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4712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小大打印 2015年07月09日 作者:媒体人阿丹 来源:新华中视期刊网 在“纪念抗战7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近现代史科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第一届学术委员、教授级研究馆员刘建业老师发表了讲话:(全文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0年了,这场延续14年之久,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近50个国家,把世界五分之四人口卷入灾难深渊的战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在这场战争中,世界各国人民为了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占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持续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深刻地影响了

2、这次大战的进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但是,战后的诸多二战史著述,对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涉及甚少。战后美、英、苏、日等国相继出版了大部头的二次大战史,都没有如实地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些著作的作者,或只注重宣扬本国对击溃法西斯联盟的作用,或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有意对中国抗日战争进行歪曲和贬低,以致于把一部二战史写成了欧美反法西斯战争史,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主战场,是打败法西斯强国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主力,是苏联在欧洲战场上战胜 德国法西斯的必不可少的盟友,也是英美取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最有力的支持者。承认中国战场的贡献

3、,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应有的国际地位,不但是历史学家们正确研究二战史的需要,也是军事家们总结历史教训,正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形势,科学概括战胜法西斯的军事战略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团结,有力遏制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70年来,中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与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苏等国家的史学家也开始注重研究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特定时期军事形势的分析,再现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贡献。一 中国抗日战争对苏联夺取卫国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 目前,世界上公认第二次世界大

4、战的转折点是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这次会战苏联共歼灭德军精锐80余万人,从根本上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70年来,人们对苏联红军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但却没有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就没有斯大林格勒的辉煌胜利。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一直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并吞的对象,日本早就把“征服小亚细亚及欧洲”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之一。早在1936年6月由日本参谋总部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明确提出:“首先倾注全力迫使苏联屈服。”在“消除北方威胁之后,再以实力积极推行我国对南洋及中国之国策。”同年8月

5、7日召开的日本“五相会议”上更公开把进攻苏联,争霸世界定为日本的基本国策,他们决定“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为确保进攻苏联的战略的实施,日本于1936年11月与法西斯德国签定了防共协定,双方约定“缔约国的另一方不得采取在效果上可使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能减轻其负担的一切措施。”对于这个协定,日本外相曾在枢密院会议上给予评价,他说“今后苏联就得了解,它势必要面对德日两大强国。” 基本国策确定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准备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从l932年起,他们每年都要制定进攻苏联远东的作战计划,并在中

6、苏边境附近加紧建设兵工厂、军火库、飞机场和兵营,铺设战略交通铁路。到1936年底,通往苏联东南边境的铁路总长已达8500公里,飞机场数增加了43个,降落场达一百个。至此,日本已从战略到战术上,都做好了对苏联用兵的准备,把苏联置于东西两线强敌夹峙的严重威胁下。苏联当时正集中精力防备德国从西线的进攻,对日本在东南边境虎视耽耽深感忧虑。为了摆脱日本的威胁,苏联除在远东布署大量部队外,还力图采取政治手段,希望能与日本谈判,签定和约,以达到稳定东南边陲,摆脱两面作战的窘境。1931年12月,1932年10月和1933年1月,苏联曾三次提出与日本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但早已下定决心吃掉苏联的日本,怎么可能答应

7、用这种条约来捆住自己的手脚呢?苏联的要求当然遭到拒绝,而日本却从苏联的态度上看出了越是早日发动侵苏战争,对自己就越有利。于是大规模向中国东北运送兵力,1931年日本驻东北及朝鲜的兵力为3个师团,1938年则达到9个师团。 然而,从1931年到“七七”事变,整整六年时间日本天天都在叫嚣进攻苏联,却一直没有动手,这除了因为苏联在东线有坚强的防务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屯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军,使其只能集中兵力去对付中国的抗日武装,而无力组织对苏联的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本来企图把中国东北变成其进攻苏联的基地,但没有想到遭到了中国人民坚决的不间断的反抗。白山黑水之间

8、,东北义勇军高举抗日的大旗,不断袭击日军的要害,破坏日军的铁路枢纽,使侵略者疲于奔命,伤亡惨重。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各路抗日武装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使东北的抗日烈火形成燎原之势。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殖起来的伪满政权,处在反侵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面临灭顶之灾。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日本参谋本部于1932年决定增派四个师团主力,一个混成旅团,外加三个骑兵旅团的兵力去围歼东北义勇军。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在强敌面前屈服,东北的抗日烈火越扑越旺,日本侵略者越陷越深。1937年,日本准备用来进攻苏联的关东军,除留下少数兵力守卫主要据点外,其余全部调往中国的其他战场,从事所谓“治安肃

9、正”。五年之间,日军耗费了十四亿日元,损失了近17万军队(死、伤总数),仍然没有征服英勇的中国人民。对此,日本防卫厅的战史专家们曾写道“各兵团日夜忙于追击蜂起于各地,出没无常的抗日武装”,“按所用兵力和时间来计算,所付出的努力比正规战要大”,“但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中国人民的这种顽强斗争,狠狠地拖住了日本“北进”苏联的大腿,中国人民用英勇的斗争和牺牲,把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主力部队吸引到松嫩平原之间,大小兴安岭之上,保障了苏联远东的安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也是大举进攻苏联的战前准备,正如曾担任过日本陆相的南次郎所供认,“无论是占领满洲或者侵入

10、中国,都是从日本的最终战略目的和苏联作战出发的。”依照战争策划者们的意图,日本将投入l5个师团的力量,在三个月内征服中国,然后迅速挥师北上,击溃苏联在远东的部队,占领西伯利亚,控制贝加尔湖、乌拉尔、高加索,再向西进军,与德军会师于伏尔加河,实现其独霸亚洲东欧的野心。 日本的这个如意算盘如果实现,中国人民如果真的在三个月之间被征服,那么日本就会毫不犹虑地于1937年冬季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当时,苏联刚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从落后的农业国迈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道路。但其西部边界尚未扩展到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等地,一旦德国从西线打过来,苏联的主要工业城市纳尔瓦、明斯克、基辅就会立即暴露在敌人面前

11、。这时苏联全国陆军总兵力只有97个师约200万人,还要做东西两线分布。其中部署于远东的军队有20个师约37万人,配有1560架飞机,1500余辆坦克。这时日本关东军有7个师团,侵入中国关内的日军有16个师团,两者相加总兵力在52万人以上,中国如果不对这些军队进行抵抗,日本压到苏联东南边境的作战部队至少可达45万人。加之日本以中国东北为基地,资源丰富,补给充沛,运输路线也比苏联近捷,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仗打起来对苏联十分不利。日本如果在1937年冬季进攻苏联,战争无非有两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苏联的防线很快被突破,日本人长驱直入西伯利亚,苏联在西伯利亚新建立起来的庞大军事工业体系将被摧毁,使苏联

12、的国防力量大大削弱,从而失去抵御德日两国夹击的能力。第二种结局是:苏联能够阻挡住日军的攻势,双方军队在东线形成僵持的局面。不管产生上述哪一种情况,位于西方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都是不会坐失良机的,德国将提早发动对波兰的攻击,然后乘苏联西部防线薄弱之机进攻苏联,很快控制明斯克、基辅等大城市,夺取丰硕的经济资源,使苏联腹背受敌。两个法西斯大国夹击苏联,如没有中国的牵制,美英等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会断然向日德宣战,苏联孤军作战,是很难战胜这两个战争狂人的。那么,二次世界大战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结局,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不知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在艰苦地拖住日军主力的时候,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

13、它的巨大作用,但如果一旦失去了这个战场,失去中国人民这股坚韧不拔的力量,那么在正义与非正义两股力量的天平上,就会向非正义者力量一边大大倾斜。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担忧的局面啊!但是,历史终于没有向这个危险的方向发展,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出乎意料地大大阻止了日本侵略者对苏联的攻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本军国主义者是何等狂妄?他们叫喊“速战速决”,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日本陆相杉山元甚至向天皇夸口,“一个月解决中国事变”。7月11日,日本首相在拜见天皇后召集内阁紧急会议,决定向中国增兵,16日就急调陆军第五、六、七、十二、十六等五个师团,共10万人,投入对华北的猛烈攻击。17日在近卫文

14、糜首相召集的五相会议上,又决定动员40万大军全面展开侵华战争。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在华北战场上,用两周时间攻占大同,一个月夺取山西全境;在华中战场上,十天占领上海,然后兵锋直指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订城下之盟,若国民党不肯投降,则在三周之内攻陷南京,一个月后进逼武汉;在华南方面,由广州登陆向北扩展,夺取华南各省,迅速与北路军会师于武汉。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狂妄叫嚣的 “速战速决”方针。 但是,日本侵略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过低地估计了蕴藏在中国军民之中的民族自卫能力,结果战火一起,中华沸腾,中华民族的抗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华北,日军沿平津、平绥、平汉路推进,受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抵抗,经过激烈战斗后

15、,日军伤亡近万人才将战线向前推进了百余公里。当年9月11月,进犯山西的日军与中国军民进行了太原会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一举歼灭了日军板垣师团精锐一千余人,大大挫伤了日军的锐气。接着我第二战区部队在忻口战役中歼敌万余。在华东战场上,按计划在上海登陆的日军也受到了上海军民铜墙铁壁般的阻挡,迫使日方不得不集中27万大军,调动38艘军舰,172架飞机,对上海进行轮番猛攻,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日军被击毙9115人,伤31257人,才占领上海。1937年12月1938年5月,中国军队同日军侵略者在徐州附近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战斗历时五个月,双方各投入兵力数十万,在台儿庄战役中,

16、中国军队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击败日军第五、十两个精锐师团。歼敌两万余人,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徐州会战结束不久,中日军队就在纵横千里的战线上开始了武汉会战,这次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日军伤亡达二十万人;中国政府也动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部队,伤亡与敌倍之”。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中国军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迟滞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梦想,完全打乱了日本向欧亚扩张的战略计划,使其不但无法对苏联用兵,就连维持在中国大陆的进军也感捉襟见肘。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陆军总兵力从17个师团增加到34个师团,而投入到中国境内的兵力就有32个师团(其中8个师团在东北),占其总兵力的94%。可见,日本帝国主义者为早日结束中国战场投下了多么大的赌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扭转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进军方向,改写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给苏联防卫法西斯强盗的入侵提供了四年的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