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51336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3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作者:赵佳妮名词解释题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的。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玉琮:玉琮是良渚玉器的代表性器物。其制型外方内圆,在器物中心琢有圆孔,体积与高度按一定比例,大小各异。被认为是早期巫术祭祀活动的一种法器。代表了原始先民天地浑一,万物有灵的思想特点。原始岩画:北方早期岩画的分布地点很广。其内容可划分为狩猎,畜牧,人面像,舞蹈,天象等类型其中,对于集体行猎以及单人猎和双人猎场面刻画得惊心动魄。具有豪放粗犷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绘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质朴。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

2、开夔龙或夔凤图案。其形象恐怖,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失蜡浇铸法:是春秋以后采用铸造青铜器的主要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用陶泥敷施其上一层外膜,再加热脱去石蜡,得到中空的铸模。它能铸造精密度较高的器物纹饰。错金银工艺:是战国时代流行的青铜器装饰工艺,它用金银及红铜等金属和绿松石,玛瑙等矿物质填充或镶嵌在铜器的花纹隙缝间,产生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早在殷商时期,宝石镶嵌就已经运用在象牙和玉器上,技术非常成熟。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马超龙雀制作于东汉后期,其形象造型轻巧地化解了铜像全部的重力,体现了一种凌越时空的美感。它把力的平衡原理运用得出神入化,显示

3、出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它象征了永恒,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可贵创造。画像石:是刻凿在石料上的图画作品,在汉代的石祠和墓室中大量使用。技法有单线阴刻,平面减底刻和浅浮雕刻凿等,图像风格质朴古拙,大气浑成。画像砖:是模压焙制的砖像图画,作为墓室的主要装饰。以单线阳刻的线条造型,画风细腻生动。六法:是指由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人物画创作的六种原则,后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要,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六法是指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摸写。吴带当风(吴家样):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

4、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曹的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唐三彩:指唐代在单色釉基础上出现的混合运用釉色的彩色陶釉。这种技术在随葬的人物和动物俑像上产生了许多美丽,光彩的动人的陶塑作品。其中有的题材特别表现出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对认识唐文化的宏大气势,提供了形象的材料。歩辇图:唐代阎立本所作的步辇图专门描绘了唐太宗撑着做舆召见吐蕃丞相禄东赞的历史场面。兰亭序:作者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文心与书艺,都体现了晋人的风骨,使中国文人对人世和自然的感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感悟。也正由这篇杰作,奠定了妍美流便的新体行书风格,经后世千百年的发胀而未有大变,显示了他即深成又

5、巨大的影响所在。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洛神赋图表现了曹魏时代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在沟通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飞天:愿意指佛教中的娱乐歌舞之神,在佛国中散发着香气,奏乐歌舞。飞天是敦煌等石窟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形象凭借衣裙,飘带,凌空飞翔,千姿百态。解答题或论述题青铜时代1青铜时代为什么被指代为先秦文明?因为“青铜时代”是以青铜器为主导,它集铸造工艺,器物造型,纹样装饰和铭文书法于一体。是中国美术风格发展中装饰风格最典型的代表,这一风格的产生,发展,繁荣,转变和消亡深刻反映了整个商周社会整个文化史发展的过程。因此,青铜时代被指代为先秦文明。2三星堆青铜器

6、与中原青铜器的异同?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神像的装饰风格和中原的青铜纹饰基本一致,且都具有浓重的巫教和礼教的色彩,但地方特色更浓。表情刻画更简洁,五官的轮廓勾画得很清楚,手法夸张,塑造出异常神奇诡异的形象。三星堆青铜器突破了中原青铜器玉石,骨器雕刻型制较小的局限。3夏商周青铜器不同时代不同的特点,列举其代表器物夏朝:青铜器发展的初期,总类少,器型小,质地薄,纹饰不发达。商朝前期:造型庄重,纹饰较简舒朗。如饕餮乳钉文方鼎。商朝后期:造型凝重典雅,纹饰趋向繁复华丽,达到鼎盛。如,人面绒。西周:继承了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器形大,铭文长。如虢季子白盘。春秋:诸侯铸造的青铜器增多。铸造工艺极高。有失蜡法,

7、错金银等的大量运用。如立鹤方壶,越王勾践剑。秦汉雕塑和墓葬1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规模和艺术特色秦始皇陵墓位于西安以东的骊山。目前发掘的的兵马俑有3个坑,每个坑布局都不同。最早发掘的一号坑规模最大,是模拟作战军阵的宏伟场面。号坑型制不规整,68位武士俑都像是军官,身高都在1.90米,比前面二坑武士通常为1.80米的身材高出不少。对秦陵的考古发掘还在进行中,估计所有兵马俑的总数约有70008000个之多。A气势雄浑,规模宏大B布局整齐精当,反映出秦军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C俑塑造型既有一定的规范又能反映出人物个性D造型技艺水平高2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点霍去病墓前有一组石雕作品,分别为主题雕刻和动物雕刻。它

8、们经过两千年的自然分化,显得格外古朴厚重。马踏匈奴像,是一匹昂首抬足的骏马,踩踏一挣扎的匈奴酋首,造型简洁,在几处关节眼上略施线刻,使其精神百倍,起到了纪念碑雕刻的效果。除此之外的动物雕刻,这些动物形象依势象形,利用大的体面关系,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概括,创作了中国古代雕刻中最高的艺术成就。3东汉说唱俑和墓前石狮子东汉后期的泥塑和陶俑形象更为传神。东汉说唱俑,在刻画人物精神境界方面,达到了维妙维肖的地步,说书人手舞足蹈的滑稽相,靠的是身段和面部强烈变化来表现。它们的身材比例是变形的,为的石增强减弱,突出表演时忘我的精神。在东汉后期,石狮子形象也很引人注目,在亚安高颐墓前的一对石狮,左侧一尊较完整

9、,是汉代雕塑之中的代表之作它们都是昂首,张口,叶舌的姿态,表情十分夸张。狮子是西伯利亚传入的猛兽形象,这一形象流行于汉代至六朝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它生动地反映了汉代艺术家在吸收外来艺术影响上的创造性才能。4马王堆汉墓帛画,战国汉墓帛画5画像石,画像砖的定义是什么,主要产地在哪里,其主要的题材内容,其中,四神题材主要指的是什么?画像石:是刻凿在石料上的图画作品,在汉代的石祠和墓室中大量使用。技法有单线阴刻,平面减底刻和浅浮雕刻凿等,图像风格质朴古拙,大气浑成。产地所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画像砖:是模压焙制的砖像图画,作为墓室的主要装饰。以单线阳刻的线条造型,画风细腻生

10、动。主要产地在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的场面,如大型宴饮聚餐。二是历史故事,三是神化传说,四是天象图。四神题材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魏晋南北朝的书画和唐代的书画1顾恺之(生评,代表作,特色,绘画理论,历史地位)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就绘画题材而言,顾恺之对当时流行的佛教题材有精到的表现,他创造的“维摩”形象,画出了维摩诘的病容与病中论道时的特殊神色。作为一个自觉的人物画家,顾恺之在描绘微妙的心理变化时,已经认识到科视觉艺术的界限,这些努力改变了汉代绘画中表现礼教为主的作法,反映了晋人观察人物的新方法。换言之,它从强调政治说教转变为对人物个性的表现,由此来扩

11、大绘画艺术的视野,深化中国人物画的创作要求。它从不“谨毛失貌”的总体关系上,进一步发展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为此,顾恺之在其绘画著作中,明白地提出了绘画眼睛是人物画艺术中重要的一环,即所谓的”传神写照”顾恺之作品真迹已无传,其流传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它们都能大致反映顾恺之时代的画风和艺术水平。2陆探微和张僧繇的基本情况和绘画特点陆探微和张伸摇是南朝的绘画名家。陆的作品,以古代,近世及当时的名人肖像最多。他画的人物画曾被形容为“秀骨清像”,属于清瘦一路。他的笔迹“劲利,如锥刀焉”似表现出锐利的转折。陆探微的线纹曾因“连绵不断”而被称为“一笔画”。张僧繇是梁武帝时期最活跃的画家,他具有较

12、高的写实能力,张僧繇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他创立的佛教画像绘画及雕刻中的“张家样”是唐朝吴道子出现以前最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陆探微和张僧繇是个顾恺之并提的杰出人物。3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北齐曹仲达以画“梵像”著名,他的画风在中国有较大的影响。在佛教雕塑和绘画中都有“曹家样”之称。“曹家样”的特点曾被唐人概括为“曹衣出水”与吴道子的“吴家样”的“吴带当风”相应成辉。曹衣出水,是指“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吴带当风”是“吴之笔,其实圆转,而衣服飘举”4王羲之的特色,历史地位王羲之字逸少,琅迓临沂人。生活于公元4世纪初至中叶,出身世族,居会稽。其代表作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兰亭序其文心

13、与书艺,都体现了晋人的风骨,使中国文人对人世和自然的感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感悟。也正由这篇杰作,奠定了妍美流便的新体行书风格,经后世千百年的发胀而未有大变,显示了他即深成又巨大的影响所在。王羲之的书艺代表着“晋字”的最高成就。而且,王羲之父子是率先把中国艺术从功利的目的的解放出来的人,而它们选择书法作为个性表现得最佳形式,由力地说明书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作用。5唐代山水画的发展情况6唐代人物画的发展情况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是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是其代表作,作者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时人称张萱风格为“张家样”,为仕女画题材中开创新的风气的名家。直接继承“张家样”的第二位重要仕女画

14、家的是周昉,他在绘制水月观音方面,像吴道子那样,创造了一种“周家样”。他更著名的还是世俗题材的人物画,周昉的肖像艺术以“形神兼备”见长。其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图等。7唐代鞍马画的发展情况鞍马画题材是在盛唐时期由曹霸,韩幹确立典范,他们用写实精神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照夜白图是韩幹的代表作,是韩幹为唐玄宗的御马的写真记录。石窟1中国四大石窟是什么,其代表作品是什么?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代表作品 昙曜五窟,龙门石窟,代表作品是古阳洞,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代表作为123窟的女侍童塑像。2北魏时期在中原地区主要开凿了哪两个石窟,与当时政治有什么相关联?北魏时期在中原地区主要开凿了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鲜卑族统治者迁都南下,汉族人民中有广泛的佛教基础,所以开凿云岗石窟得到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有利于稳固政局。鲜卑族统治者迁都以后又开凿了龙门石窟。同时,北魏统治者开凿这两个石窟都有皇室家妙的性质。3唐代石窟壁画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变化?在前代石窟艺术中,壁画的题材重点是本身故事,宣扬个人牺牲,舍己救人,其基调是悲壮低沉的。从唐代开始起,题材内容转变为对西方净土的描述。和本身故事相比,净土变相是积极入世的。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