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8452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大学2019年度“三大”建设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2018年9月编制目 录2019年度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3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4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4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6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7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培育8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9专项三:超算应用培育专项14专项四:国防科研培育专项16专项五:文科重要成果培育专项202019年度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为落实“三大”建设的建设任务,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快速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校进入国内高

2、校第一方阵的建设目标,参照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南。(一)基本思路 1培育目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是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体现。大科研项目培育的主要是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前瞻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2培育原则:大科研项目培育应围绕“三个面向”,聚焦重大科研问题和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各科研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学校科研的优势和特色。3培育方式:大科研项目培育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各单位应

3、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凝练重大科研问题,提出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目标和年度科研计划。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继续支持。对于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前瞻培育项目或跨院系组织的学科交叉培育项目,可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进行。4支持和管理:学校将对批准培育的大科研项目给予培育经费支持。当年资助经费应在当年开支完毕,余额收回,次年不再返还。科学研究院定期对培育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依托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应将大科研项目培育列入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并提供实施条件支持,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实施,并

4、应加强项目管理。(二)培育条件1大科研项目培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应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研发展规划的要求。2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制定项目培育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和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确定重点研究任务和年度研究工作计划。3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三)经费使用要求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支出,开支范围包括材料费、数据和资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工作及学术研讨会议费、来访专家差旅费、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印刷费、信息采集费和设备费。特殊情况,如需列支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

5、研究相关支出,应在项目申请时单独列示,经审核批准后予以列支。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不得开支出版费,出版需求纳入学校“出版专项”重点工作统筹考虑。除开支社会调查、田野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的信息采集费和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外,不允许列支其他劳务支出和人员支出。不得列支餐费,不得提取管理费用。项目培育建设经费各科目的支出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科研经费及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附属医院大项目培育经费,按学校与附属医院1:1的配套方式进行支持。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绩效列入二级单位(附属医院)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一)专项背景基础科学中

6、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二)培育目标支持我校学术带头人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团队,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三)申报要求1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

7、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2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3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4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5申请人(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6申请人及

8、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四)支持方式学校对纳入基础科学中心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一)专项背景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二)培育目标支持我校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组建骨干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

9、体项目。(三)申报要求1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以及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我校研教医第一线工作的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入选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国家科技奖励项目负责人等优秀中青年科学家;2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项目当年1月1日未满55岁。3研究骨干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研究群体(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

10、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四)支持方式学校对纳入创新研究群体培育团队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200万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学校对培育建设的创新研究群体进行建设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一)专项背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坚持“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资助导向,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目标,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加快构筑支撑高端领域的先发优势,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

11、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包括: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等。(二)培育目标在科学前沿领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前瞻布局和组织一批项目,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三)申报要求1申请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凝聚研究队伍能力;2研究队伍应当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研究条件和创新研究能力,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3申请项目要求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并注意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协调与衔接(既往已发布过指南并已立项的项目不在培育范围内);4申请人所在单位

12、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四)支持方式学校对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建设的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50万的重点支持,第一年资助30万元,第二年资助20万元。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培育(一)专项背景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设立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二)培育目标支持我校在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方面

13、有基础的专家开展相关研究,在3年内申报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三)申报要求1对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3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4项目负责人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四)支持方式学校对纳入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优先重点支持,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每年不超过1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学校对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进行培育建设年度考核,并根据

14、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一)专项背景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前瞻培育专项,培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含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等)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973、863、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产业研发基金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是面向2030年部署的新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项。上述两大类项目均为瞄准国家学术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由科技部负责发布申报指南,具有明确指定的研究内容

15、和考核指标,并非自由探索类项目;研究类型可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包括临床研究)、应用示范;上述两类项目的中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在千万量级以上,属于重大项目类别。鉴于这两类项目具有“标杆意义大、组织难度高、指南纳入需提前布局、前期研究基础要求强”等特点,为加强对相关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的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强化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基础,提高我校老师在国家层面争取承担重大项目的竞争力,特设立本资助计划。(二)培育目标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含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等),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以牵头申报的项目,提前沟通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制、提前组织人员队伍、优化前期研究基础、大力提升申报质量。(三)申报要求1申报领域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30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工程的范畴,且属于该专项的实施方案中尚未支持的领域(即2016-2018年已经启动资助的指南方向不在培育范畴)。2申请人应符合上述两类项目的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60周岁以下,有望在短期内牵头申报上述两类项目。不受理青年科学家项目的前瞻培育。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国际合作、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