近4000公里,预计到2020年左右将提高到1.18万公里,连接中小城市以及机场与港口3。围绕上海的主干公路铺开后,以上海为中心到区域内各城市能缩短到3小时,可见交通便捷程度。这使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各城市的市场更容易连成一片,大大加强要素流动。建成的杭州湾大桥,避免上海到浙江方向要绕一个“之”字形的远路。另外加上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开工,在将来能贯通上海、崇明和南通地区。真正加强了上海向长江三角洲全区

8、域的扇形辐射力度。 (二)丰富的技术和活跃的人才资源 表二 2004年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地区每百万人拥有大学生数(人)每万人国企科技人员(人)每万人专利申请受理量(件)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件)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元)上海363.39819.6311.756.1985.63江苏202.59102.943.171.52120.79浙江181.93112.365.363.23123.19全国155.4083.442.151.16102.65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上海拥有近60所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员6691万人,占到长三角16城市总数的15以

9、上。表2中上海各项自主创新能力数据都高于江浙和全国水平。在知识高度发展的今天,上海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科教兴市战略,建立了广阔的人才市场,形成了人才集聚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是长三角人才发展的基础。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大量的人才输入,才会有更多科学发明创造。上海作为一个专利高产城市,高度的竞争,更是促进了人才潜能的发掘,形成了规模经济的发展方式,内外部同时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产业内的企业数量。这就造就了长三角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要求了人才的能力全面发展。(三)有效吸引国际投资上海成功的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是,上海和长三角一次重大事件,是长三角地区

10、加深国际交流,提高整体一体化的大好机遇。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者组织一起参加,体现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方面的成就。对于上海而言,世博会的场馆、交通、金融、旅游、信息等都是一个很沉重的任务,也是上海和长三角重新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一个很好的机会,小到街道的改造,大到城市规模的区域规划。世博会并不仅仅是展现上海一个城市的风貌,更是与周边的城市息息相关。周边城市的人文风貌也是,展现一个部分。为了减缓交通枢纽的压力,加大了更多交通干线,增加了周边城市与上海市的之间联系,增多了各个产业之间的交流,促使了长三角整体发展。上海借鉴了奥运会的经验,成功举办了世博,吸引了世界的目

11、光,打造了长三角品牌扩大了江浙沪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吸引了国外的投资,以旅游促进了多方位的一体化。(四)优惠的中央政策 大力发展上海浦东成为了经济建设的核心,中央政策重心转移到了上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了浦东新区十项优惠政策和优惠措施,从工业项目的审批权到工业债券的自主发行,从免息或者低息贷款到税收减免,上海浦东几乎成为中国享受最特殊优惠的地区。这就大大增加了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更有效了提高了上海在长三角的辐射能力。 三、 长三角发展中上海所处的劣势表3 长三角省市优劣势比较表省市优势劣势上海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文化中心;浦东开发和开放效应旧体制的束缚;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重塑城市功能受到

12、制约;环境问题突出浙江市场发达和机制灵活;经济增长后发优势;区位优势,海洋、港口和旅游经济粗放、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江苏区位优势;经济体制较活;经济基础较强;科教比较发达增长与效益冲突;增长与稳定冲突;增长与结构冲突;增长与资源环境冲突资料来源:中国大陆区域经济整合与产业发展(2003) www.chinabiz.gov.tw上海人口稠密,一直以来处在人多地少的窘境,新开发区用地需要的增加,势必加剧耕地面积的大量损失。上海自然资源也十分紧缺,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均依靠外地输入,然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支柱项目,如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还比较粗放,向集约

13、化目标靠拢势头缓慢。2003年以来,上海每万元的能耗超过1吨标准煤4。水污染情况更是十分严重,根据2001年到2004年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上海废水排放总量在17亿吨以上,上海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早已是一个事实。工业转移的过程中许多过去被隐藏起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就显现出来。在中心城区的职能转变后,城市生活区和商区也对环境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空气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上海市迫切需要解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结论:上海在长三角发展主导地位,辐射于长三角,作用于长三角,扩大了整体的产业结构,平衡了产业内内需,引进了大量外资注入,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也离不开长三角的发展,依靠于长三角的市场,协调的产业,有序的制度。参考文献:1 陈守义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需整体协调港口经济,2003,(3) 2 :111027中宏数据库 3 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93 4 马迪,廉鑫上海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6,(2)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