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819543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考试简答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区别联系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主题。孟子的民本思想以“性善论” 为哲学基础,提出了“民贵君轻 ”、“制民之产”、“薄税敛”、“国君进贤” 等基本理念。孟子民本思想为我们展现了近现代民主的原初观念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民主政治的思路。汲取其中积极有益的思想精髓 ,并将其与我国现代社会的国情相结合,将会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启迪。在所有的儒家经典人物中,我对孟子算是最有好感的了。因为,他的民本思想最为集中,而且比较能够前后一贯。他说过许多关注百姓生活疾苦,贬抑王公大臣的话,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比如君主假如不仁,为臣可以杀之,并且

2、杀这样的君主,如杀一夫,而不必冒轼君犯上的罪名。(“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轼君也。”梁惠王章句下。八)读这样的句子,就感觉从孟子这里有一股正义之气。不像孔子一方面把人看得比马还重,一方面一当了点官就要捏造罪名杀自己厌恶的人。那个少正卯本也不是一个无名小卒,孔子那么急切地要杀他,可见,他也是一个足以威胁孔子的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曾经在私人办学与学说对立过程中形成了竞争对手,曾经三度抢走了孔子的生源。可见即便是圣人,一旦在利益面前,哪里还管得了什么人贵还是马贵?只是,在这个时候,孔子杀少正卯比下决心杀一匹马的决心要来得果断一些,这是不用怀疑的。孟子没有听说他

3、杀人。而且他喜欢把那些食肉的王公大臣们教训得灰头土脸的,作服从状。这真的为世代无权的读书人出了一口大恶气。所以,对孟子经常喜欢引用的话: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也就不去追究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虽然经常为百姓说话,但是站立的立场却仍然是王公大臣贵族的。始终只是劝他们手下留一些情,不要把老百姓逼得太过分了,否则他们就会起来造反,从而你的幸福安稳的日子就会被毁掉。所以,他的理想就是“为民作主”,而不可能是“ 让民作主”。这可谓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最根本的分歧。假如不强求为难死人,我以为孟子的民本思想仍然在客观上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一些生活上的改善。其实孟子的理想在孟子一开篇就

4、说得很清楚:“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这一段话的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句“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君主的统治稳固。也就是让他们世代一直“王”下去。所以整本的孟子其实都是在给统治者讲“王” 术。可惜的是,那些王公大臣贵族们虽然经常被孟子搞得一愣一愣的,摸不到头脑,只好低头服输,但是,他们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服从孟子的。孟子之雄辩,只是当时出了一些豪气,但是实际上这些雄辩却是以失败而告终了。最有意思的是,孟子在孟子一书中的结尾处这样无可奈何地叹息道:“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

6、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人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章句下)从这些感叹来看,孟子从历史的角度一路数下来,一直数到自己。对孔子也包括自己的“仁义” 学说表示了深深的怀疑。历史就这样五百年五百年地传下来。传到孔子,离孟子不过百年,而且他们居住的地方又这样近,但是仍然是“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这些事有不有发生还是值得深深怀疑的。见之与闻之,都是值得怀疑的。这可能是孟子一直在宣扬自己的学说过程中遭受到种种碰壁后的感叹或者牢骚话吧?其实,孟子之后的二千多

7、年的中国,他们的学说得到了正宗权力的承认并且实施。但是,孟子的理想之国,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几千年来,中国就是在一治一乱的反复循环中重新演绎着那些历史悲剧。可见民本思想是没有出路的。不仅现代已经大大过时了,而且就是孔子、孟子时代,也没有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这种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理论后面,非常适宜于培养伪君子与御用文人。这样的御用文人经常不过是拿笑的流氓而已。一旦与拿枪的流氓结合起来,天下的老百姓经常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会有其他的出路。民本思想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尊重所谓的民意。也即所谓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但是,落实在社会现实中,所谓的民只能够成为强奸民意的最好借口。孟子的民本

8、思想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民主八集中制的倡导者。他这样提出代行民意,按民意办事。当梁惠王问到孟子怎样才能识别有真才实学的人时,孟子有这样的番表白:”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后来我国长期流行的“父母官”的说法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这里孟子举了三个例子:可用、不可、可杀

9、的判定依据就是“国人”,“国人”在这里大概就是孟子经常说到的老百姓了。在这里确实体现以要遵从民意的的价值取向。不过,一个国君,躲在深宫大院,怎么会知道“国人”怎么说?即便出宫去察看,恐怕也不轻易得到真实的信息。地方官吏还可以弄弄权术,制造虚假信息来糊弄国君的。所以国君一个“察之”实在是好笑。仔细分析下去。孟子的这些漂亮话恐怕都要落空的。后来二千多年的儒学实践中,实际上也只是成了皮相,作了一点“法、术、势”的漂亮外衣而已。解决这个“国人”之意的最好办法,恐怕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组织起来,让“国人”来投票。每个国人就代表自己,投一票。让那个贤人自己出来推销自己。使国人熟悉他。假如大家认可他,那么他

10、就可以上任,假如在这个过程出现严重的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中途还可以弹劾下台。假如触犯法律,可以对之行之以法。西方的民主法洁社会,就是依靠这套程序来达到遵从民意,服从民意,并且保护老百姓不饥不寒,过上免于匮乏与免于惧怕的生活的。但是,这样的程序,在我们这个儒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中国社会,经常被一种不符合国情的借口而拒之门外。日本人曾经派来使节向中国学习孔孟之道,学习了上千年,不仅默默无闻,而且腐败透顶。直到被美国人的蒸汽船打得晕头转向,才想起向西方学习。但是,他们向西方学习不过二三十年功夫,就大功告成。不但彻底地解决了“黎民不饥不寒”的问题,而且也成为了天下的大国。富强与清廉的问题同时得到解决。

11、这在深受儒家文化价值影响的日本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从民本到真正的民主,就有这么大的差距。就像把天上的彩虹变成了地上的彩带。孟子的感叹与无奈,其实也就是中国的感叹与无奈,甚至也曾经是日本的感叹与无奈。但是,现在只剩下中国仍然在孟子的感叹中徘徊。我们总是走不出这个迷雾。北师大的于丹女士又在那里借用权威媒体,大肆贩卖孔孟的陈年旧货了。为自己,她已经名利双收;为社会呢?祸患却还未到来,但是,必然要来临的。黎鸣先生责问于丹女士:“你心安吗?”我替于丹女士答曰:“安,并且快乐着。”更加具有可行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

12、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 利 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水龙吟 的三个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

13、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 的“怕应” 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

14、,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

15、效命疆场了。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的现实意义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和” 与“同 ”,很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当和的观 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 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 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与实、 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 理事务、人际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 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 也就

16、是说,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 的生存状态。 早在西周末年,约当公元前 800 年上下,郑国的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的思想(见国语周语)。史伯为了阐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指出 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 种东西则无法比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到了公元前 500 年前后,即春秋末期,齐国思想家晏婴以“和羹”、“琴瑟”为例, 进一步阐明了和与同的差异,认为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济”,否则,“若以 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见左传昭公二 十年) 他认为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都是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相成 ” “相济”, 形成和的局面,方能生存发展;如果拒斥不同,追求一律,只能一事无成。 晏婴以佳肴和音乐为例说明,高明的厨师,调和五味烹制鱼肉,因五味的味道各异, 经过彼此调剂综合,才制成美味。音乐亦然,在主旋律之下,由急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