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200595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秦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校名称 巴彦淖尔市电大 姓 名 秦燕 学 号 1415001206095 专 业 小学教育 教育层次 本科 入学时间 2014.01 指导教师 张爱珍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因喜欢老师而爱上语文。1、我觉得应该学会微笑。2、我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3、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入境。2、抓住课文纽带,创设问题情境。3、图文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4、设疑问性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三、自主、

2、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式学习。四、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想学。1、赏识教育。2、鼓励性评价。3、应正确看待个性差异。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摘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师生关系 创设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 评价方式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

3、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请听听我对语文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吧。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因喜欢老师而爱上语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喜欢某科任老师,就会喜欢这一学科。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呢?1、我觉得应该学会微笑。微笑就像一缕缕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的露珠,温暖着学生纯洁的心,也温暖着我们的心。也许有很多老师,上课一进教师就板着一张脸,被学生成为“苦瓜脸”,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因为不这样学生就管不住,这是现在许多老师的切身体会。不可否认,这

4、样的老师学生是会害怕,学生会听话一点,可是,当老师就是让学生害怕,让学生畏惧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希望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听我们的课,喜欢和我们一起玩,喜欢微笑着过每一天。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去上课吧,感染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学会微笑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对我的学生说:“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我会尽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微笑着来上课。这几年,只要进教室,我就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去微笑着面对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常常会说,老师怎么没见过你生气的时候啊?没等我回答,有的学生已经说成一片了:老师比我的妈妈还要好,我的妈妈我不会做题的时候,就会打我;老师也有生气的时

5、候,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她在宿舍大发雷霆,但她从来没有在我们跟前那样过,另一个同学连忙说,老师也是人,也有生气的时候;还有的说,我就喜欢这样的老师,我就喜欢听她的课,我要像她一样让我们学会微笑,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2、我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如冬天孩子出去时忘穿外套,我们提醒他穿上外套;学生进步了,我们真诚的去鼓励他;学生摔倒了,我们伸手扶他站起;学生东西掉地了,我们帮他捡起等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个赞扬,一些鼓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也许正是他们需要的。只有爱孩子,才能成为学生喜欢和信任的好老师。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王子超,今年10岁了,这个年龄正是天真烂漫

6、,无忧无虑的季节,可是,有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整天愁眉苦脸,垂头丧气,上课也不怎么回答问题,不和同学们玩,老是感觉他心不在焉,不知道一个人在那想写什么,学习更是一落千丈。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没有当面批评他。课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他情绪不好及学习落后的原因,没等我开口,他的泪水就刷地流下来,他一五一十的把父母的情况告诉我,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不要我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我回家连饭也吃不上,最近,奶奶的手又摔断了,顿时,我不由得一把把他搂在怀里,这么小的孩子,却要遭受这些苦。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就是很难受,很难受,和我的孩子比起来,他是多么的可怜。我对他说,爸爸妈妈离婚,是因为他们之间出了一点

7、小问题,但他们都是爱你的。爷爷奶奶岁数大了,那我们就照顾他们。打那以后,我把他的事放在了心上,时不时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课后,给他辅导作业,去他家给他的爷爷奶奶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有时给他买些早点,只要给我女儿买学习用品,我就会连他的一起买上。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通过这件事,我更加认识到要想教好学生,必须要爱学生。教育没有爱,就相当于池塘里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3、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一直认为我对待学生是一视同仁的。但有一次我叫一位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听到有人小声说我偏心。我把他叫起来让他说说我哪儿偏心了

8、?他说我叫学生回答问题时,老是叫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他平时经常举手,可我没叫他回答问题。从这件事,让我深思,学生的心是多门敏感,有时候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想法。我们暂且不问他们说的对不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学生希望我们平等的对待他们。平等就是意味着我们要用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其实,学生很讨厌那种居高临下的老师。平等要求我们放下架子,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常的教学交往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我们。所以,老师要学会微笑,用爱去感化他们,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和

9、你成为朋友。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自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兴趣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让我们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学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语文。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我的教学中,也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学法深受

10、学生的喜爱。它能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快乐。因此,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和惊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质量的学习才能充分持续展开。基于我的教学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情境教学法。1、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入境。音乐可以宣泄一种情绪,创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无法用语言替代的心声,每次听一首好音乐总觉得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音乐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用此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在教学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音乐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或学习后,课前主

11、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教学游子吟这首诗,在音乐声中用深沉的情感去泛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字,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课文。又如在讲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时,播放孩子们放风筝时的画面,带同学们走进课文。学生对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更加深刻,这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讲他们放风筝时是多么多么快乐。2、抓住课文纽带,创设问题情境。在一篇课文当中基本都会有一些联系整篇课文的纽带,不仅可以导向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利于将问题串在一起,突出提问设计的连续性和整体感。如在上掌声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

12、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在我期中考试获得全年级第一名的时候,同学们给予我热烈般的掌声,我觉得那掌声是对我的夸奖;有的说:在我上次参加演讲比赛的时候,我紧张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观众们给予我掌声,我才完整的演讲下去,当时的掌声,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是对我的鼓励;还有的说:记得上六年级时,由于我爱好文学,时不时同学们要我朗诵诗歌,可性格内向的我哪里敢上台。有一次班上开展的读书活动,由于硬性规定每个人必须上台,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由于紧张把平日背得很熟的诗祖国,我爱你结结巴巴地念完后,却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就是那掌声给了我信心,让我在以后的活动中

13、,渐渐地锻炼自己,凡学校的啥活动也敢参加了。这样,就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从而理解起课文就容易了,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3、图文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图画给人以鲜明、直观的形象,课堂上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一张色彩迷人、另人向往的图片,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声音,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学生能更好的依据图体会文章的描述,

14、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我运用了形象直观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海水的美和奇妙无比的海底世界,让人身临其境。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通过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绚丽多彩: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橘子、柿子你挤我碰,色彩斑斓的菊花仙子。图文互补,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了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白鹅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鹅和鸭子的叫声,让学生体会鹅的厉声呵斥;以及鹅和鸭子走路时的样子,突出鹅的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情境生动真

15、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4、设疑问性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虽然想象丰富,但知识经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提出的问题较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我提出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每次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三、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1、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主学习”是相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