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157172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考点解读: 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诗 别离贬谪诗 爱情闺怨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即事感怀诗 谈禅说理诗,诗歌的

2、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别离贬谪诗,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

3、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送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注: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高适在写此诗时,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熏:即曛黄,指夕阳西

4、沉的昏黄景色。,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答案】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量,格调高昂豪壮。,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爱情闺怨诗,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

5、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玉 阶 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注望秋月。 注: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真意。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后两句的看法。,这两句诗以女子“下帘”和“望月”两个行动传达出“幽怨”的信息:“却下水晶帘”,看似只因夜深

6、,无可奈何而入室,其中却又有无限幽怨;“玲珑望秋月”,以月之空明凄清,衬人之幽怨。这样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思乡怀人,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边关思乡,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

7、及思乡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多在边塞诗中涉及。,思乡怀人诗的主题,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答案】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愁思归的思想情感。诗的一、二句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来表现诗人的旅愁思乡之情。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

8、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咏物抒怀诗,.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9、3.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如松、竹、梅、荷、芳草 精卫等。,咏蝉 唐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请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什么道理 【答案】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介(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1、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建功报国,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水调歌头赤

10、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建功报国,.注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婉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边塞征戍诗,.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

11、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萧关:古关塞名。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紫骝:骏马名。 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种人,并简要分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答案】诗中写了“幽并客”和“游侠儿”两种人。诗人对前者的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持赞扬态度;而对后者

12、只是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持批评态度。,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生活杂感,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生活杂感,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

13、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山水田园诗,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

14、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兰溪棹歌注 戴 叔 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歌:渔民的船歌。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特点?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受到人的存在了吗?为什么?,【答案】前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清秀明澈的特点。全诗未出现一个“人”字,但我们处处感受到“人”的存在,标题“棹歌”即船歌;首句中的“凉”字则是写出人对景物的感受;次句中的一个“看” ,分明道出景中之人;而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清爽皎洁,都透露出渔民的欣快欢畅,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怀

15、古咏史诗,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定要读好注解。,(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三: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16、。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