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61897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论点拆分法--(学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论点拆分法方法指导及示例一、 拆分论点的总的要求1、 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一篇议论文最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2、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3、 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二、拆分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分解: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1、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 自嘲,是机

2、敏的退让; 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练习: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分论点(并列) 2、并列分解“为什么”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如:论证

3、“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先提问,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以下分论点: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练习:勤有三益中心论点: 分论点: 结论: 3、并列分解“怎么样”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练习:对于未来的思考 中心论点: 分论点: 1. 2. 3. 例:题目:品读人生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

4、令人回味无穷。例1: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2、(1)品读人生, (2)品读人生, (3)品读人生, 例2:做人和处世,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题目:给生活留一道缝隙论点: 分论点: 结论:

5、(二)递进式分层论述结构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还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 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

6、,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1)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 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2)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论点: 分论点: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结论: (三)启感式述结构 也叫变论式论证结构。这种写法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 引:引材料、亮观点 议:发议论 联:联现实

7、结:做结论结尾时,要用不同的语言重申自己的看法,作好分析议论后的小结,使文章结构完整,首尾照应。如果能再选用两三句支持证明你看法的名言,或评价事例的名言放入文中就更好了。(四)正反对比分析法“对照式论述结构”也叫正反对比式论述结构,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

8、真知”的观点。三、发散思维,多向列举对事物(话题)进行多角度分析,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维发散得越开,分论点就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运用发散思维,多向列出观点的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1、猜测各种可能性。对事物各种可能性的猜测就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之一。透彻分析事理,尤其是对原因、方法的分析,都离不开对可能性的全面分析与列举。例如,写关于“谦虚”的作文,如果要对谦虚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就应该全面推测人之所以能谦虚,是因为:受教育影响;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个人的修养;个人见识、经历、教训;认识到谦虚的好处;胸怀远大志向有了这么多见解,写作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取舍或安排文章

9、内容的详略了。2、细分各种要素。例如,谈“成功”的品质,可以分析决定成功的各种要素:志向;自信;坚韧;勤奋;智慧;决断能力;情商这样详尽的分析,可以带来独到的见解。比如和:现代社会,对人的判断力和决断能力要求很高,比尔盖茨当机立断创立微软公司就是明证;社会学家的研究证明: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由此可引出健全人格对实现成功的重要性。很显然,选择写这两方面内容的作文更具时代性,更精辟,作文也更容易出众。3、循序发散思考。在多角度分析问题时,如能确定一个发散顺序,将有利于思维顺利展开。如可以将“宽容”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次展开分析,如此一来角度自然就丰富了。4、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例:“关爱”(1)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2)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3)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5、将论题分置社会、经济、教育、文学、艺术、体育、政治、自然等领域分别肯定或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